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煊,张亚维,b,黄春宇
(扬州大学 a.旅游烹饪学院;b.经济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公益旅游是当前国际旅游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大众旅游和生态旅游相比,公益旅游活动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赋予了旅游者以公益的使命,敦促其做一些对目的地环境和居民有益的事情。所以公益旅游是社会学中“公益”和旅游学中“旅游”的结合,不同于一般公益活动中要求人们具有的奉献、利他精神和大众旅游中旅游者寻求自我满足的效用最大化,而是两者兼顾,从而更有益于公益理念的实践和旅游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公益旅游研究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
公益旅游(又称志愿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选择性旅游形态,目前正在国外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而国内研究则刚刚起步。对公益旅游的研究,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
不同学者对公益旅游产生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宋聪认为,公益旅游最早为美国内华达州旅游协会于2001年使用,致力于吸引当地居民作为志愿者来帮助内华达州偏远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1]。查艳华认为,公益旅游最早发源于美国校园,标志为1991年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校友们发起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专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不同地方参与一些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2],查氏还认为,2005年前后,公益旅游作为全新词汇在美国各大媒体出现。宗圆圆认为,公益旅游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3]。美国学者Noella J.Gray和Lisa M.Campbell认为,公益旅游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迅猛增长[4]。可见,公益旅游的形成时间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或者更早。
最早明确定义公益旅游的学者是Stephen Wearing[5],这也是公益旅游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的概念:旅游者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和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Mark Rogers给出了一个更为通俗的解释:公益旅游就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6]。Voluntourism.org认为,从广义上讲,公益旅游是为了实现服务意向而前往目的地旅游并参加志愿服务所获得的经历;从狭义上讲,公益旅游是将对目的地的志愿服务与艺术、文化、地理、历史、娱乐等传统旅游要素有机结合①。Globalvolunteer.com认为,公益度假旅游是从传统的冒险旅游和文化渗透旅游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社区以及社区居民;公益度假旅游不是对标准度假的简单替代,而是为公益度假者提供一个机会,利用其技能和兴趣,为需要外界帮助的目的地社区做有益的事情②。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在公益旅游概念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多采用Stephen Wearing的定义,研究多侧重于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则往往喜欢将很多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定义。
大众旅游往往是出于利己动机,而在公益旅游中,利他动机则占很大成分。Wearing在研究澳大利亚的一家从事公益旅游的非营利组织YCI之后发现,其公益旅游者更大意义上是志愿者,有帮助他人的强烈的利他动机[5]。Julian Clifton和Angela Benson通过研究印度尼西亚的一项生态考察旅游的案例,对考察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典型的生态考察旅游者多是对环境问题感兴趣、愿意深入考察的自然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动机主要是实现个人目标,并在目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中获得新体验[9]。Mark Rogers认为,公益旅游者是为了寻求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单纯的休闲,而是希望能够带给目的地社区和居民一些积极的影响[6]。Alexandra Coghlan通过对潜在公益旅游者的调查分析,认为公益旅游者主要注重以下方面:利他主义、学习、社会关系或者寻找志同道合的人[10]。Alison J.McIntosh和Anne Zahra在对新西兰Maori社区的旅游者进行调研后发现,公益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志愿贡献,旅游居于次要地位[11]。Andrew Lepp通过调查研究肯尼亚TDC的公益旅游者经历,认为公益旅游者与传统游客的区别在于,公益旅游者有强烈的责任感,将责任看做是愉悦的,并将其经历视为休闲而非工作[12]。H.Stoddart和 C.M.Rogerson[13]在调查“南非人类栖息地”项目的参与者后指出,他们进行公益旅游的动机主要是“想要帮助弱者”,其次是学习或贡献自己的建造技能以及文化交流和旅行等。Li-Ju Chen和Joseph S通过对参加Earthwatch Institute组织的“中国乡村传统”项目的公益旅游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来华公益旅游的动机,将其动机分为三大类:个人的、人际的和其他[14]。个人因素从真实的体验、对旅游的兴趣、挑战/激励等方面衡量,人际因素被分为帮助的愿望、与当地居民/文化的交流互动、受他人鼓励和增进关系4个方面。其他因素包括旅行方式的独特性、时间/金钱和组织目标等。结果表明,尽管学者们在不同的背景下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研究,但公益旅游动机基本是确定的,它包括寻求真实的体验,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将自我实现和人生的意义融入当地文化中等。Harng Luh Sin对去南非的11名公益旅游者进行访谈发现,参与者的动机是旅游而非贡献,在目的地做志愿服务只是一种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方式[15]。被调查的公益旅游者更倾向于将公益旅游活动当做一种能够展现自我的经历,一种向他人炫耀的资本。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利他主义的结果是,公益旅游者的强势文化侵袭当地社区的弱势文化和弱势群体,从而加剧社会不公平性,难以取得对贫困地区及其居民有利的效果。Jenny A.Cousins,James Evans和Jon P.Sadler通过4个案例研究了公益旅游者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反应,探讨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公益旅游组织者的过度宣传对公益旅游者的负面情绪的影响[16]。
