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2011-12-09 01:12
关键词:党中央建设

蔡 天 新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福建莆田351100)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蔡 天 新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福建莆田351100)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和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尽管各个时期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不同,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也有差异,党的中心任务也不一样,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经验总结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关系到一个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科学发展观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辉煌历史,认真总结党在执政探索中的经验教训,不但可以加深对党的执政历史的认识,而且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探索与实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虽未取得执政地位,但已经在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等局部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执政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执政经验,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

(一)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执政探索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源于大革命时期。早在1927年广州起义时,就宣告成立了广州市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告民众书》以及相关的法令。尽管广州苏维埃存在时间极短,但在党的执政历史上却具有重大意义。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执政探索。

第一,进行了民主建政、依法执政尝试。在苏区时期,中共就提出了“主权在民”和“基层政权民主化”的口号,赋予一切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通过普选产生了各级苏维埃政权,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执政理念。同时,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还颁布了《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尽管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但这种依法执政探索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的执政思想。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想通过领导工人运动,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但由于脱离了中国实际,大革命失败了。于是,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将革命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实现了党的第一次战略大转移,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思想。而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党的领导人又正确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妥善处理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如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一切应服从战争”。[1]在中央苏区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又提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1]这种抓主要矛盾的做法,表现出党的领导人非凡的领导能力。

第三,提倡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的执政方式。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教条主义,一些党员开口闭口总是“拿本本来”,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革命工作。于是,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光辉著作,明确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2]毛泽东还身体力行,深入苏区农村调查研究,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寻乌调查》和《长冈乡调查》等多篇光辉论著,努力促进党内教条主义作风的转变,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四,提出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执政理念。毛泽东很早就认识到:“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毛泽东还将是否关心群众生活、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提高到中国革命能否胜利的高度,并告诫全党:只有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群众的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开设了红色圩场,设立了公卖处,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大力促进苏区生产和商品流通,积极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改善人民生活,初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第五,积极开展增产节支、勤俭节约运动。在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中央苏区面临着严峻困难,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党中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省运动”。1934年初,中央人民委员会提出了“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1]的口号。毛泽覃、博古、陈云、罗迈、邓颖超等人联名致信《红色中华》,倡导“每天少吃二两米,不领热天衣服,让给红军”。[3]同时,中央各机关普遍组织人员开荒、挖煤、种菜、熬硝盐等。据《红色中华》164期报道,党中央在“节省运动”中,共裁减了通讯、杂务人员 35%,挑夫 10%。1934年 4月至 7月,中央各机关的行政费用比以前减少了30%,共节省办公经费87 896元。这些政策措施,不但体现了党的执政成本意识,而且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困难的执政能力。

第六,加强党的建设,惩治腐败分子。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要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的纪律,反对官僚腐化现象。”[4]毛泽东经常告诫党员干部:“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同时,严厉打击贪污犯罪分子。1933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又下发了由毛泽东签发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第26号训令,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严肃处理贪污和违法乱纪行为。这些廉政措施对于纯洁革命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执政探索与实践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册中最激烈、最光辉的一页,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了国内外形势发展,洞察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关系变化,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需要,建立了多党合作的抗日民主政权,并围绕着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党的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积极探索多党合作的执政团队。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多党合作的政权机构。一方面,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为了理顺党和民主政府的关系,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对政府实施政治领导的主张,要求党的政治主张要通过政府机构中的党员干部来实现,通过政权机关中各级党团组织转化为政府行为,以民主的方式、以党领导的正确性实现对民主政权的领导,而不能以党代政,应该说,这是党政分开的最早探索。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党合作的民主执政途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时,中央提出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政府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进步人士、民主党派各占1/3,并通过普选产生各级民主政府。随后,又成立了参议会,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民主监督,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第二,进行了依法执政的探索与实践。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自治宪法草案》、《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人权财权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各级政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同时,陕甘宁边区政府还设立了高等法院,具有审判、检察和司法三种职能。各分区也设立了高等法院分庭;各县设立了审判员或法院,开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实践。这些政策措施和司法机构,为民主政府依法管理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组织保障,也是依法治国的早期探索。

