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朋,林静梅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6)
“桂林石刻皆分布于奇山秀水之间,二千多件摩崖石刻构成了桂林山水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成为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1古人在游览桂林风景时,往往把自己的感触刻于石壁;古人还乐于将那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或具有警示人心作用的文字题写于游客频访的桂林名山之上,于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桂林摩崖石刻,也就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桂林市的风景区内。因而,今人在桂林游览时,便能真实地感觉到,前人所说游山如读史,的非妄语。桂林摩崖石刻与桂林旅游,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对于更好地挖掘桂林摩崖石刻的价值,对于继续提升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有着数量众多的摩崖石刻。桂林的这些摩崖石刻文字,是研究桂林历史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称赞:“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①,的确如此。桂林的摩崖石刻,久为人们所看重。前人关于桂林摩崖石刻的著述,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如:明代刘继文的《桂林金石录》,张鸣凤的《桂胜》;清代刘玉麐的《粤西金石录》,谢启昆的《粤西金石略》,朱依真的《桂林金石志》,王昶的《金石萃编》,杨翰的《粤西得碑记》,况周颐的《粤西金石略补遗》等,都收录了桂林的一些摩崖石刻文字。另外,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王象之的《舆地纪胜》、陈思的《宝刻丛编》,清代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杨殿珣的《石刻题跋索引》,也抄录了一部分碑目①。今人林半觉先生长期从事金石文物工作,著有《桂林石刻志》(稿本),林半觉先生还与张益桂先生合著有《桂林石刻》一书(内部资料),张益桂、刘寿保二先生还合编了《桂林石刻》一书(图片,内部选编),刘玲双女士也著有《桂林石刻》一书。前贤既有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今人的著述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方便。只是,我们发现,迄今为止,研究桂林摩崖石刻的文献尽管丰富,但从旅游的视角关注桂林摩崖石刻的文章,却并不多。因而,从这一角度切入,来观照桂林的摩崖石刻,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摩崖石刻,或者简称摩崖,是指“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纪事的石刻”[2]22。通观桂林的摩崖石刻,我们认为,它具有分布广泛、岁月悠久、史料价值至为突出、艺术价值不能忽视等几方面的特点。
叶昌炽指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唐宋士大夫度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2]377这句话并非虚誉。可以说,在桂林市内,名山遍布,而凡山必有溶洞,有洞必有石刻。
就分布范围而言,桂林摩崖石刻几乎遍布于桂林市区的所有名山幽洞,在“北起虞山,南至骄子岩,东自尧山,西达侯山”[1]2的广大范围之内,都有摩崖石刻的存在。而其荦荦大端,则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区的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龙隐岩、龙隐洞、普陀山、隐山、西山、南溪山、虞山、铁封山等 20余座名山之上。而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则无疑非桂海碑林莫属。在桂林市七星公园内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群组成的桂海碑林中,处处“壁无完石”,石刻如林,这里共有石刻220余方。总起来看,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青山碧水之间,历史悠久的摩崖石刻密集分布,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璀璨的书法艺术和秀丽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的奇观,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及其在各种载体上记录社会情况,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目前中国所发现的石刻文字,最早的是商代的遗物[2]4。