大部分公益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公益旅游组织,因而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公益旅游组织的分类及其所起的作用。关于组织分类,根据2003统计,77%的公益旅游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NGO),如Global Volunteer,Earth Watch,Green Force,World Pulse等;占13%的是商业运作组织,例如美国Travellocity旅行社网站有很多私营旅游企业提供公益旅游项目;占5%的是政府部门机构,有些组织在行政上归属该国旅游管理部门或公益慈善组织监管;占3%的是高校组织,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元智大学等,美国很多高校也都赞助学生和科研专家参加公益旅游,甚至美国一些中学的暑假夏令营都将公益旅游列为必修实践课程。Alexandra Coghlan研究了提供保护性旅游的公益旅游组织,探索确定组织映像、映像如何以及映像公益旅游者的预期[17]。通过对潜在公益旅游者的调查,Alexandra Coghlan将保护性公益旅游组织分为4类:研究保护型、度假保护型、探险保护型和社区度假型。Nancy Gard McGehee和Carla Almeida Santos通过对3个公益旅游组织的调研发现,在公益旅游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关系能够极大地影响其成员的社会运动参与度,提高参与者的思想觉悟,验证了公益旅游对公益旅游者的积极作用[18]。Donald J.Brightsmith、Amanda Stronza和Kurt Holle研究了英国出境保护性旅游产业,论述了公益旅游组织在形成社会网络关系、促进世界保护性项目等方面的重要性[19]。Alan Clarke在评论《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olunteer Tourism》一书时,谈到公益旅游商业化的问题,他认为,现在公益旅游对公益旅游者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对目的地的发展成效甚微[20]。他提出了一个有待论证的问题:非政府组织推动的包括公益旅游在内的可替代旅游究竟是否要优于旅游运营商的包价旅游?Rochelle Turner,Graham Miller和David Gilbert研究了英国慈善组织与旅游业的关系,根据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慈善组织分为3类:将旅游业视作募集资金方式的在旅游业之外的慈善组织,将公众闲暇时间转化成资本的直接组织公益旅游的慈善组织以及影响政府的旅游政策、教育旅游者等在旅游业之上的慈善组织[21]。Eliza Marguerite Raymond和 C.Michael Hall研究了跨文化公益旅游的文化交流误解问题[22]。公益旅游组织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尤为重要,因为跨文化背景下,如果管理组织不善,很可能会导致文化误解。要使公益旅游达到促进和平、和谐共赢的目标,Eliza Marguerite Raymond和C.Michael Hall对派遣公益旅游组织提出了建议:(1)派遣组织要开发对目的地社区真正有价值的项目。(2)派遣组织要认识到公益旅游项目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非简单的体验。(3)创造机会,促进文化的相互交流。
研究者调查研究的所在地往往是目的地社区,但研究视角多是关于公益旅游者和公益旅游组织。对目的地社区和居民的研究很少。Nancy Gard McGehee和Kathleen Andereck对墨西哥Tijuana地区的居民对开展公益旅游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开展公益旅游并不是特别支持[23]。Nancy Gard McGehee和Kathleen Andereck对公益旅游组织提出建议:开展公益旅游要更多地关注当地居民的利益,让大多数居民成为利益相关者。
无论是从产生还是发展来看,国内和国外对公益旅游的看法都不完全一致,具体操作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公益旅游最早诞生于美国,学者们普遍认为公益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所以保护野生珍稀生物、生态科研考察的形式占据公益旅游的主流;相比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收入差距大,在没解决好人的物质贫困的情况下,去关注生物的生存,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国内现实的公益旅游没有盲目模仿,而是定位在帮助弱势人群,以改善其受教育的状况,提高其生活水平。
在我国,公益旅游目前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关注者正日益增多。其发起主体也有多种形式:(1)由旅行社推出的,如2007年12月,上海推出的首个公益旅游线路“黄果树瀑布、天龙屯堡、红枫湖双飞5日游”。游客在游览黄果树瀑布、红枫湖等景点的同时,还有机会去周边的大山坝村小学和孩子们互动交流。该公益游线路刚一推出就一售而空。(2)由慈善机构、旅行社和媒体共同组织的,如2008年4月,由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甘肃省职工国际旅行社龙之旅、《鑫报》共同倡议的公益旅游,在此公益旅游活动中,志愿者不仅可以品特色美食、游览风景,还要在民勤县夹河乡国栋村志愿者生态林基地植树,把希望和绿色留给民勤。(3)由旅游者自发组织的,如2009年和2010年春节期间,浙江温州、贵州镇宁自治县很多机关干部、城镇居民选择以公益旅游的方式过年,边旅游边行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献出自己的爱心。但以上公益旅游往往只是一次或数次活动,难以具有持续性。
在民间,已有一些热爱旅行的白领和大学生自发组织起“多背一公斤”的公益旅游活动,它是一个开放的、自助式的公益旅游形式,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参加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每人带上几本书、几件文具、几件干净的旧衣服,在到贫困地区观光的同时,捐出物品,与当地居民交流,与儿童一起游戏。目前,已有近万人次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实践,间接影响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也已超过百万,他们的足迹已遍及西藏、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多背一公斤”组织应该说是中国公益旅游项目的一个代表,它有自己专门的网站,并且有积极的人群参与,影响力越来越大,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国外,公益旅游已经风行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人们利用假期前往需要帮助的地方充当志愿者,去非洲和动物嬉戏、去雨林保护树木、去印度当社区义工、去海滨教孩子们冲浪,这些旅游项目虽然收费较高,但报名者依然相当踊跃。在美国,非洲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海外公益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的一个旅游项目是去南非做幼狮的保护工作,前往厄瓜多尔雨林的公益旅游也是热门线路之一。在法国,每年有超过百分之一的出国旅游者选择参加这种公益旅游。尽管数量不多,但是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通常参加这类旅游的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从事社会上层的管理工作。他们比普通人旅游多很多,因此对其他国家的普通居民的生活更关注,他们也乐于捐赠钱物,只要他们知道这些钱物都将被用在什么地方。