第三,不断提高党的审时度势、协调各方的能力。抗战期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形势,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在对待国内主要矛盾转变问题上,提出了“停止内战”、“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等主张,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民族利益问题上,提出了“求同存异”、“共同抗日”和“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和策略,妥善地解决了国共两党的磨擦;在处理党际关系方面,主张与各民主党派精诚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抗战领导权问题上,将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巧妙地统一起来,通过政治领导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党民关系上,妥善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使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为解放人民和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这些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不但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党协调各方的执政能力。

第四,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了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并对大革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初步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形成了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五,积极开展先进文化建设。毛泽东曾经指出:抗日战争是最伟大、最生动的,既表现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文化领域。抗日战争期间,党在先进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党中央创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文化学校和各种革命文艺团体和研究会,为干部在职学习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创办了各种宣传刊物,积极开展先进文化传播,为抗日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抗日先进文化的影响下,诞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凝聚中华民族意志和力量的伟大民族精神,涌现了一大批感召后人的民族英雄人物及其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留下了许多昭示历史的抗战文化遗产。这些先进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第六,积极探索经济建设。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实践。为了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经济;为了改善军民生活,毛泽东号召广大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了克服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带来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增产节约;为了保障抗日战争的物资供应,八路军、机关干部和边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到普通战士,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特别是朱德、王震等国家领导人,带领八路军359旅奔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这些政策措施,不但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顺利地渡过了各种难关,而且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对建国后如何执政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处于极其艰难的环境中,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全党同志炼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斗争本领,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但如何“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却是革命胜利以后全党必须面临的新问题。在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对如何执政、怎样执好政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性思考。

首先,对建国后党的中心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研究。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确立了党执政后立国治国的基本政治原则,研究了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决策,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标是把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同时,党中央还对全面执政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基本政策,以及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措施,都进行了认真研究,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行了探讨。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毛泽东还把执政比喻为“进京赶考”,并以李自成进京失败的例子教育全党,要求全党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努力完成人民交给的执政任务。同时,党中央还要求全党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防止被不拿枪的敌人所打倒,警惕国外敌对势力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颠覆破坏,防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腐蚀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这些思想政治层面的理性思考,不但给全体党员敲响了警钟,而且体现了党的忧患意识。

再次,要求全党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本领。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全国胜利后“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5]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不但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而且还要加强对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学习。毛泽东认为:“尽管学习经济工作,这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党能否学会领导经济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6]如果不学习这些本领,“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5]党中央曾经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要求全党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经济工作,学会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应该说,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对执政问题的思考是认真的、理性的。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执政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只在局部地区进行执政探索,但在党的建设、建立政权、民主法制、精兵简政、勤政廉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管理社会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宝贵经验,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建国前党的执政探索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在战争环境中建立的苏维埃工农政权具有先天不足。一方面,由于受共产国际和党内“左”的思想影响,苏维埃政府的法律法规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超越了中国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错误地引进俄国苏维埃的阶级关系模式,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当做革命的对象,导致党的执政基础难以扩大。另外,还照搬照套前苏联政党制度和联邦国家结构形式,过分突出党在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开了“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的先河。二是抗战期间党的执政实践成效是巨大的,但仍然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一方面,以政治运动形式搞经济,违背了经济规律,特别是在大生产运动中盲目投入,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年膨胀率高达2 000%),陕甘宁边区政府险些出现金融崩溃,之后在陈云的大力整治下才得到恢复。另一方面,在延安整风中各级党委不适时地发动了“抢救失足者运动”,大搞“逼、供、信”,造成一些冤假错案,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另外,在统一战线中也表现出“左”与“右”两种倾向,如陕甘宁边区的统战政策带有“左”的色彩,而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则更多地表现出妥协与退让,特别是国民党消灭新四军的迹象非常明显,但项英等人麻痹大意,最终酿成新四军全军覆灭的恶果,教训是深刻的。三是建国前夕许多党员干部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也不够充分,用革命战争的思维方式去考虑执政问题,导致许多政策脱离了国情。

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名副其实的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全党同志谦虚谨慎、励精图治,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突破常规,大胆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党内左倾思潮恶性膨胀,党内民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左”的思想长期浸透在党的执政理念中,导致党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挫折。

