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阳介
最近,笔者教书的大学举行期末考试。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学院,考卷中简答题较多,论述题很少,学生也比较习惯回答简答题。但笔者现在担任的课程包括新闻以及日本概况之类,考试的时候常出一些论述题,于是,想要看看学生对一个问题怎么分析和思考。在阅卷的时候,我发现中日两国大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大不一样。
笔者在日本读了本科和硕士,在中国读博士,对中日两国的教育方式都有所了解。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直接反映在考试当中。笔者在日本读本科时,老师经常说:“写答案的时候,明确地写出关键性回答,没有这些关键性回答的话,写再多也没用。”
一般日本大学里期末考试的论述题,都会出老师在课上讲过的内容,所以我们写答案的时候必须要写课上提到的知识。但是,这还不能保证你获得高分数,要想拿高分,还要写上一些自己从其他地方学习到的知识。
不过日本学生写答案的时候,特别注意是否明确地回答了问题以及阅卷的老师是否看得懂,因此,不会写得很复杂。例如,笔者当年读本科的时候,一次考试时老师出题“目前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只有一个,但是回答时一定要写明关键性的原因,要强调这一点,然后再简明地写出自己从其他地方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反观现在我的中国学生们,他们的答案写得很长,写到很多问题。这些中国学生为了考试,查阅和整理很多资料,不论是写还是背的功夫,都很值得佩服。但是,笔者阅卷的时候经常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关键性问题在哪里。学生们答题过程中提到的要点很多,但是,很难看出学生自己的观点以及他认为重要的观点。
笔者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曾经参加过一门课的考试。那时我按照日本式的方法回答,尽量简短地答题,结果,没有得到高分。几天后,中国朋友们告诉笔者,回答问题时要多写字,写得越多,老师越会感觉到你学习很认真,学到很多东西。
中日学生答题方式上的区别,在面试的时候也能看得出来。
笔者在大学还担任模拟面试课的老师,经常感觉到中国学生的回答很冗长,我总问他们能不能简短一些。日本出版一些面试技巧书籍中,都提到回答考官问题时要先说结论,尽量简短一些。尽管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态,他们会担心太简短的回答会让考官无法了解自己,考官会觉得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但是,事实往往是回答问题时说得太复杂,考官更容易误解。
例如,考官问:“你的优点是什么?”有的日本学生只说,“学习认真。”单这一句话是没有说服力的,还要举一个例子,注意不要讲故事,一个就够了。笔者教过的中国学生回答大部分比较详细,但是,却总是让我听到最后才知道他想说什么。还有学生说来说去,和我的问题始终没关系。面试是一个交流,应该考虑对方的感受。出题的人不是只给一个学生出题,还有很多考生,因此,冗长没有要点的回答,既浪费老师的时间,也浪费考生的体力和精力。
在日本,有的大学教师也会开卷考试,不过这时候出的题都是应用类型的问题,比闭卷考试还要难。而中国的老师们习惯之前先给学生们划定范围,也就是“重点”,然后在考试中抽几个重点来考。因此,我发现中国的学生遇到应用型问题的时候,往往回答得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