桂林的历史是悠久而绵远的,桂林的摩崖石刻也是如此。学者们的研究证明,桂林的摩崖石刻“起始于东晋,勃兴于唐,鼎盛于宋,低落于元,繁荣于明清”[1]1。据明代邝露《游虞山记》载,东晋虞阐任零陵太守时,曾作《虞舜像赞并序》,并刻于虞山。遗憾的是,今原石早已不复存在。调查数据表明,桂林目前有摩崖石刻作品2 000多件。其中,南朝时期的作品1件;唐代碑刻28件,造像149龛484尊;五代的作品1件;宋代碑刻484件,造像26龛101尊;元代碑刻30件;明代碑刻352件;清代碑刻478件;另有年代不可考的作品117件[1]2。这些摩崖石刻的存在,一方面昭示了桂林城市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桂林摩崖石刻遗迹岁月绵长悠久,历史跨度很大,因而更显出其本身的价值。
由于岁月的变迁和风雨的剥蚀,桂林的古代摩崖石刻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已磨泐过甚,而令人不能卒读,这是十分遗憾的。但是,解读现存的大致完好的石刻,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无可取代的突出的史料价值。“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是清代广西巡抚陈元龙(1652—1736)在游览桂林龙隐洞时的感慨。“游山如读史”是句大实话,桂林石刻的史料价值,是十分突出的。
桂林的摩崖石刻,有题名、题记、诗词、佛经、诰封、告示、禁约、地券、对联等。这些丰富而多样的石刻材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记录了古代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唐朝建中元年(780)郑叔齐镌刻于桂林独秀峰读书岩口的《独秀山新开石室记》,是历史上有关官办教育的最早、最详实的记载[1]49。这一记载表明了儒家文化在桂林的久远影响。唐释怀信于桂林七星岩洞口题写有《栖霞洞题诗》“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①这是唐朝时期佛教在桂林传播和发展的最可靠的实物资料之一。唐朝显庆四年(659)镌刻于桂林七星岩洞口的篆书“玄玄栖霞之洞”①,北宋宣和四年(1122)镌刻于桂林南溪山刘仙岩的楷书《养气汤方》①,则告诉我们桂林在唐宋时期的道教文化的鼎盛。宋李师中于嘉祐六年(1061)镌刻于桂林龙隐岩的《劝农事文》,折射出古代进步官吏对仁义道德、对社会治安、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①。宋皇祐五年(1053)镌刻于桂林龙隐洞的高1丈1尺、宽7尺的楷书石刻《平蛮三将题名》,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反抗朝廷的重大历史事件①。谢启昆于清代嘉庆五年(1800)镌刻于桂林龙隐洞的《龙隐岩题诗》“清瘴蒸成赤水霞,玉泉吹出武陵花。诗翁画扇空留影,迁客游舟未有家。”则记录了宋人方信孺“从广西转运罢归,复以提刑至”的历史事实②。上述摩崖石刻的史料价值,显然是不容忽视的。
而著名的《元佑党籍碑》的史料价值,则尤其突出和无可取代。《元祐党籍碑》摩崖在桂林龙隐岩内,高1.4米,宽1.3米,今人所见到的这块碑刻,乃是南宋庆元四年(1198)梁律所重刻①。此碑是国内现存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甚高。《元祐党籍碑》记录的是北宋的奸佞之臣蔡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打着改革的旗号,打击异己势力的史实,记录了北宋时期朝廷中的尖锐政治斗争。崇宁年间,蔡京以恢复王安石变法为名,把朝中大臣分为三六九等,他重用了40多位自己的亲信,而对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309人实施政治打击。但是,正如南宋静江府(今桂林)司理饶祖尧所说:“世之是非,未有久失其当者。所谓公论,天地并存,日月并明,亘亿万年,矛盾驰互,此脉终不可乱,欲势力变置之有是哉?”①天地之间,自有公道存在,正如苏联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布哈林所说的历史的过滤器迟早会不可避免地把他头上的污秽冲掉一样,贤良的人,终究是要流芳万古的,奸臣蔡京对所谓“元祐奸党”的诋毁也是徒劳无益的。陈元龙说,“三百有九人,一一皆君子。宋史或未详,兹焉炳名氏。摩崖故不朽,光焰射漓水。诸公千载灵,呵护洞门里。”《元祐党籍碑》之能流传至今,个中的曲折在此不必赘述,它承载着深沉的中国历史,对人们研究宋代史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有人说,桂林的摩崖石刻,堪称桂林历史文化之百科全书,这并非是夸张之语。
