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兰,王朝生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5)
滇丁香原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海拔800~2400 m的林下及林缘,是中国近几年新开发出的园林绿化植物。滇丁香花朵秀丽,花序硕大,花色柔和典雅,盛开时满树浮香,株形飘逸,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滇丁香的繁殖方式有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播种育苗是传统的繁殖方式,采用常规的播种育苗技术,存在出苗率低、易患病等弊端,而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可提高育苗效果。
漂浮育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方法,是将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能从基质和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该育苗方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多用于生长期较短的绿叶类蔬菜、花卉等植物,可保证植物生长一致性,避免传统栽培方式引起的土壤病虫害问题,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温室种植。漂浮育苗是在温棚内操作,通过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可以做到无杂草、无病虫害、能有效控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因素,使植物生长迅速而良好,苗木长势整齐,便于管理,能培育出无病壮苗。
滇丁香[Luculia pinceana Hook.f.(1880)]为茜草科滇丁香属植物。灌木,高达5 m,无毛。叶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5~15 cm,宽3~5 cm,基部楔形,侧脉8~14对,斜伸,叶柄长6~15 mm,托叶三角形,长细尖,长8~10 mm,顶生聚伞花序排成伞形花序式,无毛;花淡红色,萼裂片宽披针形,长10~12 mm,宽2~2.5 mm,绿色,萼筒倒四锥形,具纵条纹,花冠管长2.5~3.5 cm,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3~15 mm,宽9~12 mm,基部裂叉两侧有l对条形疣状突起物;雄蕊内藏,花柱长3.5~4 cm,柱头2,长8 mm。
滇丁香在云南省主要产于保山、大理、大姚、宾川,常生于海拔1550~1660 m的常绿阔叶林下和灌丛中。
滇丁香喜光,稍耐阴,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瘠薄,在树荫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区空气湿度在80%以上,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成年植株可耐-5℃的短期低温,幼苗耐寒力弱,一般要求5℃以上的越冬温度。滇丁香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在酸性土还是碱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长,以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为好,不耐积水。
育苗场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病虫害少的地块,并与家禽家畜隔离,避免污染。
漂浮育苗常与大棚设施育苗相结合,在有效控制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下,达到又快又好的育苗。上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大棚,棚长20~30 m,宽6.0~9.0 m,高2.5 m,棚内有喷灌设施,棚膜用无滴膜搭棚,棚两侧要有裙膜,便于育苗过程中通风和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在棚两侧设防虫网,在棚四周挖深、宽均为0.3~0.4 m的排水围沟,大棚走向一般以南北走向为宜。没有条件的地方可搭中棚或小棚,建造要求同大棚。
大棚建好后,在棚内根据要求建造育苗池。每个育苗池长9.5 m、宽1.1~1.5 m,深0.15~0.2 m,1个大棚可建多个育苗池,育苗池可用水泥和砖一次性砌成;也可以四周用砖块或粘土堆砌成池边,池底用细沙、锯木屑等材料铺平,上面再用黑色塑料薄膜紧贴池底平铺,四周固定在池沿上,营养液盛在黑色塑料薄膜上,有条件的可在池中或覆膜下埋设加热装置用来控制营养液温度(一般24~26℃)。使用之前可采用不同的广谱型杀虫剂、杀菌剂分次对池内进行喷洒消毒。
