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正
体育运动在中国开展的历史长达几千年。然而,在中国特有的“中庸思想”的影响之下,古代的体育运动往往被限定为用于修身养性及娱乐表演的活动,其内容和方法遵循自然生命运动与成长的法则,充分强调自身、他人、活动本身、外界自然等因素之间的和谐。这种形式的体育运动抑制了人们争强求胜的竞争心理。因此,中国古代时期的体育也必然缺乏竞争性。再加上几千年封建统治的长期压制,限制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争鸣,形成长期以来的以“儒家”为主的整体性文化教育和传统,以及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文轻武,体育更无法展现西方体育所推崇的公平竞争的原则。于是,中国古代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体育盛会。“运动会”一词在中国的出现还是随着鸦片战争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才产生的。北京地区清末及民国初期的各类运动会在中国体育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根据资料,清末及民国时期在北京地区举办的运动会主要分成三类:全国性运动会、华北地区性运动会和北京地区性运动会。全国性的运动会有第2届全国运动会;华北地区性的运动会有华北运动会、华北球类运动会、华北游泳比赛运动会、华北网球公开赛、第19届华北运动会冰上表演会、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北京地区性的运动会有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北京三校运动会(三角运动会)、北京女子联合运动会、京师大学堂运动会。
除了以上提到的区域性运动会外,还有一些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开展的校内运动会。另外,一些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也举行这种内部运动会。在沦陷时期举行的比较大型的运动比赛,除了由新民会华北体协主办的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以外,还有日本各事业、企业单位的运动会。
第2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办的运动会史上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次大会于1914年5月21日、22日在天坛举行。在此之前的5月18日、19日两天,天坛曾举办了第2届华北运动会;5月20日举行了北京教育运动会。这些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对全运会的准备。这次大会的主办者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体育竞进会,实际负责人是该会的名誉秘书、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候格兰德(A.H.Hougland)。本次大会田径比赛有17个单项:100码、220码、440码、880码、1英里、5英里赛跑、220码低栏、120码高栏、跳高、跳远、撑杆跳高、铁球、铁饼、半英里接力赛跑、1英里接力赛跑、五项运动及十项运动。田径赛每项取前3名,计分采用“三、二、一”制(全能采取“五、三、一”制)。一般球类项目只取第1名(5分),但网球无论单打还是双打都取第1名(3分)和第2名(2分)。球类也给分,并与田径的分加在一起计算总分,这是一般运动会少见的。
此次运动会上的项目名称和成绩都采用英制,即码、英尺、英寸,直到第3届,才将项目名改为公制,即米、厘米等。这也体现了当时外国人对中国全国性运动会的控制。
这一时期,北京政权掌握在封建军阀袁世凯的手中。此时的袁世凯正在酝酿复辟帝制,时局动荡不安。因此,所谓的全国“四部”的代表,只不过是个象征,实际参加人数比1910年首届全运会还少。袁世凯也曾派人去讲话,总统府乐队也去吹吹打打,还有一个美国排球队举行了表演。袁世凯试图营造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广大国民看到北京的繁荣。然而,这次运动会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但是,在与第1届全运会成绩的比较来看,第2届全运会上还是有一些项目打破了上届的纪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第2届全运会也有其成功的一面。
2.1 华北运动会
华北运动会在近、现代北京举办运动会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由北京体育竞进会发起和组织的华北运动会从1913年起,一年一届在华北各大城市轮流举行,在其开展之初,仅有北京、河北、山西、天津等地区为之承办。然而,历经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地区,如辽宁、山东、河南等省也相继加入。与此同时,它也从单项运动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华北运动会持续举办了18届,历经24年,这与其一年一届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1937年,在日本侵略华北时,华北运动会终于无法继续。第1、2、4、8、13届华北运动会都在北京举行。
2.1.1 第1届华北运动会
