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宇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张润宇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其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此拳法风格独特,技击性强,内容丰富,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拳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支优秀拳种。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源流、独特之处、发展以及健身性进行研究,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人类学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洪洞通背拳 文化人类学 文化学 民族传统体育
人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它研究人类体质和社会文化。从十九世纪中期形成开始,已逐步发展为一门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决策性学科。人类学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拥有了日渐丰厚的理论积累和多元化的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科,也就是从物质生产、人群组织、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很多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发展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以及各民族、各部落的文化相同之点和不同之点,从而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同时,文化人类学是探讨人及其与人紧密相关的文化发展的联系、发展规律,研究文明发展过程中众多互动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泛。本论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洞通背拳的历史源流、发展、健身性以及弘扬等,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明朝洪武五年,陈氏一世陈卜从山西洪洞迁至河南温县,后又迁至位于温县城东十华里的常杨村,后此村改名为陈家沟。陈家沟后又成为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因为当时移民出发地大多集中于洪洞县的大槐树附近,所以,作为地方拳种的洪洞通背拳与陈家沟太极拳便有了根深蒂固不解之缘,但究竟孰为源头,这在当今武术界还是一个谜团。
洪洞通背拳的一代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郭永福乃河南温县人,自称镖师,因打死达官贵人逃居山西洪洞,郭永福有意投靠刘秉恬,以求得到庇护。刘秉恬曾聘洪拳武师于府内,教公子习拳。府内账房张秀德和杂役贺怀璧陪同公子演习大小洪拳。郭永福凭借其惊人武艺赢得了在刘府的安身之机。约1780年刘秉恬奏乾隆,御赐“神拳”。张秀德和贺怀璧也终得郭永福真谛传授,而成为洪洞通背拳第一代嫡传弟子,郭永福传授的拳术慢慢流传下来,成为今天的洪洞通背拳。
如果说郭永福是洪洞通背拳的原创宗师,那么在他逃至山西洪洞之前自身的武艺是如何学来的?他原籍河南温县,是不是出逃之前已经习得陈氏绝学?但是,郭永福如何学得陈氏家传绝学,这也是待解之谜。
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等书中多次提及洪洞通背拳“实为陈王廷所创,在陈家沟失传之长拳一百零八势”。这是因为通背拳第六代传人樊一魁所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荣仪堂)的歌诀和定势图与陈家沟太极长拳的存谱一致,这也得到了陈氏第十九代传人陈立清的确认。这样看来,陈式太极拳在先的可能性很大。
陈式太极拳的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后带全家迁至洪洞传授拳术。明朝洪武五年,又带全家迁至河南温县陈家沟,后来,陈家沟逐渐发展成为太极拳的发源地。之前陈卜在洪洞所传授的拳术是不是就是后来的洪洞通背拳?这也有待考证。
第一代:郭永福(河南镖师)。
第二代:贺怀壁(洪洞贺家庄,张秀德(洪洞韩家庄)。
第三代:施继文(洪洞万安镇),吉书升(临汾苗家庄)。
第四代:施根林(施洞文子)。
第五代:乔柏,杨如银,陈七业(洪洞万安镇)。