(一)建国后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党中央始终把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放在首位。建国初期,毛泽东要求全党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7]1950年5月,党中央针对党员干部的骄傲情绪、贪图享受和官僚作风,在全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处理了一批腐化堕落和违法乱纪的干部。1952年,党中央又发动了“三反运动”,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作风“,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大批最严重的贪污犯”。[8]如原天津市委书记刘青山、原天津地区专员张子善,就是因贪污而被执行枪毙。1953年1月,党中央又下发了《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指示,明确指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9]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强调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的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很容易使共产党员身上滋长一种骄傲自满情绪。”[10]1963年,周恩来总理也明确指出“:官僚主义在我们执政的党内,在我们的国家机关内,的确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险的。”[11]可见,建国初期,毛泽东等人就将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要求全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12]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始终要求广大党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13]1951年1月,毛泽东对人民信访问题作了专门指示,要求各级领导把人民来信“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对于“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以法律的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13]同时,中央还专门制定了《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把干部参加劳动作为增强群众意识和感情的重要途径。

第三,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毛泽东曾经多次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4]要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必须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5]为了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政治学习的规定,并将其作为一项硬任务来完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既懂政治,又懂经济和技术的干部,使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极大地影响了党和国家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集体的智慧,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保证党的队伍的不可动摇的团结一致。”[9]为了贯彻党的集体领导原则,中央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党委的决定不是第一书记的个人独断。为了保证集体领导制度的实现,党中央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去,规定“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9]要求全党努力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6]

第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掌握在积极劳动的先进分子手上。农村中的党支部书记,不但在政治上应当是最先进的分子,而且应当是生产劳动中的先进分子,应当力争成为生产的能手,成为劳动模范”。[17]1953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要求基层党支部“必须采取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必须坚决地阻止投机分子入党,妥善地洗刷投机分子出党”。[9]毛泽东还严厉批评了一些党员干部闹名誉地位、讲究吃穿、比薪水高低和争名夺利的行为,要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这些政策措施,不但有效地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整体提高。

第六,认真总结执政的经验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建国初期,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执政模式,这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速初级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缺点也是明显的。1956年初,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8]1956年 4月,毛泽东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要求全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工业和与农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党中央认真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些正确主张,表明了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目的等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二)计划经济时期党在执政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计划经济时期党的执政实践成绩是巨大的,不但建立了新中国,恢复了国民经济,打击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而且还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上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党的执政探索也遭受了严重挫折。一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错误地把马克思曾经设想的有计划地组织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理解为单纯的计划经济;把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且先天不足的初级社会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某些设想教条化,从而导致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措施严重脱离了实际,超越了中国生产力水平。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全党都没有意识到在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急于求成,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高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三是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指导下,不适时地发动了“反右派”、“共产风”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给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个人崇拜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了破坏,党的方针、政策往往因某一领导认识转变或某些客观因素影响而迅速改变。如中共八大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但因受党内“左”的思想影响,最终没能坚持下去。这些挫折与失误,值得全党好好研究和总结,并认真吸取教训。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能力建设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毛泽东建党思想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在拨乱反正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一次重大飞跃。

第一,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一是实现了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复杂”,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19]党中央果断地废除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执政理念,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逐步纠正了党内教条主义,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完成了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第二,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一是逐步改善了党的领导。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与组织领导”,[20]而不是包揽一切事务。“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而不是以党代政,[19]从而为新时期党的政治领导指明了方向。二是加强了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党的领导体制和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他认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19]1980年8月,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提出了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三是提出了转变执政方式的具体措施。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明确指出: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命令的方式,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采取说理的办法,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约束了各级领导的施政行为,促进了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第三,实现了党的执政方略的重大转变。执政方略是考验一个执政党是否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对执政方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1978年1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1979年初,邓小平又倡导创办经济特区,打开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1983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步骤,使中国跨入了大改革、大开放的新时代。二是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防止了中国改革的大起大落,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三是提出了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经验,明确指出:把一个国家,把一个党的安危系在一个人身上,是很危险的,是靠不住的,因此应实行法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立即要求各级人大抓紧研究制定宪法和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四是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教工作,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9]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把培养大批“四有人才”作为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