此次运动会于1913年5月24日在天坛公园斋宫以北的运动场举行,名为“北部联合运动会”,当时报刊上也称其为“直晋各校联合运动会”。参赛学校共有27所,其中,北京地区的学校有清华学校、汇文大学校、北京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明德大学校、旅京东三省学校、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校、华北协和大学。大会竞赛项目设有100码、1英里接力、跳高、铁球、铁饼等15个男子项目。此次运动会中,优胜者以“点”计算。奖品由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特制奖杯3种和大小银杯各1具,大银杯奖给在运动会上连得3次最优成绩者,小银杯奖给得点最优的运动员。
在此次运动会筹备之时,有报纸报道它是由“中美国民同盟会”发起,但后来实际还是由北京体育竞进会负责,包括筹借一切费用。为了筹集经费,除了由美国人舒美甘博士及体育竞进会的侯格兰德倡导之外,还有美国人卫尔史演电影及比克奏琴所得收入全部捐作运动会经费。开幕式上曾有中美军乐队到场演奏。场地的平面测量由美国人负责进行,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中也有不少美国人。
这一届运动会以学校为单位参加,而且只有田径赛。和第2届全运会一样,大会竞赛项目名称都采用英制。从美国人为此次运动会做出的努力,可以看到西方体育对于中国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近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确实得力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这与一些西方体育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在大会筹备上美国人的主要作用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体育事业的落后。这次运动会上,袁世凯以特制奖杯的方式体现了他对体育事业的关注,但在当时的混乱政局下,也只是借此粉饰太平。
2.1.2 第2届华北运动会
此次运动会于1914年5月18~19日在天坛举行,仍由北京体育竞进会主办。北京地区参赛单位较上届有所调整,北京共有11校341人参加,新增了崇实学校、税务学校等校,明德学校等退出。此次运动会项目名以及成绩计算仍采用英制,竞赛项目有15项田径项目,此外,较上届增加了篮球、网球、棒球等5个球类表演项目。
2.1.3 第4届华北运动会
此次运动会于1916年5月19~20日在汇文学校举行。竞赛项目等方面都与第1、2届无太大差异,最大的不同是从本届开始有了中文规则。这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突破。
2.1.4 第8届华北运动会
第8届华北运动会计划在北京举行。当时正值“五四”运动之后,学生的爱国热情汹涌澎湃,军阀政府大力逮捕爱国学生,人心动荡,无暇准备此次运动会,曾传言要停办。但后来经过有关部门调查,证实学潮与运动会无妨,学生会又撤销了不参加这次运动会的提议,才同意举行。在运动会举行前几天才见报载:“近日外间盛传华北运动会消息,有谓暂缓举行者,有谓仍照常开会者,颇不一致。记者昨访该会职员确实调查,据云,该会自筹备以来并未收到阻止开会之文件……现仍于本月14、15日两日在船板胡同(汇)文学校举行。”此次运动会在举办前几天才得以确定举行,其筹备工作自然很仓促。
1920年5月14~15日,第8届华北运动会在汇文学校举行。“(十五日决赛)上午九时开会,到者万余人,除会员外各界来宾亦甚多。入场券分为甲、乙两种。甲种五角,乙种仅铜钱五枚。凡属学生均无庸购券,故人数极多。”从规定运动会参观票价,并分两种票种来看,运动会的运营资金更进一步与观众相联系。开幕式中“有童子军在场维护秩序,颇为整齐。开会时先由李天禄主席报告开会宗旨毕随即开始运动”。在各项比赛结束后,大会举行了闭幕式,李天禄主席发表演讲,提出希望国内各阶层人民明确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得奖的运动员为榜样,充分发扬体育精神;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准备。这既表明了开展运动会的目的,也借此次运动会筹备不周的失误教育国民。此次运动会的奖品中有山西阎锡山督军和郎得义所赠银杯各一座,直隶曹锟省长所赠两只银杯。阎锡山和曹锟这时候各自赠杯表达心意,以显示军阀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关注。
2.1.5 第13届华北运动会
华北运动会在1922年停办一年,因为冯玉祥与吴佩孚的联军攻打河南,原定于开封举行的第10届华北运动会停办。到了1925年已举行过12届。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波及到华北,第13届被推到1928年5月18~19日。对于运动会的停开,《晨报》有一篇文章说到“揆其原因,则以兵革纷纭、政衰教微,而会务受政潮之影响,遂至停顿,是其主因”。
此次运动会得以在时局动荡的情况下开展,是经过体育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和争取才达成的。由于华北地区是中国北部体育界的中心,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北运动会一旦停办将不利于华北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近自远东大会中国田径赛完全失败以来,国人有鉴于吾国国际间体育事业之落伍,于以思所振奋,始弹(殚)精竭力,以求挽救于将来。……而吾国常此落后,亦未免国际上威信之损失”。中国在远东大会上的失败让体育界感到痛心,同时也激发了高涨的爱国热情。体育界决心用行动来洗雪国耻。这样,此次运动会的精神又增添了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体育运动与爱国热情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与此相对应,此次比赛的秩序册虽然印刷和色彩都不够精美,但它的封面上有一个赛跑者向前冲锋,其上下各有“努力向前”、“勿忘国耻”八个黄字。大会的开幕式上,裁判长张伯苓致开幕词时也表示在战局紧张、外交悲痛之时,本次运动会能够如期进行,华北各校运动健儿能踊跃参加,很感荣幸兴奋。他也鼓励健儿们做出新成绩,发扬新精神,不辜负社会的期望。但是,受当时时局影响,此次华北运动会却呈现出历年来所没有的萧条景象。
