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花 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 810500
中期妊娠引产是中止妊娠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术是中期引产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和观察,降低了引产的并发症,现将20例未婚中期引产患者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20例患者均为妊娠18~26周、年龄16~23岁的未婚女性,孕妇的肝、肾功能正常,无过敏史。
2.1 沟通 责任护士应先向患者做自我介绍,指导患者熟悉环境,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不论患者以何种原因住院引产都应一视同仁,护士应充分运用丰富的知识和交流的技巧与患者沟通,也可请引产后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解除其疑虑。为了促进引产的顺利进行,尤其对那些涉世未深、上当受骗或一时冲动而受孕的患者更应谨慎对待,运用医护人员特有的温暖去抚慰其心灵的创伤。
2.2 心理疏导 护士采取讲解与理解相结合、示教与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对她们的关心,便于消除其怕见熟人、恐惧、羞愧等心态,以崇高的道德观去教育她们,向她们说明引产对身体的危害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暗示她们要自尊自爱,介绍有效可行的避孕方法,发动亲人和朋友从生活、精神上关心并支持患者,使之获得心理平衡,解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与担忧[1]。
2.3 采用分娩呼吸法 分娩呼吸法[2]既可以缓解疼痛,又能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有助于宫颈的扩张从而缩短产程,因此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采用分娩呼吸法进行妊娠中期的引产手术。
2.4 生活护理 由于患者年龄往往较小,胆怯、紧张、自责、尴尬、担心社会舆论常使她们感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故护理人员应指导她们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饮水,保持体力,分娩后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勤换内衣,观察阴道流血、子宫复归情况及回奶。
护理干预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健康,保护其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使她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由于引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通常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引产过程,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要掌握手术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有目的的全程适时护理干预,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 涂开蓉.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5):1911.
[2] 杨慧霞,主编.轻松孕产一本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