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英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交流互动中创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问题活动和活力。
关键词:交流提问;时代性;关键性;灵活性;层次性;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58-01
交流互动教学即通过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课间提问是课堂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运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改变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果不顾客观事实,随意使用,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学提问应注意有效性、科学性和一定的艺术性。
因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政治的教学交流互动更要把握:时代性、关键性、灵活性、层次性、参与性。
一、把握时代性,增加趣味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相连,是我们探究现实问题的工具。提问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才能使我们我们的教学不落入空洞的理论之中,课堂也才会活泼生动。
例如,在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结合物价持续上涨的现实和当时的财政、货币政策,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因此国家可以多发行纸币,这样老百姓手中的钱就多了,生活水平就能提高了;但实际上,纸币发行的过多,老百姓手中的钱虽然多了,生活水平反而下降。这是为什么呢?”这一说法与学生平时的想法完全相反,同学们都感到不能理解,因此很感兴趣。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同学们认真看书并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为理解理论、理解现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总揽全局,分清主次,抓关键点,寻求最佳着眼点
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总揽全局,既要关注理论层次的完整性,又要突出特定内容的重要性;既要注重问题的专业性,同时,还要注重提问的技巧和艺术;既要研究怎么问,又要预判学生会怎么答;对不同类型的提问,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哪些学生?都需要精心策划。教学提问应结合教学的不同环节,分清主次提出各种问题。设计提问的着眼点应该是:内容的关键处(教学的重点、难点)、矛盾处、含蓄处、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等,抓住这些设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事异各变,灵活提问,把握学生变化的实际
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储备,并且随着学科学习的深入,教师的提问方式、评价方式、总结方式都应随之变化,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力戒提问“疑而不难”,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思考,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便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
例如,在学习哲学中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这一内容时,可设问: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人作为一类特殊的事物,人自身的发展呢?或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就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那么,人如何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呢?通过这样的设问,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理解新内容。
四、关注过程,注意提问层次,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有效的提问应该使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被动到主动探索发问的过程。因此,提问一要注意层次性。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设计辅助设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思维沿着一定波度发展提高。二要注意过程性。即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既要肯定正确的,也要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再去伪存真。三要注意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意更多地向学生发问“探索性问题”,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讨论、澄清和证明,培养思维能力。四要注意双向性。即提问的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在充分探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的可以在小范围内讨论解决,也可以要求老师回答,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五、张弛有度,留有思考回味空间
教育专家说,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内容的多样性,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
因此,教师提问后,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否则,由于缺乏思考时间,就不會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匆忙回答势必影响答案的准确性,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而且会使学生养成轻率回答问题的习惯,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样,学生自我总结回味也很重要。学生的知识厚度、智力水平、反应速度有差异,如果没有总结时间,会对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感,甚至是对课堂的畏惧感。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产生疑惑,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问题活动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的有效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恰到好处的质疑,能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喜学乐学爱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行为活动中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通过问题传递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充分实现新课改理念,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