可喜的是,从这一届开始,华北运动会增设女子组。这是本次大会最值得纪念之处,尽管第一次增设的女子组比赛成绩平平。
此次大会共打破了4项全国纪录,5项华北纪录。潘作新打破铅球和跳远2项的全国纪录,黄金鳌打破三级跳远全国纪录,金岩打破十项运动全国纪录。古志安、周兆元、周连曾分别打破800m、200m跑和铁饼的华北纪录,南开大学、京师师范分别打破800m接力和1 600m接力的华北纪录。
而正如1928年5月19日的《晨报》第七版中一篇文章中写到的“此次华大北会(华北大会)之精神,虽因艰困而盖振奋,然就实际言,仅有京津两地学校不完全之参加,殊不足以尽观摩竞较之长”。此次运动会并不十分尽人意,但它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其产生在恶劣情形之下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2.1.6 第19届华北运动会
运动会原定于1935年在北平举行,由于经费困难以及先农坛体育场还没建成而延期到1937年。只有本届运动会增加的冬季冰上运动表演如期于1935年1月25~26日进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很快侵占了华北地区,华北体育联合会被迫解散,原定的第19届华北运动会夏季比赛被迫取消。这一历史时期的华北运动会也从此中止。
除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综合运动会,北京还举办了多次专项运动会,如华北球类运动会、华北游泳比赛大会、华北运动会冰上表演会、华北网球公开赛等。
2.2 华北球类运动会
2.2.1 第2届华北球类运动会
第2届华北球类运动会于1925年4月6~10日在清华学校举行。参加比赛的球队是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南中州、山东第一中学、保定体育会等华北各公、私立高等学校代表队,而不是华北各省(市)选派出的代表队。大会由英、美大使馆中精于这5项运动的官员为裁判员,并设有足球、篮球、网球(单打、双打)、队球(排球)、棒球等比赛项目。
2.2.2 第4届华北球类运动会
1928年4月5日在清华学校举行的第4届华北球类运动会是很有意义的。它有两大变动,第一,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不限于在校学生,市民和职员等都可以参加,这说明运动会已经开始面向社会;第二,增加了女子组的比赛项目,大会更进一步放开了参赛限制。这两点正是以往球类运动会所缺的。另外,为了更好地组织女子项目的比赛,在筹备委员会中也增加了高梓等3位女士参与大会筹备。
1928年3月12日,《晨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都门运动界形势观”的关于这次球类运动会的预测性文章。此文大意如下:
华北球类比赛即将开始之际,各地健儿都加紧练习。北京学校很多,也曾涌现出不少优秀运动员。但从目前北京体育界形势看,好像有萎靡的通病。对此次大会,虽然积极准备,仍没有取胜的把握。总的来说,各项球类运动的开展,除棒球受场地、设备限制外,其余各项水平停滞的原因,无外乎缺乏比赛和训练。各校运动员多数一人身兼数项,博而不精。大赛在即则临阵磨枪,与各好手角逐自然很少成功。民大体育主任王文麟发起并邀集8校足球队中的佼佼者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名为“乐群”的足球队。这种集各校球队精华为一体的做法,给北京足球运动的进步带来了曙光。各校精英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有利于各校足球水平的普遍提高。过去华北球类运动会都以学校为单位,这次改作以团体为单位可以鼓励私人组织体育团体,乐群足球队在这方面起了示范作用。体育团体越多,其发展速度越快,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北京乃至整个华北的球类运动发展概况。
2.3 华北游泳比赛大会
第18届华北游泳比赛大会由于气候影响提前于1934年8月10~11日在北平中南海游泳场举行。大会筹备期间出现了北平误期报名的状况,幸好东北五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哈尔滨)及青岛、河北、山东本着“为运动而运动”的精神予以谅解,北平才重获比赛资格。运动会中误期报名的事件应该是很少见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平对这场运动会并不够重视。
大会筹备期间,东北体协在接到比赛通知之后,立即做出了参赛的决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东北爆发后,很多不甘心被奴役的人特别是学生,大量流入关内。东北各地的流亡学生多以北平为栖身之所,有的如东北大学等甚至整校迁至北平。为了让中国人记住东北的惨痛教训,每逢全国的、华北的运动会他们都要派人参加,会上所造声势常常引人泪下。这是他们顽强的拼搏精神背后火热的爱国心。
本次比赛设19个游泳和入水项目,按男、女两组进行,且不分等级。比赛规则则按照1933年第5届全运会的规则进行。参加这次比赛的女运动员很少,只有青岛和哈尔滨有女运动员参加。青岛的何文雅、何文静、何文锦三姐妹技压群芳,成为此次大会上亮丽的风景线。女子100m自由泳决赛中,何氏三姐妹囊括前3名,并且由何文雅打破了华北纪录。
2.4 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
