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预习的有效性

2011-11-29 07:58刘希珍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8期
关键词:预习初中数学有效性

刘希珍

摘要:预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预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同时,预习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而这一切的实现是需要“预习”做后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初中数学预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有效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一样,预习是否具有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预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等。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预习活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凸现预习的有效性。

一、确定预习目标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加之,他们年龄相对较小,面对数学知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偏离、思维脱节等现象。对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或者创设情境等形式,确定预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学习目标)有目的地进行预习,这样一来针对性比较强,能够确保初中生预习的有效性。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保证问题的可行性。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确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提升预习环节的质量。即:1.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根据你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与其相关的图形。3.回忆你所学过的图形,哪些图形可以作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他们,标出他们的对称轴。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最多有几条?举例说明。通过这些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预习环节的作用和价值。

二、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通过确定预习目标,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是在预习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一味地为回答问题而囫囵吞枣浏览教学内容的现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明确认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数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性学科,其中的一句话了解不到位有可能影响整个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同时,数学知识环环相扣,新旧知识的衔接密切,需要学生有重点地去预习。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如果想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掌握预习的规律,学会预习,逐渐形成一套预习理论模型,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如:

1.笔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体会、见解等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同时把教学的重点要标出来,或者记录在笔记本上,对于难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都做出标记,进而有目的地交流、探究。

2.温故知新预习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整体认知新知识,依据旧知识分析、总结新知识的重点并找出难点,对数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记忆。如:在学“勾股定理”教学内容时,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复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相关内容,并自主分析、探究、总结新知识的难点。

3.实践操作预习法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公式,且公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已知的公式深入探究,能够推导出新的公式。此外,一些几何图形,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实践的计算、折叠图形等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提升预习环节质的升华。

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提升预习环节的有效性。

三、教师做好预习的调查和交流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接受事物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学生的预习结果也不尽相同。班级是由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此外,初中生的数学知识有效,能力、思维也有限,在预习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探究、分析,但是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想要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对预习结果有个整体的把握。

四、结语

总之,预习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置适合学生预习的环境、问题等,引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交给学生预习的方式和规律,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提高初中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全面促使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顾继玲.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2]张奠宙,李士铸,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

猜你喜欢
预习初中数学有效性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