今天,当论及中国古代碑刻的艺术价值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山东曲阜的汉碑、河南洛阳的魏碑和陕西西安的唐碑。不必说,这都是正确的。山东曲阜,珍藏着《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等汉碑精品,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学习汉代隶书的最佳范本;在河南洛阳,具体地说,就是在洛阳龙门石窟,珍藏着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而其中的“龙门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则尤其著名,这些造像题记文字,从书法艺角度说,它们一反南朝的靡弱书风,而出之以明显的方笔,这些魏碑书法作品,以阳刚之美流传至今,并成为今人学习魏碑书法的典范;陕西西安碑林中保存至今的若干唐代碑刻,例如《皇甫诞碑》、《孔子庙堂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碑》、《秘塔碑》等,也都是人们学习唐楷的绝好范本。
可是,当说起桂林的摩崖石刻时,人们往往关注其史料价值,而忽略了其书法艺术价值。这是很片面的。笔者认为,桂林摩崖石刻的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以桂海碑林博物馆为例,这里保存着自唐代至晚清的摩崖石刻220余品,全面展示了桂林石刻的典雅蕴藉的艺术品位。而其中颜真卿、李阳冰、李渤、石曼卿、米芾、黄庭坚、范成大、张孝祥、袁枚等人的手迹,则更是堪称优秀之作。在此不妨举例分析。
首先,我们看一下镌刻于桂林七星公园龙隐岩石壁上的北宋米芾和程节的《唱和诗》③。米芾(1051—1107)是北宋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书法专业人士对于米芾的墨迹《蜀素帖》、《苕溪诗帖》、《多景楼诗》、《虹县诗》等,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但对米芾的这件石刻作品,却几乎闻所未闻。而究其实,米芾的这件行书作品,是相当出色的。整幅《唱和诗》高59厘米,宽86厘米。米芾书法艺术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他手下的每一个字,都有明显的动势。宋高宗曾说:“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3]368用宋高宗的这段话评价这幅作品,是十分恰当的。再如袁枚的行书《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③。袁枚(1716—1797)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诗家袁枚不以书法名世,但其腹笥之博,非常人所及,所以,其书法品位当然也卓然出众。他的这幅行书作品镌刻于桂林叠彩山风洞内,高33cm,宽51cm,抄录的是他的一首“五古”,笔法精妙,用笔富于变化,收放自如,字字呼应,行气连贯,整件作品,温润妍雅,清无点尘,淡余隽味,不染俗派,神采焕发,堪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佳作。这件作品的字距、行距都拉得较大,其章法和布局特点很容易叫人联想起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但作为一代诗人的手迹,此作比杨凝式《韭花帖》更富有书卷气息,这是十分难得的。
上面所分析的宋代米芾和清代袁枚的作品,都是行书。其实,在数量巨大的桂林摩崖石刻中,篆、隶、楷、行、草 5种书体,都不乏精品。比如北宋曾布(1036—1107)于元丰己未年(1079)镌刻于桂林龙隐洞的篆书《尽室泛舟游山题名》③,通篇作品古雅温润,整齐朴茂;宋代布衣石俛应广西漕运官朱晞颜(1135-1200)之请,于绍熙元年(1190)镌刻于桂林龙隐洞的隶书《梅挚五瘴说》③,古朴而不失飘逸秀雅,平正而兼具圆润清丽;南宋范成大(1126-1193)于乾道九年(1173)镌刻于桂林象鼻山水月洞的楷书《复水月洞铭》③,骨骼崚嶒,法度谨严;宋代广南西路转运使梁安世(1136—?)于淳熙庚子年(1180)镌刻于桂林七星岩的行草《西江月◦游七星岩》③,则奔放流动,法度谨严,显然有颜真卿和米芾的影子。在桂林2 000件摩崖石刻中,书法艺术水平可圈可点的,尚有很多。在此不能也不必一一罗列。有人说,桂林的摩崖石刻,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珍贵宝库。我认为,这不是夸张之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可谓妇孺皆知。这句诗堪称桂林的一张历久弥新的名片。正是这一诗句,准确地把握了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桂林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那么,这句诗出自哪里呢?它就出自桂林独秀峰的摩崖石刻。