曾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的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是具有代表性的。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从1939—1943年每年一次分别在华北几个较大城市轮流举行。举办单位是华北伪政权统治下的“省”、“市”。各单位的运动代表队由中日运动员混合组成,裁判员也有两国人员共同担任,以表示“中日提携”。运动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要向死在战场上的日本侵略者“默哀”,日伪军政要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中日提携、共同防共、共存共荣”,叫嚣“和平、反共、建国”及“完成大东亚圣战”等。
显而易见,这种运动会的举行与日本侵略者的政治野心是紧紧相连的。这是日满协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为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服务的。日本侵略者试图用体育运动模糊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消除他们对侵略者的敌视情绪,同时也竭力通过强制推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法西斯训练,以培养大批劳动力和侵略兵源。另一方面,还可以粉饰太平,试图伪造一种在日本占领下,中国人从中受益的假象。但是,这种殖民地性质的体育大会势必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抵制。虽然先农坛举行的这次大会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其大体应与上无异。
3.1 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
1907年的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由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对这次运动会作详细介绍。关于它存在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南京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张清代运动会入场券。这张入场券为红纸黑字,竖式石印,64开大小,卷面设计古香古色,图文并茂,隶篆两种字体合用。正面首行便是运动会的名称——“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中行上部印着“入场券”三个字,还加盖有朱色“京师学堂联合运动会”的图章,其下又印有运动会地点和用券规定——“大学堂运动场,只准一人持入”;另外,在“入场券”三个字右上方打了“男宾”水红印,左下方还有“场地狭窄,恕不设座”的说明;末行是比赛时间——“光绪33年3月24日午后一钟”(即1907年5月6日13:00)。在券的背面中央印有“纪念”二字,正面右下角有蓝色的用钢笔书写的英文签名:H.F.Wen,很可能便是持券者的名字。由此可见,这是北京地区一次春季大学生联合运动会,虽然运动会场地有限,也不设座,但其规模在当时来说应该不算太小,有男、女宾参观,或许还有外国人出席。另外,在光绪33年2月27日“大学堂教务处为春季运动会定期举行请选项报名事告示”中也证实了此次运动会的日期、场地和性质——“本堂举行春季运动会,仍踵旧规,在本堂附近操场举行。定期3月24、25等日,并由督学局传知各学堂,以资联合,而便角竞”。这次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选手竞走、犬牙形竞走、拉绳、掷锥、掷球、跳高、跳远、戴囊竞走、计算竞走、障碍物竞走,以上为各学堂联合运动。掷竿跳远、掷竿跳远、100m突竞走、200m突竞走、400m突竞走、600m突竞走、800m突竞走,以上各学堂分行运动”。它是北京地区首次大学生联合运动会,甚至有可能是我国首次大学生联合运动会,它开创了北京大学生联合会的先河,意义十分重大。
3.2 三校联合运动会(三角运动会)
三校联合运动会也有力地反映出近代北京学校体育的发展,它是校际联合规模运动会定期开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据1921年清华学校十周年纪念专号所记:“1912年10月北京学届运动会举行,得分最多者,有三个学校,就是清华、通州协和及北京汇文。本校乃发起三角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一为联络感情,二为鼓励运动。”
三校联合运动会连续举行7届,其中1917年第6届时,协和与汇文合并,高师入会,仍为三校联合运动。直到1919年,高师筹组北京运动会,三校联合运动会才告结束。
3.3 县级运动会
事实上,除了以上提到的全市范围的运动会,还有极易被人忽视的县级运动会。例如,在日伪统治时期,日军于1942年夏在涞水县娄村举办的运动会和1944年秋在房山县举办的全县小学生运动会。据经历者张珍回忆,娄村运动会中日军出动两辆卡车,将尤家坟、岳各庄、周各庄等村的学生运去参观,“参赛者有日本人,也有中国人,由田径运动员作表演。运动场面很大,除成千的观众外,运动场四周,全都用苇席圈起来,上面贴满‘中日提携!大东亚共荣!剿灭共匪!和平建国!’之类的标语”。房山运动会项目多,“远道而来的运动员管吃管住;竞赛优胜者得了奖品,第1名都得了银盾”。这种运动会规模相对有限,也没有留下详细资料,只能从经历者的回忆中获取运动会的概况。但任何运动会的开展必有其社会文化影响,日伪政权的用心在运动会的标语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表示,但这根本不可能营造出所谓“中日提携”的欣喜氛围,反而更加强烈地激发了民众的反抗情绪。
北京地区运动会除以上提到的,还有由北京特别市策划的北京特别市市民运动会及由北平市卫生处、社会局、公安局主办的北平市卫生运动会等。