第六代:郭秀清(洪洞辛村),樊一魁(洪洞高公村),姚凤翔。
第七代:许方庆,徐克明(洪洞辛村),王四旦(洪洞万安镇)。
第八代:梁德元,刘学邦,左维堂,樊汉武,陈国锁,徐凤山。
洪洞通背拳乃中华武林瑰宝,历史悠久,为何却鲜为人知?作为山西地方拳种的拳术,为何知晓的山西人也在少数?在传承过程中,“不外传”影响了它的发展,“派别之争”也影响了它的发展。洪洞通背拳,历来以保守著称,当年师父教弟子习拳,即使同一师傅教几个弟子,每个弟子之间均要用布隔开。当年有个日本弟子来学艺,想用录像机记录拳术招法,却被师父断然拒绝。另外,洪洞通背拳基本不传授外地人,只有洪洞本地人才能学习,这样的苛刻要求导致学成的徒弟寥寥无几。对于洪洞通背拳来说,保守是限制其发展的历史原因,而武术界的通病——派别之争则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现实弊病。在洪洞,通背拳存在徐、秦、樊、陈四大分支。究竟谁是正宗?四派长久以来为这个问题一直争执不休,这种内部争端解决不掉,也直接影响了拳种的向外推广。只有形成统一,才能更好的向外推广。
洪洞通背拳一代宗师乃河南郭永福,贺怀璧、张秀德得其真谛传授,成为二代佼佼者,二人将通背拳延袭相传,至第六代传人洪洞高公村樊一魁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当时国情内忧外患,樊一魁先生觉得要卫国必须先练健壮的体格,要首重自强之武术。遂将通背拳“绘图附以说明”石印成书,著《忠义拳图稿本》,共八册。
郭永福自称河南镖师,约1770年前后到了山西,时年三十岁左右。由此推断,郭永福应是1740年前后出生的。从陈氏世系表中可以看出陈氏第十四世陈有孚应与郭永福同代。如果是陈有孚犯命案逃居山西洪洞,更名郭永福(或许母姓郭氏),那么他所传授的陈家沟武学(后可能易名为洪洞通背拳)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话,洪洞通背拳和陈式太极拳的亲缘关系也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如果郭永福另有其人,在封建社会,外人郭永福又是如何系统的学得陈氏家传武学,而且绝技惊人呢?又是如何完整的得到陈家沟秘传的拳经拳谱,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郭永福所传的《拳经总论》与河南陈家沟九世陈王廷所传的陈式太极拳的《拳经总歌》,两者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均有七言二十二句,不同之处疑为发音不同所致的个别字,两者套路结构形式不同,但拳理相同。现对照如表1。
通过对《拳经总论》的浅释能发现,《拳经总论》和《拳经总歌》的不同之处只有个别字,实际上大体一致。但是,洪洞通背拳和陈式太极拳是否一脉相连,这还有待考证。
打人不用四两力,通背拳不主张硬招,要求借人之力破解对手。“纵防”与“纵放”都有放纵对手来攻的意思;“近靠”与“诸靠”意思相同,“近靠”更直接的体现了通背拳中运用各种贴靠方法,使对手陷于被动的精髓;“接依”与“皆依”实际都是顺势而靠的意思;“钩搂劈打”是通背拳手法中的四种技法,这强调的是在通背拳的传授中,要一手多变,变化莫测,“钩棚逼揽”也可体现通背拳手法的变化多端,在变化中再求化、求胜的特点,与前者意义相近;“丢拿滚提”是通背拳二十四手中的四种技法,这些技法是卸力、化力的制敌之法,都是灵活微妙的实用招式,“滚栓搭归”也是卸力化力制敌之法,只是表述不同。“迎锋截进穿心肘,截进单栏肱炮捶。二换扫蹚挂面脚,左右边簪跟桩腿”与“截进遮栏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同样强调肘、捶(拳)、脚、腿等击发部位的作用和重要性,后者更明确在进攻中不能无遮拦,这不符合通背拳有攻有防的风格和理法。“上提下顾”与“上笼下提”强调的是在双方对阵中要上下齐顾,内外兼顾,如果顾此失彼,必犯拳家之大忌。另外,如“挒”和“撂”、“虽”和“谁”、“演”和“压”、“顾”和“盖”、“穿”和“攒”,应该都只是发音不同所致。
表1 《拳经总论》和《拳经总歌》对照表
洪洞通背拳的活态性表现在它所具有的原始风貌,它以108个动作组成母拳套路和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其封闭的历史原因,保存了它的纯粹,而且与其他地方拳种很少有交叉的地方,其古朴性在器械套路中有所体现,有砍柴的斧子,放羊的鞭杆等。另外,从山西洪洞流传着的很多有关通背拳的俚语、童谣中,我们也能看出其具有的原始性,例如:“通背拳圈套圈,像娘纺织缠线线,缠来缠去变蛋蛋,小圈变大圈,大圈套小圈,平园立园有钭园,娘缠线儿练拳,纺娘学会通背拳,缠来缠去九连环(通背拳九排子),勤练圆滑更自然。任彼力大壮如牛,牵动四隅吾自由,拳不打力勿顶牛,引化拿发圈中求。”
通背拳的特点:表演差、实战性强。通背拳是在村民看家护院保卫村庄的过程中兴盛起来的。近代战争中,也可以看到洪洞通背拳的影子,军阀部队中也有通背拳师做教练的记载。《搏击》杂志的编辑田文波曾经到山西祁县翻阅过镖局博物馆的相关典籍,发现在有记载的一流镖师中,洪洞人占据很大一部分。通背拳被运用到战争、走镖中,充分说明它有很强的实战性。
