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骨折的X线诊断

2011-12-08 16:38韩宏生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线状平片骨膜

韩宏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陕西延安716000)

疲劳骨折的X线诊断

韩宏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陕西延安716000)

目的探讨疲劳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证实的17例疲劳骨折,回顾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17例中,胫骨10例,中上段9例,下段1例;腓骨3例;股骨下段2例;第2跖骨1例;肋骨1例。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平行状11例,扁丘状4例,不规则1例,骨皮质增厚1例。14例可见清除或模糊的骨折线影,8例胫骨中上段内侧骨折线以下骨膜反应范围大于骨折线以上骨膜反应范围,而外侧相反。13例骨膜反应与骨皮质间有线状透亮影,9例局部骨髓腔有带状高密度影,1例骨髓腔狭窄。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疲劳骨折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结合病史及特有的发病部位和影像表现,大多可以正确诊断。

骨;疲劳性骨折;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疲劳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与各类创伤性骨折比较尚属少见,通常这种骨折常在少数特定人群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年疲劳骨折发生的范围和人群有扩大的趋势,且误诊治时有发生。现将我院收集并证实的17例疲劳骨折加以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疲劳骨折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岁半~68岁,平均19岁,其中12~20岁13例,占76%,全部病例以局部疼痛来就诊,无明显外伤史,就诊时间以出现症状10天~1年不等。抬拳道运动员1名,舞蹈演员1名,建筑工人1名,普通中学生11名,武警战士1名,儿童1名,患慢性肺病1名。

1.2 检查方法

17例均摄有正侧位平片,部分行CT检查。一般初诊考虑疲劳骨折者除治疗观察外并经定期摄片复查,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

左下肢8例,右下肢8例,肋骨1例;其中胫骨10例,中上1/3 9例,下段1例;腓骨3例;股骨2例;第2跖骨1例;肋骨1例。

2.2 X线表现

17例X线平片均有骨膜反应,其中与骨皮质呈平行状11例,扁丘状4例,不规则1例,骨皮质增厚2例。17例全部为不完全骨折。胫骨上段9例中,7例显示内、外、后侧皮质旁有骨膜反应,并可见横贯长管状骨的致密带状阴影,内侧均有清楚或模糊的透亮不规则线影,内侧骨折线以下骨膜反应范围明显大于骨折线以上的骨膜反应范围,(即骨膜反应向骨折线之下延伸为主)而外侧骨膜反应以向骨折线上方延伸为主。后侧骨膜反应无明显规律,1例显示内、后侧骨皮质旁骨膜反应,内侧骨膜反应也是以向骨折线下延伸为主,外侧无骨膜反应。1例显示内侧骨膜增生呈扁丘状反应,与骨皮质间有线状透亮影,其相邻之腓骨局部骨皮质明显增厚,骨髓腔狭窄。1例胫骨下段内侧显示扁丘状骨膜反应,与骨皮质间有线状透亮影,但无明显骨折线。腓骨3例疲劳骨折发生部位均位于腓骨下段外踝上方5~6 cm处,2例可清楚显示骨折线影,周围都有骨膜反应,与骨皮质间有线状透亮影与皮质平行,骨折线上下骨膜反应的多少与长度无明显差异。1例显示外侧丘状骨膜增厚,与骨皮质间也有线状透亮影,无骨折线影,骨髓腔正常。股骨下段2例疲劳骨折,周围均有骨膜反应,与骨皮质间也有线状透亮影,后侧可见骨折线影,可见横贯髓腔的带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

左足第2跖骨疲劳骨折1例,平片显示纽扣状模糊的骨痂影,看不到骨折线影。CT可见局部环绕一周的骨痂影,厚薄不均匀,还可显示骨折线影。1例肋骨疲劳骨折患者经常咳嗽、气短,平片见左胸第6肋骨模糊的骨折线影,无明显错位,少许骨痂形成。两肺呈慢支、肺气肿改变。

3 讨论

疲劳骨折属应力性骨折,文献报道多发生在骨负重量大的部位[1-3],多为持续反复应力作用下致骨小梁断裂;从长管状骨疲劳骨折的发生部位说明宽大的含松质骨多的干骺端与细的骨干交界处由于肌肉舒缩不协调应力不平衡也是导致疲劳骨折的因素。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骨骼处于不断的改建过程中,肌肉作用与骨的应力产生骨吸收大于骨改建时易发生疲劳骨折[4]。疲劳骨折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胫骨上段,第2跖骨,腓骨下段(外踝上方),股骨下1/3处。本病也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运动员、中学生、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本组病例发生于胫骨及中学生最多,基本符合文献的报道[1]。骨折线是诊断疲劳骨折的可靠依据,如果就诊早,因骨折端骨质吸收,骨折线可清楚显示,若就诊较晚,骨折部位骨髓腔内可见不规则、模糊的横行密度增高影,骨折线不明显,实为骨折的一种修复表现。疲劳骨折多为不全骨折,骨折线多呈横行或稍斜行。无外伤的情况下骨膜增生(骨痂)为疲劳骨折的主要X线征象,范围较局限,早期呈平行状,与骨皮质之间有线状透亮间隙,两端呈移行性,无骨膜三角,尔后随时间推移渐渐变浓密,缩小,边缘锐利,与骨皮质融合,在骨折端呈小扁丘状。这种演变过程是疲劳骨折的重要间接征象。

本组9例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内侧骨膜增生以向骨折线下方延伸为主,而外侧骨膜反应自骨折线向上延伸为主,张瑞鑫等曾报道过[5],但例数较少,9例胫骨中上段疲劳骨折有8例出现此征象,笔者认为可作为胫骨中上段诊断本病的特征性征象。本组其它部位的疲劳骨折无此特点。疲劳骨折患者,患病前大多有长时间、较大强度的运动史,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后疼痛又加重的反复过程,且疼痛不剧烈。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骨折线及骨膜增生的特点,一般都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个别不典型者,应与骨膜炎,骨髓炎及恶性骨肿瘤鉴别。骨膜炎的骨膜反应呈平行状,光滑规整,与早期疲劳骨折不易鉴别,必须结合局部软组织改变并定期复查来排除。骨髓炎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X线表现急性以骨质破坏为主,且软组织肿胀早于骨质破坏,且常有全身症状;慢性者以骨质修复为主,可有死骨及窦道形成,不难鉴别。恶性骨肿瘤生长速度较快,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有夜间痛,骨质破坏呈容骨性改变,骨膜反应不规则,可有Codman三角及瘤骨形成,软组织肿快较明显。短期内X线复查甚至作必要的活检是鉴别的关键。

X线平片是诊断疲劳骨折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结合病史及特有的发病部位和影像表现,大多可以正确诊断。必要时短期内复查或作其它影像学检查符合骨折愈合的演变过程即可诊断。

[1]李勇刚,王仁法,张景峰,等.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1:72-75.

[2]孙凤霞,李玉侠,韩东明,等.胫骨上段疲劳性骨折CT、MRI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12:1672-1674.

[3]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3-174.

[4]刘进海,刘保和.疲劳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浅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6,16:794-794.

[5]张瑞鑫,王得玺.胫骨上段疲劳骨[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54-457.

P445.4

A

1672-2639(2011)01-0060-02

2010-12-17;责任编辑 徐文梅]

猜你喜欢
线状平片骨膜
“至骨”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思路探讨*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线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