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转型发展趋势探讨

2011-12-09 01:12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国际化

胡 守 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我国城市转型发展趋势探讨

胡 守 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我国城市传统的外延增长式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的转型发展将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即发展理念人本化、发展视野国际化、发展方式集约化、发展形态集群化,因此应该自觉顺应城市转型趋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城市转型;人本化;国际化;集约化;集群化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与此同时,在经历了300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1]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城乡结构、社会建设等面临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转型发展是多个侧面综合发力的结果,对城市转型发展趋势的把握也只有从不同的层面来分别研究,才能从不同的视角来揭示城市发展的趋势。

发展理念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我国城市发展“物本化”的传统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发展视野事关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视野的宽窄将决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发展方式是资源环境约束力越来越紧的条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展方式将会决定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发展形态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在空间和产业的一种分布状态,发展形态将会决定我国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效率。从本质上来讲,发展理念是如何处理城市与人的关系问题;发展视野是如何处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供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发展方式是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发展形态是推进我国城市整体发展,在空间范围的布局策略问题。

笔者认为,基于发展理念、发展视野、发展方式和发展形态四个层面的趋势分析能够揭示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整体趋势。

一、发展理念人本化

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向、价值追求、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等重要问题的综合体现。经过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的反思,特别是对我国城市化历程的经验总结,人本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发展理念人本化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反思。发达国家城市化中期曾经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城市发展就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就是“以 GDP为本”,城市就是经济增长的工具和“GDP制造机”等。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城市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区域二元对立,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人与人之间不公平、不公正的矛盾加剧,人民群众不能充分共享城市发展进步成果等。长此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将不可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将无从谈起。因此,转变发展观念,实现人本化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发展理念的人本化,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出发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文化景观设置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发展,构筑“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就是要对现实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格与精神、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命运与前途予以真切的关注,尊重、体谅和关怀人的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建设服务型城市。总之,应该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市民为中心,保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发展理念的人本化,就是要把“宜居城市”、“美好家园”作为新的城市伦理追求。城市伦理是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人本化发展,城市的伦理精神和价值追求需要相应地变化。城市并非个人意图和政治权力的作品,城市是基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而展现出来的,是市民的城市。不能仅仅把城市建设作为打造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手段。“现在城市必须体现的,不是一个神化了的统治者的意志,而是它的市民个人和全体的意志,目的在于能自知自觉,自治自制,自我实现”,“我们现在必须设想一个城市,不是主要作为经营商业或设置政府机构的地方,而是作为表现和实现新的人的个性——‘一个大同世界人’的个性——的重要机构”。[2]当代城市伦理已经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精神和价值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呼唤并置重“绿色 GDP”、“绿色产业”、“绿色消费”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同时,更主张把城市打造为“宜居城市”、“美好家园”,使城市变得日益人性化,并为城市人性化的存在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宜居城市对中国城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价值标准,它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兼具社区文明;美好家园意味着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需求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安全指数、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意味着城市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成为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空间知音和心灵的伊甸园。“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城市伦理精神凸显出了城市发展建设的人本化理念,为城市人本化发展提供精神保障。[3]

发展理念人本化的落实关键在于逐步实现“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包括市民尤其是农民的价值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学习能力转变、劳动技能转变和行为习惯转变等,使之能够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共生、共享、共荣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生产和城市扩张的自动进程日益加快,它代替了人类应有的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标”,[2]城市化的进程仅仅表现为“物的城市化”。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城市的扩张和GDP的政绩,郊区在大片圈地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忽略了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农民变市民的转化等“人的城市化”问题。这就使得:一是失地的城市新成员由于城市居民的排斥以及自身的弱势地位而日益被边缘化;二是失地农民在城市文化和自身原有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中导致主体意识游离化,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角色错位;三是城市新成员边缘化,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加之城市居民的歧视,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城与乡之间的隔阂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因此,如果没有实现“人的城市化”,就无所谓城市的人本化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实质就是人本化发展理念的实现过程。

二、发展视野国际化

发展视野是发展眼光、发展意识和发展战略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视野决定高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城市发展视野的宽窄决定着发展境界的高低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能力。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指城市按照国际惯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与经济体制;城市的管理方式、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市民生活水平与文化交往逐步达到国际化或现代化水准的过程。在我国短期内能建成的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化城市不多,但是树立发展视野的国际化却是一种必然趋势。

发展视野国际化是我国城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不管是发达国家的城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都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一点。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能会继续扩大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富者更富,穷者仍穷”的局面。国家间的经贸冲突会不断,各种法律纠纷会越来越多。世界各经济体、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依存度会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可能会更大,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另外,当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各国的合作协调。就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我国来说,城市将成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趋利避害,必须树立国际化的发展视野。

发展视野国际化,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扩大视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逐渐形成的世界城市体系中找准我国城市的位置。我国城市国际化的定位主要可以分为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专业特色国际城市三类。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一方面应统筹规划国际化城市,在国家层面编制相关规划,找准城市定位,突出城市特色,对接世界城市网络,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国际化战略和目标,避免城市间的“国际化”竞争;另一方面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化城市,制订不同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扶持政策,有序推进城市国际化。通过这些措施,力求实现我国城市国际化的健康发展,真正构建分工合理、富有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体系。[4]对于单个的城市来说,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之下,积极主动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引导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产业品质、建设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和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

