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天保为“绿海明珠”添异彩

2011-12-09 07:19普洱市林业局
云南林业 2011年5期

□普洱市林业局

被誉为绿海明珠的普洱市,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4600多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6%,森林覆盖率达64.9%,林木绿化率67.2%,活立木蓄积量2.25亿立方米。普洱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有16个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林业大市,又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区域。

一、激情岁月 光辉历程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面临百废待兴的建设任务,为全面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经国家林业部批准,1959年成立了“云南省景东林业实验局”即现在的“景东林业局”,1966年成立了“云南省墨江林业局”,1969年成立了“云南省卫国林业局”。经过30多年的采伐和建设,天保实施前三个局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木材379万立方米,最高年产量16万立方米。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林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为共和国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十年天保,成效显著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林业职工在为国家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卫国、景东、墨江林业局不同程度地受资源危机和资金危困的影响,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三个局在低谷中徘徊,在“两危”中探索,在困境中抗争。

就在林业发展处于低谷和困境时,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作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伟大决定。工程的实施,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林业建设,确立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也为普洱林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普洱市卫国、景东、墨江林业局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原地委行署的决定,1998年起停止商品性木材采伐,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变砍树人为种树人,实现工作重点的转变。

十年努力,十年奋斗,十年创新。从未有过的大干带来从未有过的大变。绿色代表希望,数字告诉未来。经过十年天保,呈现了显著效益:

经济效益:天保工程区活立木蓄积净增一千万立方米,以每立方米蓄积100元计算,其价值为十多亿元;

生态效益:蓄水,按每公顷森林可以增加蓄水300立方米计,天保工程区内森林增加蓄水2.5万立方米;保土,根据林地与非林地浸蚀比较,每公顷林地比非林地保土60吨,天保工程区森林所增加的年保土量5100万吨;保肥,若每公顷森林可减少土壤中的氮、磷、钾流失,折成有机肥为840公斤,天保工程区每年可增加保肥能力为71.4万吨; 庇护增长,由于森林的蓄水、保土、保肥等功效,改善了农田的小环境,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净化空气,过去已干涸的小河水流潺潺,动植物增多,小鸟欢唱,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社会效益:天保工程实施后,企业与当地政府、当地林农关系更加融洽,形成了企业与地方共同建设天保工程的大好局面。十年来林区盗伐,毁林案件减少,林区社会治安好转。通过大力宣传天保工程的重要意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爱林护林意识提高,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十年天保,使工程造林、森林管护、防火建设等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森林管护面积1273.1万亩得到全面有效的管护。建管护站62个,设立标志碑(牌)444个。安置森林管护人员2600人。

2、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61.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2.8万亩;人工模拟飞播(含人工促进更新)40.1万亩;封山育林49.2万亩;森林抚育29.4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投资12371.5万元。

3、落实了债务免除核销政策。经中国银监会等领导机关批准,免除三个森工局债务1.09亿,免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4、积极分流和安置企业职工。安置公益林建设和天保管护1688人,一次性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679人,分流到其它岗位和自然减员863人,共分流职工3230人。

5、天保区10年来无重大森林火灾。10年来天保区内投入700余万元防火专项资金,建设了望台17座,修建防火公路30公里,装备了扑火通讯等设备。

6、林分质量提高,资源蓄量增加。据保守测算,10年天保的建设,累计增加森林资源蓄积量一千多万立方米,新增森林面积82.9万亩,天保区森林覆盖率提高7%,使天保工程区资源总蓄积量达到4千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0%,目前天保工程区的森林林相、蓄积量是全市最好的林区。

7、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工农共建新林区的格局初现成效。经过10年天保工程建设,工程区广大林农直接或间接享受了天保工程带来的好处。天保工程的人工造林项目带动了林区群众大力种植思茅松、西南桦及核桃等经济林的热潮。由于天保区资源的有效管护、林分质量提高,林下资源增加,天保区林农采脂年总收入达4亿多元,林下资源如野生菌收入6千多万元。以墨江林业局管护区的团田、新抚两乡为例,林农野菌子的收入达千万元,团田乡现称为“野生菌之乡”。新抚乡杨梅树村,过去由于穷村中多年没有娶回一个媳妇,后来通过采松脂、捡菌子等增加了收入,近几年娶回了8个媳妇。天保区充满生机活力,工农共建新林区,和谐发展新林区的格局正在实现。

8、改善了住房条件。林业企业先生产、后生活,住房条件差,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2009年起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使390户长年在林区工作的老职工在局机关所在地有了自已的房子,并高高兴兴地领到钥匙。2010年建设任务480户已开始施工。再通过2011年的建设,林区职工将实现每家一套新住房的梦想。

9、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在解决“两危”后,市林业局积极组织协调三个林业局,重视职工技能培训,注重职工的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除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的学习培训外,先后组织举办了普洱市天保工程营林、抚育更新、林木种苗、木材检验培训班,共有近1千多职工参加了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职工提高了认识,开阔了思路和眼界,增加了再就业的技能,增强了热爱林业、热爱企业、熟悉林业、建设林业的决心和信心,企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10、活跃林区文化生活。经过10年天保工程建设,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职工素质,企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职工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花,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企业开展文化活动,为职工提供休闲娱乐场地,活跃了林业职工的文化生活。卫国局积极参加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活动,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先进集体,张荣华书记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先进个人。

三、产业发展迭出新招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工企业的性质、任务发生新的变化,在企业由生产木材为主转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同时,提供了发展林业产业的机遇和条件。景东林业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普洱茶的种植和加工,现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墨江林业局积极开展生产竹胶板,为客户提供包装箱,赢得了客户,安置了职工,增加了收入。卫国林业局加强企业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展中纤板、胶合板等人造板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使产品上规模(由原1.5万立方米提高到4万立方米),上档次,上水平。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在小黑江林区开辟生态休闲、森林旅游项目,积极发展林下资源石斛种植等,拓宽了新的就业门路和产业发展的新门道。企业走出了资源危机和资金危困,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天保工程的实施,既解决了三个林业局的“两危”,同时又带动和促进了工程区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天保工程是国土生态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是德政工程,历史不会忘记天保工程,人民拥护和支持天保工程,天保工程的极大成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