根据北京特别市(北平市)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当时许多学校和机关单位都有举办自己组织的运动会。除上文提到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之外,还有市立体育专科学校,中学如育英中学、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小学如培元小学、海淀小学、慈幼院小学,机关单位如市警察局等。下面以“京师大学堂第一次运动会”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京师大学堂第一次运动会原定于光绪31年4月24日召开,后“兹因雨后操场泥泞未干,改期于25日”。此次大会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尚武、耐劳精神以造就更优人才而开。这在“总监督为大学堂召开第一次运动会敬告来宾文”中有所体现——“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造就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窃谓世界文明事业皆刚强体魄之所造就也。吾国文事彪炳,而武力渐趋于薄弱,陵夷以至今日为寰海风涛之所冲激,士大夫之担学事者,乃知非重体育不足以挽积弱而图自存。……若京师首善之区,尤宜丕树风声,鼓舞士气……使学生等渐知尚武、渐能耐劳。”和这次运动会一样,这一时期许多高校举行校际运动会的目的都是从尚武的角度来提倡体育的。此次运动会的项目很多,其中还有一部分属于娱乐性的体育活动。竞赛项目有“掷锥、800m突竞走、跳远、200m突竞走、掷球、跳高、顶囊竞走、100m突竞走、提灯突竞走、犬牙形竞走、300m突竞走、400m突竞走、1脚竞走、600m突竞走、掩目拾球竞走、越脊竞走、2人3脚竞走、拉绳、职员匙蛋竞走、1000m突竞走”。从竞赛项目来看,1905年的这场运动会受西方的影响并不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并不算规范,可以说它是一场游戏性极强的竞技运动会。这次大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据北京大学校史记载,“这次运动会很可能是我国高等学校举行的第一次运动会”。
通过对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所举行的运动会的整体了解,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开展的大型运动会以华北地区运动会为主,全国性的运动会只有一次。北京地区性质的运动会召开次数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学校联合运动会及学校内部运动会。目前在档案资料中能看到的、北京市全体市民能参加的只有北京特别市市民运动会,这说明这一时期北京地区全民体育运动发展有限。
2.仅就北京地区而言,这些运动会的参赛者大部分都是以学校为单位。这说明近代北京的体育运动起源还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成为近代体育的主体部分。究其原因:首先,学校特别是高校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它对于先进文化比较敏感,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理念、设备的传播在学校里得到了较好的吸收;其次,得利于政府对于对建设学校体育场的重视,有了训练的场所,体育运动的开展当然便利不少;第三,学校学生大多为年轻人,年轻人精力旺盛,对于体育运动有天然的喜好和优势;第四,参赛运动员以学校为单位最便于组织。说到学校体育,清华学校在北京近代体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清华学校在这些运动会上的表现十分优秀,堪称近代北京地区体育发展的“领头羊”,培养出了许多体育人才,也为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实际上也昭示着近代教育对于近代体育的推动。近代教育的完善和带动使得近代体育进入一个普及程度前所未有的时代。清政府于1903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从幼儿教育直至高等学堂,都必须设置近代体育教育课程,对操场、体育用品等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了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第一个法令性文件的推动,新式的体育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除体育课程的广泛推广设置之外,各类官办、民办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学堂和体育专科学校也涌现出来。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体育思想都是建立在体育救国论上,但不管清廷的封建地主官僚们如何努力地学习西方,这些方法并没能挽救奄奄一息的大清帝国。中国内部的腐朽并非工业救国、强军救国、体育救国所能根除的,所以,这些方法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辛亥革命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于1914年正式提出,新式体育教习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也在巩固和上升。再加上当时军国民教育理论的大力提倡,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以说体育为时新、习体育为光荣的新现象。而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等又使得体育价值观从片面的军事致用的观念走出来,向整体致用观念回归。如1917年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题为“体育之研究”的著名论文,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体育的意义,并较全面地论述了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将体育的功效拓展为“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日伪统治区内的教育完全是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奴化教育和军国主义思想教育,于是学校体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这种“奴化”的色彩。
