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印
(1.四川理工学院体育部 自贡 643000)
高校体育教师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富印1
(1.四川理工学院体育部 自贡 643000)
教师评价理论涉及到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从早期的一元评价,发展的现在的多元评价,评价因子重要性程度也不同。探讨当前体育教师评价存在问题,结合胜任力理论提出相应建议。
评价因子;胜任力;体育教师评价
“评价(Evaluation)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即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高校教师的评价是当前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当前情况下,高校对于教师所进行的多元评价方法已经非常普遍,与高校教学和管理行为紧密联系,同时也作为高校教师个人表现的主要依据和判断标准,同时,这些评价方式方法也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引导着教师向着学校管理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针对教师评价,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待问题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当前社会快速的发展形势也给高校体育教师的评价理论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师的一系列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理论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当今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研究注重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研究。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中,主要表现为高校管理者的单方面行为,缺乏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同时评价也多为总结性评价,教师的行为表现很难得到及时的改进等等。
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程序:1)、确立评价标准;2)、决定评价情境;3)、设计评价手段;4)、实施评价;5)、利用评价结果。对于评价程序的前四个步骤,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
目前高校管理者多重视管理功能的实现,把教师作为管理对象,利用评价结果实现对教
师的评价,并对教师进行奖惩,或者直接与教师的晋升、评优等挂钩,而缺乏对教师教学中内在动机和专业发展主动性要求,对于评价结果的利用则反映出了共同的功利主义特征。
“截至到 1990年全球有五分之四的大学使用了学生评教系统”[2]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教师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据古籍记载,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夏、商的学校已经有了体育教育的内容”[3],学校中的教师也处于一种主体和主导地位,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学活动也往往是一种单向知识传输的过程。
学生评价的出现改变了知识的单向传输,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新新环节,从而使学生拥有影响教学活动的能力,虽然不能保证这种影响的正确性。学生评教作为一种评价形式往往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1.2.1 学生体育成绩是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
教师的课程要求会直接实施到学生身上,按课程的要求和考核标准,总会有成绩的优劣之分。在学生评价为主体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日益看重教师给出的成绩。特别是体育成绩,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学生对要求比较宽松的教师容易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与之相对有着良好的评价。如果学生评价占到了足够的权重,教师在给学生打课程成绩的时候可能会面临艰难的局面。
1.2.2 学生和教师体育认知差异影响评价的公正
体育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背景,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对于体育的本质、功能、作用等因素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师对于同一教师课程表现的好坏也往往存在一定的争议。
对于学生来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地位的提高,看待体育往往会从个人兴趣出发,不感兴趣的内容投入甚少。在缺乏体育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教师进行评价往往只能够从自己的个人主观感受出发。
不论学生评教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学生评教工作对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改革,提高教师的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但是,如何使用学生评价形式,该评价应占教师评价的比重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高校体育教师评价的目的决定了评价方法和手段的非单一性。评价主要达到以下基本目的:首先是教学效能的核定,作为体育教师考评、增薪、晋升职称等提供依据;其次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向,通过评价结果的指向性,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提供指导,这种评价不以奖惩为主要目的,以促进教师知识和专业水平持续发展为期望,也成为发展性评价。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理论的不同认识也决定了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好学校的教师,使用评价结果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奖惩,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在教师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从体育教师层面来讲,他们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加关注评价对于其教学经验、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学校对于体育教师价值的肯定也是另外一种无形的评价。体育教师期望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容易让人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其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内在动因。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期望不同,必然造成评价手段的多元化,也只有多元化评价手段才能够满足不同参与者的期望。
在高校教师评教系统中,体育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均纳入了评价的过程中,如:课堂常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等内容均列入了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中。
评价主体也呈多元化趋势,包括了部门评语、同行评教、学生评教、专家评教,教学成果及科研积分等评价形式。
从高校教师的单一性终结评价过渡到发展性评价,再到现在的借鉴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评价模式,发展到现在研究最多的则是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并检验该理论的正确性与否。目前多种评价理论思想体系并存的情况下,为高校教师评价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实施方案。
以胜任力作为体育教师评价理论是近些年的事情,“McClelland(1998)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的可以通过可信的方式度量出来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和个人特质。”[5]
胜任力模型的因子是可以测量的,不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行为因子很难进行深入有效地研究;其次,胜任力的概念包含了显性的方面和隐性的方面,不再将硬性的指标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的唯一指标,而考虑到对教师的行为影响较大的内在因素,比如态度、动机、价值观等。
从另外的一方面来讲,胜任力模型更多地是从一个人的内在特质来判断其是否适合从事某一项工作,而不是从一个人的智力、能力以及倾向性,这些因素往往会成为一个人能否做好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引入胜任力理论有一定的可行性。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科侧重点决定了评价方式的特色,而当前评价理论的层出不穷也为多元评价提供了理论上的必然性。
由于胜任力模式更多的是注重非智力因素,因此,有责任心、上进心强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好的评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1李巧林,林志远.基于权变理论的高校教师评价的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
2、郭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 28 (12)
3、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4、程淑华,侯春娜.关于高校学生评教问题争执的哲学反思.现代教育管[J],2010(2)
5、崔斌.基于胜任力的高效绩效评估研究与实证[D],山东师范大学,2009.12.10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tudy of College PE Teacher Evaluation
HUANG Fuyin
(Department of P.E,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Sichuan,643000)
The teacher evaluation theories involves many subjects, from unitary evaluation to multiple evaluation,factors have different importance.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problems in teacher evaluation, combine with competenc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evaluation factor; competence; PE teacher evaluation
*课题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TER2010—017。
黄富印(1980—),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