1983年初夏,桂林的文物工作者在独秀峰下的读书岩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地发现了刻在独秀峰岩壁上的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两首,其中的第2首写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昆鸟鹏伫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1]214阅读此诗,我们知道,作者王正功让人把自己的这首七律镌刻于独秀峰崖壁上,其本意并非在赞美桂林山水,和旅游也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希望桂林的举子们学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便将来能够如同桂林山水一样,甲于天下,所谓“桂林一枝,昆山片玉”[4]1443。但是,正是在桂林的摩崖石刻中,保存下了这句让桂林名满天下从而确立了在世界旅游城市中的重要地位的千绝唱。
桂林的摩崖石刻中,记录古人的旅游行踪的诗歌甚夥。这一类摩崖石刻,极大地提升了桂林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提升了桂林的城市文化品位。
今天的游客,几乎尽是普罗大众。但是,在古代社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能够外出旅游的,几乎全是那些“学而优则仕”或者学优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而自从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以后,诗歌创作一直就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最基本素养之一。孟浩然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1648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游览桂林山水时,也和孟浩然攀登岘山时一样,便难以抑制那份潮涌于心头的无限的沧桑感慨,这也就是清代学者焦循所说的:“山川、旧迹与客怀相摩荡,心神血气,颇为之动,动则诗思自然溢出。”[6]234这种诗思,付诸笔端,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历代诗人题署于桂林众多的青山幽洞的峭壁上并与附近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浑然一体的那些摩崖石刻了。所以,尽管如前所述,桂林摩崖石刻的内容庞杂多样,有题名、题记、诗词、佛经、诰封、告示、禁约、地券、对联等,但毕竟以诗歌为荦荦大端。笔者悉心翻阅林半觉、张益桂二先生所主编的《桂林石刻》一书的结果,也证实了我的这个基本判断。
今天的许多无聊游客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多有喜欢在景区、景点题以苍白而干瘪的“XX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方面折射出了他们的胸无点墨,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环境的粗暴践踏和玷污。但是,我们的古人在游览桂林山水时,他们却以自己的行踪,以自己所抒发的感慨,以自己题署并勒石的手迹,以自己诗歌的文化品位,极大地提升了桂林的文化品位。胡长卿是南宋诗人,他在和朱晞颜的诗中写道:“悬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龙隐此间。穷胜不妨穿险洞,寻春那止看群山。攀龙行即天边去,跃马聊同野外还。好景良辰适相会,一尊且共水云闲。”①在这里,胡长卿一方面用朴实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龙隐洞的自然风光,记叙了龙隐洞的优美传说,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他与朱晞颜的真诚情谊,并表达了一种珍爱眼前胜景并及时行乐的虽非高尚但至少也不颓废的心绪。李绂(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曾官广西巡抚。他在《普陀山》题诗中写道:“千寻峭壁凌空起,斗杓下插漓江水。使君车骑出城来,一望嵯峨横数里。秋高气爽无烟霏,疏林遥见清入微。漓江一曲抱林云,旌旄隐见腾骖騑。峰回突兀见高坡,栖霞古寺唐时建。沧海桑田几变迁,浩劫依然辟生面。古人九日爱贯名,听月楼高栏可凭。我缘造舟一过此,风泉水石怜峥嵘。摩崖下见龙蛇字,大书深刻传来世。也拟题名纪行役,岘山片石知谁似。古来贤达经几游,登高望远增烦忧。七星在天山在地,安得与尔同千秋!”②李绂这首诗,写景抒情,既讴歌了桂林的山水风光,也于最后的4句中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展示了一位著名学者的深沉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袁枚在其镌刻于独秀峰太平岩的行书《独秀峰题诗》中写道:“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在这里,袁枚也和李绂一样,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②。