洪洞通背拳是一种技击性很强的拳术,此拳术要求侧身而进,侧身则拳长,这样有助于闪展腾挪。此拳术又名通背缠拳,即以缠绕就势而进,在缠绕中求化、求胜。而且在双方对阵中,从头到脚,各司其职,要求整体出击,不可顾此失彼。虚实结合在自身,真假施于对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配合虚实,丰富虚实,要有柔有刚,不可死硬,也不能力小。借力用力,以对方来势求进,求攻,用力击发时,眼、声、力要全聚,不可散乱。
洪洞通背拳的演练方法有很多种,如缠拳、行拳、气功,基本功的演练也各有风格。缠拳慢而柔和,行拳快速刚劲,气功有动静之别,基本功要求活泼。此拳术适合老年人和体弱多病之人,也适合青少年的特长和兴趣,是一种可以练人、练身、练功的好拳种。演练柔和的缠拳时要平心静气缠绕不断,动作圆活,左右旋转上下相随,似太极却快于太极,似长拳却慢于长拳。它通过全身肌肉缠丝性的运动,调活锻炼老年人周身关节和经络,增强血液的循环,延缓人体衰老,同时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使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得到治疗和改善。行拳的演练,柔而速,快而刚,上下起伏,左右闪展,技击性强烈而明显,运动量较大,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增强食欲,促进骨骼发育,缓解精神疲劳,陶冶情操。
历经很多年,洪洞通背拳仅是一个地域拳种名称,这与其保守封闭的特征密切相关。如今的世界,是开放与融合的世界,想要继续传承这一神秘拳种,顺应社会的发展应变之道,就必须打开自家大门,与社会沟通,与武术界进行很好的交流。否则,封闭的洪洞通背拳的失传,不是没有可能。
[1]童恩正.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温 博,张云龙,袁金宝.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J].2009(3).
[3]李 冬.略论猿仙通背拳[M].搏击·武术科学,2006(7).
[4]马明达.从通臂到通备—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J].体育学刊,2001(11).
[5]文 强. 特色文化成就魅力洪洞 [R]. 山西日报,2009-12-02.
[6]罗康隆. 文化人类学论纲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7]郑建锋.通背拳术基本练法与技击[J].中华武术,1996(9).
On the Tong Bei Quan of Hongdong from the 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Zhang Runyu
(P.E.Schoolof 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 037009)
Hongdong Tong Bei Quan,also known as non-polar fist wrapped boxing around the back,its original master was Guo Yongfu with the honor of Fascinating Boxer given by Emperor Qianlong of Qing Dynasty.This boxing style is unique and has rich content and outstanding fighting features,and important status in Chinese Wushu history.It has over a hundred years'history,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Wushu.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studies the the origins,unique points,and the functions of keeping fitnessof Hongdong Tong Bei Quan,summarizes the cultural content and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value of it,to help u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better inheritance.
Hongdong Tong Bei Quan Cultural anthropology Civilizatio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G85
A
1004—5643(2011)04—0043—03
张润宇(1982~),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