作为一种新兴的、有益的旅游形式,公益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关注。目前公益旅游的研究尚不成熟,国外多是侧重于案例研究并辅之以访谈或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数往往限于一个案例中而不具有代表性(很多研究的样本只有10个左右),理论性的基础研究并不多见;而国内的研究仅仅限于对概念的探讨,务虚不务实,基本是一片空白。很少有学者专注于该领域,人们大多视公益旅游为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而实际上公益旅游与通常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一种更加公平、更加注重相关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国内的公益旅游实践明显地超前于理论研究,而且更加立足我国的国情,具备较强的生命力。理论研究不应该落后于实践,而是要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前瞻性的探索,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公益旅游十分需要学者予以关注,为其健康发展、防止被大众旅游泛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注释:
①http://www.voluntourism.org/inside.html[EB/OL]
②http://www.globalvolunteers.org/faqs/default.asp[EB/OL]
[1] 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2] 查艳华.国际公益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决策咨询通讯,2008,(4):56-58.
[3] 宗圆圆.欧美的公益旅游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1):133-140.
[4] Noella J.Gray and Lisa M.Campbell.A Decommodified Experience?Exploring Aesthetic,Economic and Ethical Values for Volunteer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5):463-482
[5] Stephen Wearing.2001.Volunteer Tourism:Experi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New York:CAB International.205 pp.,in Literature review by Connie Gullatt-Whiteman[J].Tourism Geographies,2003,5(2):241-244.
[6] Mark Rogers.Voluntourism is on the Rise[J].Travel Agent,September,2007,(17):20-24.
[7] Julian Clifton and Angela Benson.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Ecotourism:The Case for Research Eco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y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3):238-254.
[8] Alexandra Coghlan.Volunteer tourism as an emerging trend or an expansion of ecotourism?A look at potential clients'perceptions of volunteer tourism organisations[M].Int.J Nonprofit Volunt.Sect.M ark.11:225-237(2006).
[9] Alison J.McIntosh and Anne Zahra.A Cultural Encounter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Towards the Ideals of Sustainable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5):541-556.
[10] Andrew Lepp.Leisure and Oblig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Volunteer Tourists'Experience at Kenya's Taita Discovery Center[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9,41(2):253-260.
[11] H.Stoddart&C.M.Rogerson.Volunteer tourism:The case of Habitat for Humanity South Africa[J].GeoJournal,2004,60:311-318.
[12] Li-Ju Chen,Joseph S.Chen.The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ourists:A case study of“Chinese Village Tradi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10,(1):1-8.
[13] Harng Luh Sin.Volunteer Tourism—“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480-501.
[14] Jenny A.Cousins,James Evans,Jon P.Sadler.‘I've paid to observe lions,not map roads!'–An emotional journey with conservation volunteers in South Africa[J].Geoforum,2009,40:1069-1080.
[15] Alexandra Coghlan.Towards an Integrated Image-based Typology of Volunteer Tourism Organisation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3):267-287.
[16] Nancy Gard M cGehee&Carla Almeida Santos.Social Change,Discourse and Voluntee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3):760-779.
[17] Donald J.Brightsmith,Amanda Stronza,Kurt Holle.Ecotourism,conservation biology,and volunteer tourism:A mutually beneficial triumvirate[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8,141:2832-2842.
[18] Alan Clarke.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olunteer Tourism.By Alan Clarke[J].Publications in Review/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1):159-160.
[19] Rochelle Turner,Graham Miller,David Gilbert.The role of UK charitie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J].Tourism M anagement,2001,22:463-472.
[20] Eliza Marguerite Raymond,C.Michael Hall.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Mis)Understanding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5):530-543.
[21] Nancy Gard M cGehee,and Kathleen Andereck.Volunteer tourism and the“ voluntoured” :the case of Tijuana,Mexico[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9,17(1),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