营养液的载体为水,水是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经过消毒、过滤的自来水、井水、山泉水及无污染的河水均可用于漂浮育苗。如果播种前气温较高,可提前2~3 d灌满育苗池水;如果播种前气温较低,可提前1周左右灌满育苗池水,灌水深度10~15 cm,用0.2%~0.5%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然后关闭棚膜增温1~2 d后适当搅动池水让有害气体逸出。滇丁香的种子在发芽初期和出土初期最关键的是保持基质湿润,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即可满足生长,营养液的氮、磷、钾比例为1∶0.5∶0.8,将肥料分别溶解加入营养池中,搅匀,再将水定容到所需高度。测定和调节pH值,要求pH值在5.5~6.5。营养液pH值偏高时,可加入适量的盐酸校正;pH值偏低时,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校正。每添加1次营养液就要校正1次pH值,可用精度pH试纸或pH计进行测定。
可选用白色泡沫塑料制成的育苗盘,内有多个育苗小钵,每钵底部中央有一个小圆洞,便于吸排营养液,育苗盘可多次循环使用。漂浮育苗的栽培环境具有高密度、高湿度的特点,因此对病害的管理,尤其是对病原体传播和感染的管理显得很重要。应对生产资料和工具、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消毒,以保证病原体及害虫没有机会侵染植株,可用1%~2%福尔马林液或0.05%~0.1%高锰酸钾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福尔马林具有熏蒸作用,育苗盘喷药后,可用塑料布覆盖1~2 d以提高消毒效果。
育苗基质可选用市场上常见的泥炭土和珍珠岩,比例为2∶1,将其混合均匀,使用前用药剂熏蒸、喷洒多菌灵或广谱性杀虫剂等,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0.15%甲醛溶液40~80 L拌匀,盖膜消毒48 h以上即可。
装盘前应先把配制好的基质倒在洁净的塑料布或水泥地面上,喷水拌湿,水分含量以手捏成团不出水、落地即散为宜;装盘时使每个苗穴的基质装填均匀、松紧适中,保证穴内基质自然填充,不架空、不过紧,装得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吸水和出苗率,以装平为宜。
滇丁香的种子采收后应晾干,播种时间可秋播也可春播,一般多采用春播。可将采收后的种子用透气的布袋装好,放在0~5℃的低温下储存至第2年春天播种。滇丁香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采用未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芽,且发芽不整齐,所以播种前可用赤霉素250 mg/L处理24 h。
滇丁香的种子极细小,应尽量保证每个穴盘播种不宜太多,出苗后不超过5株;播种后在上面盖一层细基质,厚度以漂浮盘苗穴边缘微凸为宜,不能盖得太厚,否则影响出苗,盖好基质后,用喷雾器喷水,然后将漂浮盘放在塑料大棚内的育苗池中。
播种后应注意棚内温度的调节,尽量使育苗盘表面温度保持在20℃左右,以保证及时出苗和苗全苗壮。晴天中午,如棚内温度高于30℃,应及时掀膜,通风降温或排湿。下午4时后应及时关闭棚膜保温。当幼苗出土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要特别注意揭膜通风,避免温度过高产生热害,造成苗木灼伤死亡。
滇丁香是既喜湿又怕涝的植物,所以在漂浮过程中要做到干干湿湿。播种后保持池水高度为3 cm左右即可,让其自然吸收和蒸干;当滇丁香发芽时,可将池水保持在5~10 cm,并按比例加入肥料;当滇丁香长出3~4片真叶时可把水放干,让其继续在育苗池中长大,水干时可人工喷水补充。过2个星期又加水,在移植前1~2个星期又放干水。这样干干湿湿符合滇丁香的生长特性,如果一直让其浸泡在营养液中,则容易造成小苗淹水而死。棚内湿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低时要喷水保湿,湿度维持在60%~70%即可,过高则要通风排湿。随着苗木的逐渐长大,应将大棚两边的薄膜卷至防虫通风网的顶端,以加大通风排湿,使苗木逐步适应外界的温湿度环境条件,提高抗逆性。整个育苗期间要注意经常通风排湿,使育苗盘表面有水平气流。
据资料显示,滇丁香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在光照条件下能够解除休眠,所以在播种后可以适当给予光照,让其透光率保持在70%左右,有利于发芽;对用赤霉素处理过的种子,则影响不大。由于滇丁香幼苗较耐荫,当滇丁香幼苗出土后,要在大棚上盖上遮阳网遮荫,随着苗木的生长逐渐增加透光度。
肥料主要从营养液中配给供应,一般根据比例配补1~2次即可。在苗木快要长满育苗盘时,如果需要施肥,可以根据情况结合叶面喷施来快速补充,浓度以0.1%~0.2%为宜,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
若在漂浮育苗整个过程中都严格按照消毒要求进行,病虫害就很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只要做好喷药防病工作即可。
滇丁香的种子在穴盘中7~10 d开始萌发,半个月左右发育完全,2个月左右穴盘中大苗就可移栽至容器内,较小的苗再放回池中继续培养。移栽前可喷多菌灵杀菌,移栽后的容器苗放在塑料大棚中培育,适时进行浇水、喷肥、防病、降温等管理。
滇丁香由于其特有的属性,在医药和园林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对滇丁香新型漂浮育苗技术进行简要介绍,给广大开发种植滇丁香的朋友提供技术支持,对滇丁香的种植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