政府的关注也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必须提到蔡元培先生——他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及北京大学校长任期内,大力提倡体育,不但采取许多措施,而且,在他的教育学说中对体育做出许多论述,如“运动会的本身实有许多长处:第一,鼓励运动兴会:人的行为不能专靠理智,在理智上我国固然知道运动的必要,但没有催发兴会的作用,或者鼓励不起来,鼓励的作用就在运动会。……第二,加增校外同学的社交:……第三,养成公德:团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宁正直而败,毋诡诈而胜”。他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提倡运动,并且力主开运动会不在博得名誉体面,而在引起锻炼兴趣,合乎生理养成体育习惯。有这样一位大力提倡体育运动的教育总长,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就顺利多了。虽然,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但是,直至今日,在对整体教育的认识上,仍未完全走出“智育重要、德育次要、体育可要可不要”的老思路,没把学校体育真正地纳入到整体的教育体系中来。
在不多的体现这一时期有关北京地区运动会的档案资料中,以北京特别市(北平市)警察局提供的信息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市警察局在协助运动会的开展、维持运动会场秩序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运动会作为较为大型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必定隐藏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市警察局便承担了大多数运动会的治安工作。所以,即使从维持社会稳定局面这一层面来说,政府对于运动会的举行必然是较为关注的。
体育场所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条件。而这一时期北京的体育场所大多数设于学校,公共体育场并不多,只有少数的如天坛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东单体育场等能勉强担起举办运动会的重任。另一方面,这些体育场(馆)的设施也直接影响到了运动会的规模。而且,训练场所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运动会参与者范围的狭窄。
3.这一时期各体育团体为近代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从运动会中活跃的组织团体来看,早期的基督教青年会和体育竞进会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最初的学校体育班,到学校之间的体育比赛,到全国运动会以及最后的国际运动会,基督教青年会都是率先的倡导者和具体实践者。基督教青年会在培训体育人才、引进体育项目、介绍近代体育思想和近代体育教育、举办专业运动会、组建体育机构以及推动社会体育活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北京体育竞进会对于北京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上文提到其组织华北运动会。另外,还有一些体育团体推动着体育运动前进的步伐,如以提倡国术、增强全市民众健康为宗旨的北京国术馆。国术馆不仅多次参加运动会,而且,经常在运动会上做国术表演。在国术馆馆务报告中记载:“市立体育专科学校24年4月举行第1届运动会,25年4月举行第2届运动会,均约请本馆表演国术”,及“28年3月,华北各省市联合运动会,本馆参加表演国术,有团体及个人表演多项”。可见,北京市国术馆在运动会中发扬民族传统国术的贡献尤为突出。
4.从北京地区状况看全国,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影响很深,再加上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使“五四”运动之前的运动会同样充满殖民色彩,运动会的重要环节几乎完全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一些运动会的组织由外国人发起和主办;竞赛的裁判员、运动队的教练员、甚至运动场地测量都是外国人;比赛规则、术语用英文;比赛项目名称、成绩纪录采用英制;一些器材也用“洋”的。而且,在只有中国人参加的一些运动会中,也有崇洋媚外的现象。“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的反帝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被激起,体育运动中也开始摆脱外国人的控制,中国人开始独立自主地举办各种运动会,如华北运动会,在“五四”后逐渐采用中国的运动器材和中文比赛术语。