而袁枚在他的另一首五言诗《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中写道:“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折腰非为米,缩脰岂为冻。偶作謦咳声,一时答者众。匉訇非扣钟,弇郁如裂瓮。石乳挂缨络,阴冰凝螮蝀。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底事急谋归,云湿衣裳重。”②谢启昆在镌刻于七星岩口西壁的隶书《登碧虚亭诗》中写道:“远水东来微似带,群山北拱势如奔。”②而在镌刻于南溪山刘仙岩壁的隶书《刘仙岩题诗》中,谢启昆又写道:“绿云如海气濛濛,上隔天关只一重。我辈凭高同羽化,更从何处觅尘踪。”②袁枚和谢启昆的上述几组诗歌,分明是对美丽的桂林山水的热情讴歌。
桂林摩崖石刻中的优秀诗歌,数量众多,不可胜数。但是,虽尝一脔,亦可知味。我们不必搜求更多的桂林摩崖石刻上的诗歌,上述诗歌佳作,已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古人所留下的那些诗歌作品对于桂林、对于桂林旅游的重要性了。正是这些诗歌作品,提升了桂林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提升了桂林的城市文化品位。
今人旅游于桂林,若关注古人的摩崖石刻,无疑可以提高旅游的品质。
1.欣赏古人的旅游诗文,可以提高游客的文化品位
有人说,古人的诗文是文学殿堂之中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是我们祖先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古人的雅洁的精神港湾。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游览桂林的美丽山川期间,写下了无数优美的篇章,他们的诗文会给我们以思想启迪和艺术享受。人生的阅历,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人生的境界也需要不断的提升。不必说,旅游本身是丰富阅历和提升人生境界的极好途径。而欣赏古人的旅游诗文,对于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一个人来到桂林旅游时,固然,其疲惫的身心会因此而得以放松;其既有的视野会因此而更加开阔。但是,在此基础上,一个人若对镌刻于桂林名山上的那些优秀的旅游诗文感兴趣,则一定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特别是有相当多的诗文,看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那些作品却往往表达出了今人想说但又表达不出的一份感受,当读到这类诗文时,心头的喜悦,是难以用笔墨描绘的。南宋朱晞颜在绍熙元年(1190)镌刻于桂林龙隐洞的《游龙隐洞题诗并序》中写道:“桂林岩洞,龙隐其最也。下有潭,泓澄萦纡,贯于岩腹。世传昔有龙蟠伏其间,因以名焉。”①在这里,朱晞颜以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了龙隐洞在桂林众多景区中的地位,描述了龙隐洞的幽美风光,并交代了洞名的来历。谢启昆在嘉庆五年的《虞山题诗》中写道:“疏帘隐索卷前楹,恰有高楼照水明。山少林衣嫌太瘦,人薰华雾似微醒。一春悭雨黄云茂,十日和风白夹轻。溪洞日斜晴晒网,耳边时听打鱼声。”②清人黄国材在桂林七星岩内石壁上题写道:人在山腰,“放眼舒足,乾坤若幻”②,在镌刻于桂林南溪山的《刘仙岩记》中,黄国材又说:“刘仙岩,粤之胜景也……岩巅殿宇辉煌,亭阁参差,望之,隐约于烟云缭绕中,真仙府景象也。余游而乐之,爰镌石以记之。”②那些写惯了枯燥无味的大白话文章的游客,当读到这些诗文时,应当会惊叹古人文辞的优美。所以,我们认为,欣赏桂林摩崖石刻上的旅游诗文,可以提高游客的文化品位。
2.关注摩崖石刻的史料价值,可以丰富游客的文化知识
如前所述,桂林摩崖石刻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世人所看重。人们游览于桂林的名山秀水之间,若能适当地了解一些重要的摩崖石刻所记载的史料,无疑能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南宋朱晞颜所跋刻的梅挚《五瘴说》为例,便很可以说明问题。北宋名臣梅挚(994—1059),曾于景祐初年,“以殿中丞出知昭州”,并著有《五瘴说》:“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帏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着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士瘴,不亦谬乎!”③梅挚的《五瘴说》借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瘴气,贬斥了封建时代官场上的腐败风气。