发展视野国际化要求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由其物质环境特色和非物质环境特色所组成的有机体,是城市本质和内在的属性,代表城市的个性特征。[5]具体可以包括城市所特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当前,由于国际交往存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失衡,因此存在忽视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现象。国际化和特色化看似一对悖论,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特色主要需做到两点:一是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城市之间国际分工的形成,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不同城市要形成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城市发展会基于其特色的优势产业而凸显出个性化特征。例如,德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大学城海德堡,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瑞士的钟表之都洛桑以及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等,无一不是依靠其特色、优势产业而构筑并闻名于世界的。二是搞好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双向互动中展现完整风貌。不同社会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中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从而使城市风貌呈现不同文化特征。[6]这些文化特征会凸显国际交往中的独特魅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展方式集约化

发展方式是发展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所采取的路径。城市的发展方式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当前城市发展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不合理造成的。[7]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城市的粗放型发展以城市范围无限制的外延扩展以及空间的无序蔓延为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十年间,我国城镇用地规模平均扩展了50.2%,一些城市已经超过200%。根据国际上比较合理的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1.12∶1的比例,我国已经高达2.29∶1。造成单位用地的平均产出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8]

我国原有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方式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首先是自然资源对增长的硬约束越来越严峻:一方面是资源储备不足,人均资源拥有量有限;另一方面是资源利用存在“四低”,即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9]其次是城市的急速膨胀所带来的聚集经济负外部性使“城市病”日趋显著。再次是虽然我国城市在进行的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的调整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增长质量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经济总量或是经济效率与先进国家城市水平还有很大差距。[7]最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决定其仍将依赖大量资源消耗,与其发展水平和目标相比,这些城市的资源环境状况和支撑能力不容乐观。实践证明,要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发展方式集约化,要求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增长依靠初级资源的投入,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发展的后劲乏力。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须安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四个相同的轮子上。城市发展需积极培育人力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对依靠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产业和城市进行必要的调整,用高级生产投入要素替代低级生产投入要素,进而减少城市发展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方式集约化,要不断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立足于城市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效、清洁的产业,对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实施淡出或替代。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注重绿色发展。要避免单纯以资源开采为导向,而要把资源开发同发展高增加值的制造业结合起来,每年从资源产业受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把旅游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战略加以贯彻。[10]

发展方式集约化,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需要技术创新。一是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二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资源节约技术和设备。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用先进环保技术取代落后高污染技术。三是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成熟技术和工艺,发展以资源节约为主业的中介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各方加大对重大节能、节材、节水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9]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在全社会贯彻资源节约理念,营造有利于城市集约化发展的舆论氛围。

四、发展形态集群化

发展形态是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整体空间布局所呈现出的一种形态。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产业和人口在空间聚集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11]

城市集群化发展是城市化规律的体现。从各国城市化的模式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五边形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40%的人口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与经济集聚相伴,人口也呈现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2000年同1945年相比,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了76%,而同期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了174%。[12]据学者研究,当一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0%,是城市群发展的开端;当城市化达到70%以上时,城市群的发展进入稳定期。这时,城市群的影响力凸显,群内人口占国家人口的1/10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10以下,人口密度一般大于450人/平方千米,GDP占全国的1/5以上。[13]

城市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在21世纪,国际竞争的单位无疑已经定位于以城市群为依托的大城市。这样的大城市越发达,引领地方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就越强,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也越高,地方经济的发展前景才可能越好。而国际经验表明,任何国家大城市的形成都与其腹地的支撑密不可分。腹地强,则城强;腹地弱,则城微。发展集群型城市就是促进创新和创造,节约发展成本,提升经济发展能级和经济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加速提升城市集群度、产业集中度、要素集合度,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集约利用,能获取发展的“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极化效益”。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 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产业不是全国行业最大就是最强。[14]

城市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已经明朗。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代表性城市群主要有: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有各类城市55个;以广州为中心、深圳和珠海为次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含香港、澳门),共有各类城市24个;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青岛和大连为次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共有各类城市52个。这三大城市群不论从人口和产业的集聚程度,还是从中心城市规模和总体城市数量而言,都已具备大都市连绵区的基本特征,是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大都市连绵区。此外,中国还出现了一大批正在形成中的城市群雏形,如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郑州城市群,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哈尔滨城市群,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福厦城市群等。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成为托起中国城市社会的主要力量,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空间依托。

促进城市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总之,城市的集群化发展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各地正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坚定走集群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促使城市集群化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和培育良性运行机制。重点包括:1.建立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理念与机制;2.建立城市群优化分工与协调的统一竞争规则;3.以产业群和产业链为依托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4.培育功能强大的中心城市。[11]特别是要克服城市行政区划之间的障碍,尽可能地把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克服行政干预等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也处于城市转型发展的自觉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对城市转型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自觉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泽应.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4]罗小龙,韦雪霁,张京祥.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历程、特征与展望[J].规划师,2011,(2).

[5]徐颖,严金泉.对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城市特色危机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6,(2).

[6]瑞杰.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赵娇.中国城市亟须转变发展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1-27.

[8]朱喜钢.中国城市发展的若干趋势与特征[N].光明日报,2003-05-28.

[9]姚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战略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

[10]林存友.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生态经济,2008,(11).

[11]陈柳钦.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4).

[12]王群会.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5,(19).

[13]苏强,韩玲.试析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及特征[J].城乡建设,2010,(10).

[14]牛文元.中国新城城市化报告2009[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ndency of China’s Urban Transformation

HU Shou-yo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Law,Hu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angsha,Hunan,410003,China)

Traditional mode of the extensive growth of the urban in China can hardly meet the dema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shows a tendency in the following four respects:human-oriented ideology,international vision,intensive mode and clustering patter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comply with the tendency and find out a new route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features.

urban transformation;human orientation;internalization;intensification;clustering

F291.1

A

1009-3311(2011)04-0090-05

2011-06-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KS014)

胡守勇(1975—),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校:宋宁]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市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