虽然说这一时期帝国主义掌控我国体育运动带有殖民色彩,但是,不能否认其间西方体育对于中国体育的深刻影响。西方体育经过古希腊、古罗马、黑暗的中世纪和产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在许多方面有其优点。它有竞争观念、平等观念、加强友谊的观念;它有全面的组织制度以及具体的竞赛制度和规则;它有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联的制度;它有近代实验科学作为其基础。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体育所少有或没有的。因此,中国体育应当向它学习。事实上,中国体育向西方学习的实践也是比较成功的。西方体育的传入不仅极大丰富了中国体育的内容,而且也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不管作为文化本身,还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西方近代体育对于加速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对于中国人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的产生与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改变了中国人拒绝西方先进文明的观念,使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础之上的欧美近代体育在中国体育运动中成了主流,并完成了“本土化”。不容置疑,中国体育从那时候开始逐渐在与国际接轨。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它是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由封闭走向自由、文明、繁荣的一个标志。历史证明了只有开放,中国的体育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在世界体育中立足。
仍然处于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男尊女卑”的习惯势力依旧存在,妇女处于社会的底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以及“打倒礼教”等口号给了妇女深刻的启示,在反帝爱国斗争、争取受教育权、社交公开等方面,妇女们登上了历史舞台。妇女们在体育上当然是不能落后的。各种运动会上渐渐增添了女子组比赛,大会筹备委员会也有了女性的加入,一些地区性运动会上开始有女子表演和专为女子设的比赛项目,甚至还有专门为女性举行的运动会,如1923年北京第一次女子联合运动会。近代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也正从这些运动会中得到了一个侧面的诠释。
5.从以上运动会召开的背景和目的来分析,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和政治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所体现的体育思想都产生于时代的要求,都有着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皖系、直系、奉系各系轮流霸占北京政府,各系大军阀们明争暗斗,都将统御天下的思想和手段当成袁世凯必不可少的宝贵遗产。某些运动会的开展成了与政权相联系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的手段。从阎锡山、曹锟等人给运动会赠杯,到日伪军政要惺惺作态,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运动会为人们提供了不同政权统治下的历史片断。曾经国际和国内都有一种体育和政治无关的主张。但是,历史向我们证明了这种主张的片面性,它与体育发展的真实情况是不相符合的。当然,体育与政治归根结底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但体育运动的发展既要有扎实的体育实践,也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6.从各运动会的成绩来看,与当时的国际比赛成绩相比其实并不理想。这当然与近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国将不国”的情况下,体育运动根本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与之相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稳定、人民团结、政府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体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中国体育从近代的“中国人无腿”到今天在国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能获得承办奥运会的资格,这是中国体育的成就。毫无疑问,这种形势下的中国体育将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体育从诞生之时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确实在强烈的民族色彩文化背景下演出了一台荡气回肠的“正气歌”。我们的民族始终把体育与追求民族的解放、独立、振兴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象征民族生命力的一条脉息。可以说,我们体育的发展动力来自于民族的忧患意识,而又反作用于民族的自强意识。
