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中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

2011-11-23 07:18徐宏刘思思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14期
关键词:比率销量税收

徐宏 刘思思

一、产业转移中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的冲突。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微观载体是企业,是企业出于企业扩张,成本调整,追求经济资源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而进行的空间转移。产业转移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承接地政府,由于承接地区一般为相对不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健全并且缺乏产业基础等,完全依靠市场力量自发作用,难以实现大量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顺利、有序转移,政府在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中体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二者之间有着产业转移的利益与分配关系,承接地政府政策与转移企业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

二、产业转移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的合作博弈。为分析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的合作博弈,我们假定:第一,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之间存在着约定,规定产业承接地政府对转移企业采取低税收的策略,但是转移企业必须将节约下来的成本全部用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对环境污染方面的研发及支出,即环保投入。第二,环保投入与企业销量之间的关系为: =mC,m为投入对销量的影响系数,且m>1,即产出的增长比率大于环保投入的比率。第三,假设由于企业增加环保研发投入,导致企业销量增加,企业销售量的增加就要有产量的对应增加,这样企业就会扩大规模,增加劳动需求和投资等,这样就会对产业承接地带来更多的福利效应,为分析方便,我们假定劳动需求量L=bC,b>1,即对劳动的需求增长比率大于企业环保投入比率。第四,我们假定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C对企业本身已经承接地政府的总收益的影响为r=r1+r2,r1假设为企业自身带来的利益,如销量的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企业的知名度等。r2为承接地政府带来的好处,如劳动需求的增加,企业加大投入对整个产业的外部效应等。按照以上假定,前面所提到的转移企业的利润函数和承接地政府的效用函数分别变为:

其中,r1和r2分别代表企业增加环保研发投入C,使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所增加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移企业将用于支付高额税收的部分全部投入环保支出 ,企业才有较高的销售量,这样才存在合作收益r,又由于转移企业的环保投入与承接地政府的税收策略相关,只有承接地政府采取低税收 时,才存在合作收益,因此转移企业的支付函数变为: ( )= , ( )= +r1, ( )= , ( )= ;而承接地政府的支付函数为: ( )= , ( )= + r2, ( )== , ( )= 。用支付矩阵来表示,博弈双方的战略行动组合如表1所示。

此时,由于事先约定的存在,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最优均衡策略组合为 =( , ),即转移企业采取的是高环保投入,承接地政府采取低税收的策略。对于全社会来讲,这个最优的结果是增加社会福利的。首先企业面临低税收成本,有利于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其次加大对环保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不但会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增加销量。最后企业虽然加大了环保研发的投入,但是由于销量的提高,规模的扩大,企业利润也会增加。对于承接地政府,合作博弈的结果同样优于非合作博弈。虽然政府降低了税收,减少了财政收入,但是由于企业效益转好,劳动需求增加,因此减轻了当地就业压力。

三、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合作的实现。通过前面分析,我们可知在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中,双方合作博弈下达到的最优结果,显然只有政府和转移企业相应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才能有效推动这种竞合博弈健康发展,实现更大收益。

首先,产业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相互信任,产业承接地政府和转移企业要相互信任,以共同利益为目标,实现合作博弈。其次,产业承接地政府与转移企业各自行为的信息公开。最后,增加破坏合作的违约成本,这就要完善法制建设与政府行为监督、严格执法、提高司法效率和降低企业诉讼成本等措施,同时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实现转移企业和承接地政府的合作博弈。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比率销量税收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同比增长130%!剑指3万吨销量,丰华黄颡料迎来大爆发
盘点2018年车企销量
2016年度车企销量排名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税收伴我成长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