朱晞颜认为,梅挚此文,切中时弊,便自书跋语,请刻工将梅挚此文刻于桂林龙隐洞。朱晞颜指出,“岭以南,繇昔曰瘴土,人畏往,甚于流放。盖岚烟氛雾,蒸郁为疠,中之者死。人之畏往,畏其死也。夫生之有死,犹昼之有夜,殆理之必然者,惟死于其死可也;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子非欲速于死也,谓不闻道而生,不若闻道而死。然死生有命,人岂能自为命哉。而忠义所激,有视死如归者,斯可谓闻道。若夫情欲之肆,残生伤性,而死于非命,则命不系乎天,系乎人也。……夫租赋、刑狱、饮食、财货、帷薄之瘴,有之,则虽畿甸之内,死所不免;党于斯五者咸无焉,则瘴土犹中土也。予将漕来南,行矣二年,盖尝深入瘴乡矣,而自始视事粤,至于今,未尝一日在告,非素于瘴土也,亦无是五者之瘴耳。然则岭土能瘴人耶?亦人自为瘴耶?”③在这里,朱晞颜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到底是大自然中的瘴气在祸害人,还是世间人为的“瘴气”在祸害人呢?我们完全可以说,刻于桂林龙隐洞的梅挚《五瘴说》连同朱晞颜的跋语,就是一块警世之碑。近千年来,它一直在劝诫世人,尤其是劝诫那些声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代为官者:该如何修身,如何处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人,不可能没有历史的局限,但是,人生在世,终究应该遵守所处时代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命不系乎天,系乎人也”。不必说,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对于当代游客,尤其是对于那些手中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的游客来说,若在游览期间了解了这些内容,便可得到一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洗礼。
在桂林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作品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当然还有许多,例如铁封山中的《平蛮颂》、龙隐岩中的《元祐党籍碑》和《“世节堂”榜书》、独秀峰上的《独秀岩记》、普陀山朝云洞下的《阜城书院记》、西山的《隐山铭》、靖江王城的《三元及第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摩崖石刻。这些重要的石刻作品,同前述《五瘴说》一样,在丰富人们的历史知识、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开阔人们的襟怀胸次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此不必赘述。
桂林的摩崖石刻是桂林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桂林市区的每一座名山,几乎都留下了古人的手迹。提升桂林的旅游品位,离不开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桂林无疑是一座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旅游城市,但是,游客止于钟情桂林的自然山水,是显然不够的,还应当欣赏和领略桂林市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桂林的摩崖石刻。惟有如此,人们游于桂林,才能有全面的收获:既呼吸了自然山川之灵气,又感受了历史文化之氤氲。桂林的摩崖石刻所蕴含的信息,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本文所涉及的,亦不过是冰山一角,因而,对于“桂林摩崖石刻与旅游”的研究,当然也还是很肤浅的。今后,随着对桂林摩崖石刻拓片的解读的不断深入,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必将会随之取得更多的成果。
注释:
①林半觉,张益桂主编.《桂林石刻(上)》(内部资料),1977:1,2,13,3,113,42,33,240,244,226,221.
②林半觉,张益桂主编.《桂林石刻(下)》(内部资料),1977:215,128,142,143,217,215,214,105,106.
③张益桂,刘寿保选编《桂林石刻》(内部选编):25,53,21,19,37,39,20,20.
[1] 刘玲双.桂林石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 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3]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清)彭定求,杨中讷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 (清)焦循.雕菰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