遗憾的是,纵观这一时期北京地区举办的各式运动会所开设的比赛项目,并没有多少具有北京特色、华北特色甚至是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虽然还有广大农村作为传统体育的阵地,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后却占领了大中城市、学校以及军队,成为了体育界的指导思想。这虽然与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却有力地证明了近代中国的体育工作者在致力于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投以足够的关注。当然,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在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的背景下产生,使得其在流传、发展过程中免不了精华与糟粕共存,也就必然存在着某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因素而使其发展相对缓慢。历史上的文明不可能简单的复制,真正的振兴应该是新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必将是一个传统文化创新的过程。近代以来的长时间里我们一直遵循着西方体育文化框架下的规则,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意义上的兴起仍然需要一个不断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与创新的过程。
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所举办的这些主要的运动会,是北京体育发展的见证,也是北京历史的见证。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北京的体育发展在近代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就。人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承办,将给北京的体育事业乃至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1]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日伪统治下的北京郊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体育卷·体育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北京大学,第一历史档案馆.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北京市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北京体育文史(一)[R].北京市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1984.
[6]北京市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北京体育文史(四)[R].北京市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1989.
[7]北京市志稿出版委员会.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8]蔡元培,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9]成都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0]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11]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13]郭希汾.中国体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
[14]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三、四、五、六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
[16]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17]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18]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9]仲富兰主编.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840-1949)[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20]刘志敏,孙晓春.近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演进轨迹与发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6):99-103.
[21]程鹏宇.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105-108.
[22]舒盛芳,沈建华.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对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贡献[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61-63.
[23]张兆才.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5):73-75.
[24]赵晓阳.强健之路:基督教青年会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贡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