大亮山之歌(散文)

2011-12-09 07:19囗甘立荣
云南林业 2011年5期

囗甘立荣

大亮山这个在地图上很小很小而又没有什么名气的地方,随着杨善洲的闪亮名字,在云岭大地响起,在大江南北传唱。如今,这里郁郁葱葱的冲天大树,迎风飘荡的鲜艳林果,潺潺流趟的大山清泉,已成为建设“森林云南”的经典之作,成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把最后岁月献给生态公益事业的生动写照

然而,当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推回到22年前的1988年,这个由80多个大山头,180多个小山头组成的大亮山,是一个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粮、没有电、没有钱,村民生活处于“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贫困地方。

这个位于施甸县南部姚关、酒房、旧城三乡(镇)山顶交界处的大亮山,最高海拔2700米,最低海拔2100米,是一个“半年雨水半年霜”,野狗常常出没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山穷人穷水枯的地方,如何改变它?谁来改变它?蓝天在看着,大山在等着,村民在盼着……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六十开外的老人、一个头戴竹叶帽的老人、一个退休后“不进省城进深山”的老人,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来了,他雇了18匹马、驮了帐篷、工具、粮食、锅碗瓢盆,怀着一颗改变大亮山的雄心来了,他决心兑现自己多年的承诺来了。他站在大亮山上曾高声说道:办大亮山林场,是我多年的愿望,过去当地委书记,没时间来种树,现在我退休了,有时间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种树,绿化我们的家园。

从1988年3月8日这天起,到他2010年10月10日离开这个世界止,杨善洲同志为了给大山添绿,给家乡人脱贫,早迎朝晖,晚送夕阳,夜宿青山,默默无闻地在大亮山上耕耘。他每天带着蓑衣、竹叶帽、砍刀、收音机、嫁接工具和常备药品等“六件宝”,种了22年的树,管了22年的山,攀登了22年的山岭深沟,历经了22年的风霜雨雪。

潜力在林,希望在林。杨善洲对林字这篇文章做的很成功,也很扎实。他牵头创办大亮山林场22年来,始终坚持“大力造林,普遍护林,造管结合,科学经营”的发展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累计造林5.6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98.67%,活立木蓄积达33万立方米。放眼眺望,如今大亮山上260多个大大小小山头全都被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大亮山已从过去山光水枯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山青水秀的富有之地。

大亮山绿了、松树长高了、果树成林了、村民们富了,但杨善洲走了,他走的是那样从容、那样执着。他把价值高达3亿多元的森林交给了国家,自己分文不取。他轻轻地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绿水青山、一块历史丰碑、一种奉献精神、一首生态赞歌。临终前他还断断续续交代:你们一定要继续种树,一定要管好林子,一定要把林场的收益按比例分给群众。这三个“一定”,是他最后留下的嘱托,也是一个老共产员的最后嘱托……

杨善洲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22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女儿说,父亲是棵参天大树;家乡人说,他是生命的承诺;党组织说,他是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在这位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面前,我想不出更多更美的赞美词句。我很称赞保山电视台记者兰天对他的评说: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平凡铸就伟大。

青山作证。大亮山将和杨善洲的英名一起,成为一首歌,一首绿色生命的赞歌,久久地在人们心中传承、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