第四,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执政能力提高。一是认真研究了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对民主法制、集体领导、党群关系、民主监督、克服个人崇拜,以及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进行了认真研究。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民主生活作了具体规范。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党运动。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在全国进行整党,以加强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三是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认为,领导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官僚主义不断滋长、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个人崇拜突出、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他指出:“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22]他要求全党“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22]四是加强了对党的监督。邓小平一惯主张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既要做好党的内部监督,又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还要做好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同时,为了加强党的监督,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恢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政府也设立了监督机构,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五,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架。一是从现代化建设角度考虑中国的民主建设。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他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民主建设问题。邓小平在领导和推进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从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改革”。[19]三是从制度层面反思民主建设。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对领导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领袖终身制、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并“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23]四是从法制方面促进民主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预备会议上,邓小平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1980年8月,邓小平又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修宪的建议,以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24]五是通过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促进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认识到神化领袖对党内民主生活所造成的巨大危害,要求把民主看做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着力恢复党的民主生活制度。这些民主建设的思想理论观点,不但恢复了党内民主,而且为新时期的中国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能力建设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保持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党的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把执政兴国作为党的第一要务。冷战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中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化解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又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党面临的繁重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奋斗目标,使党执政兴国的任务更加全面。

第三,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执政方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邓小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5]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2000年6月,江泽民又明确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6]从而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党执政兴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深化。

第四,不断提高党执政兴国的科学性。一是不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以保证党的执政和施政行为的科学性。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建立廉洁、高效、务实的行政机构,降低执政成本,提高党的执政效率。三是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扩大。

第五,积极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是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建军思想,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二是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三是提出新形势下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不断扩大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

第一,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后,新一届党中央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分析全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7]“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8]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确实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步伐。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顺利完成了宪法修改和政协章程修改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二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29]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0]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倡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不断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迎送制度和礼宾接待、新闻报道、文件会议等制度,使党执政方式更加务实、高效。五是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31]十七大又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2]党中央的一系列反腐倡廉措施,不但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而且显示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坚强的执政能力和良好的执政作风。

第三,努力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广泛团结香港、澳门各界人士,维护了香港、澳门的团结稳定,努力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邀请台湾政党负责人来大陆共商国事,建立了政党对话机制,并在“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三通”、建立两岸和平稳定关系等若干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了共识。2008年11月,海峡两岸签订了“通航、通邮、通商”协议,结束了海峡两岸人为隔绝30年的历史。2010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又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开辟了广阔前景。应该说,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总体布置。2004年9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认真总结了55年的执政经验和教训,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要求全党“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33]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强调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32]2009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4]可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

总之,无论是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年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始终不渝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执政党建设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不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而且为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131,136,134,13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2.

[3]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164期)[N].1934-03-22.

[4]江西档案馆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64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1480,142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8.

[8]中共中央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指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15/content_2337364.htm.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73,96,96,20.

[10]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5,16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论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N].人民日报,1964-07-14(2).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8.

[17]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N].人民日报,1963-06-02(1).

[18]吴冷西.忆毛主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9-10.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9,98,333,40,168,336,146.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5.

[2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EB/OL].http://www. people. com. cn/GB/channel1/10/20000529/80792.html.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0,290.

[23]申文明.论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2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EB/OL].http://www.cctv.com/special/756/1/50168.html.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0-31.

[26]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176588/176597/10556650.html.

[27]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729306.html.

[28]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21/content_1135402.html.

[29]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N].人民日报,2003-10-13(1).

[30]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1928842.html.

[31]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党治国的基本经验[J].党建研究,2002,(10).

[3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news.cn/jsyw.html.

[33]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76.

[3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0128764.html.

Review of Ways of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Governing Capacity

CAI Tian-xin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Putian,Putian,Fujian,351100,China)

How to strengthen a governing party’s capacity is not only decisive to the party’s success or failure,but also determine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a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a nation.Historically speaking,the exploration of ways of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ing capacity of CPC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Period of Planned Economy;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oug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s,economic conditions,cul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Party’s main tasks are complicated and variou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respectively with Mao Tse-tung,Deng Xiao-ping,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at the core have made persistent pursuit and summed up valuable experience of Party’s capacity strengthening and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overning capacity;summary of experience

D25

A

1009-3311(2011)04-0005-10

2011-05-10

蔡天新(1955—),男,福建莆田人,中共莆田市委党校教授,研究员。

[责任编校:张京梅]

猜你喜欢
党中央建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时局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