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系统化的、长效化的教育工程,是贯穿形成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的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合理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并充分认识、重视和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此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就业指导;体系;辅导员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有600多万名研究生、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毕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1]。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特殊的群体,不仅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高校辅导员还是高校就业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在就业的指导工作中占有许多有利因素,但目前尚存在很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发挥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及学生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简称中央16号文件)中提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现实问题。高校辅导员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从而减轻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各种难题与困扰,达到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与目的。
一、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我国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全程就业指导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全员化、全程化的指导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从实效性上看,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全方位、立体、全程渗透的特点,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毕业前,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仅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技巧的指导以及就业信息的传递等几个方面,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观念和知识,不能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
2.面对当前各高校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不是放在怎样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技巧上,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达到的就业率等工作任务,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用就业率说话的表面层次上。
3.把就业率作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水平的评估标准不能客观地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就业率虽然能够刺激高校对学生就业方面的关注度,但单一的标准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高校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往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采用各种办法提高数字比例,却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就业质量。
4.就业指导课程缺少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教师、缺乏理论研究,组织力量薄弱。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只在毕业班中设课,将职业指导演化为找工作落实就业单位。而忽视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主要由系(院)党委书记、副书记、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人员缺乏专业性,师资队伍的水平难以满足大学生求职的实际需要,难以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指导者。
5.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就业率不能够真实反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质,导致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市场评估关注不够,无法制订科学、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也无法刺激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飞猛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我国虽然逐步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但是高校大学生就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针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高校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有力的措施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作为高等院校,一是要转变学校的就业理念和学生的就业理念,这是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多维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运行体系,以打造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全程化;三是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队伍建设,不仅从领导、服务、信息等方面进行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发挥就业指导课教师、大学生社团等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全员化。
在这个体系中,组织者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主体是学生,辅导者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人员。体系中的各个机构和成员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双向性的,使生涯辅导体系处于动态和平衡中[2]。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变化,拿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在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人员建设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要营造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氛围,全校上下共同在就业指导工作上下工夫,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引导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高校辅导员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等非常了解,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也慢慢地培养起了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尊重和信任,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倾诉者和求助对象。当学生即将毕业步入社会时,他们尤其信任的是高校辅导员。因此,充分重视及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1.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优勢
(1)高校辅导员可以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目前高校大多数辅导员都比较年轻,很多辅导员在大学毕业后就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他们的年龄、观念等方面和在校大学生接近,有共同的话,不易产生代沟;高校辅导员从学生入校第一天开始就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范围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大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往往是与高校辅导员进行求助,辅导员更容易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好地为大学生求职择业问题排忧解难[3]。
(2)辅导员对学生情况最为了解,有利于加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高校辅导员对自己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等非常了解,能更好地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对一地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帮助每个学生顺利就业。
(3)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日常学生管理教育结合起来。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贯穿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2.如何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有力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意识到高校辅导员在就业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发挥辅导员的这一桥梁和纽带。
(1)找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与定位。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高校辅导员职责的误解,认为高校辅导员就是“万能剂”。高校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忙于应付琐碎的日常事务,没有精力依据就业形势的变化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各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提高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可。
(2)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掌握的培训,力求专业化、职业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很多年轻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对就业工作了解少,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的发挥。加强学习就业指导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成为第一要素。高校辅导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每个学生制订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因人而异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高校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学生毕业前的临时性工作,还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贯穿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全程。大一年级的学生还在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对就业形势几乎不了解,需要从初步掌握就业的基本状况、变化规律、就业形势等方面了解。大二年级需要着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大三年级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学生根据性格、兴趣、特长认清自己、明确定位。大四年级需要进行就业择业指导、就业服务,辅导学生写简历,讲授求职要领、面试技巧等专业方向的培训。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级特点、个性,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4)扎实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服务工作。定期与已就业学生保持联系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定期对已就业学生开展跟踪调查服务,了解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稳定,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从而促进学校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总之,帮助大学生尽早指定或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就业并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仅需要学生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并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辅导员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将会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满足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9(3):79-80.
[2]王攀,王旭辉,李彦琴.大学生就业指导辅导体系的建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30-132.
[3]任晓勤.指导与解惑: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36):337-338.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