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保证。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和兴园综合服务处离退休职工服务站在矿区服务发展大局中谋划社区党建工作,把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模范和谐社区建设的亮点工程,积极推进以“总支+社区、支部+小组、党员+居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加三”工作模式,促进了社区和谐建设,巩固了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
随着矿区社区多元居民结构不断演变,大量的“单位人”转化成了“社会人”,人口老龄化明显,无单位隶属关系人员增多,居民流动性增强。要完成“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这三大历史任务,客观上要求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整合各种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合力。这种整合凝聚人心的职能责无旁贷的落在了社区。优化服务结构,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职工家属对油田矿区的归属感这一矿区服务工作的主题,真正渗透到社区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兴园综合服务处有和兴园、金陵花园两个小区,共有住户1321户,居民3793人,党支部8个,党员475名。党的建设如何围绕中心工作,适应社区社会现实,实现“抓党建、促和谐”的目标,这是社区党总支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2010年,和兴园社区党总支在认真总结“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职工小组”、“社区党支部+居民小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总支+社区、支部+小组、党员+居民”的党建工作新模式,首先在和兴园小区进行试点,并随后在金陵花园推广。作为服务居民生活的新举措,主要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借助居民小组来服务居民生活,实现社区维稳模式的转变,增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创新“三加三”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背景
随着矿区社区化的进程持续推进,社区人口结构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一,人员阶层化趋势明显;第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第三,无单位归属人员增多。企业的发展,矿区社区组织结构、职能结构、人口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作为社区主体的“社会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向多元,价值评价由被动顺从转向自主独立。第二,公共道德的危机,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荣誉感和社会伦理有所弱化。在这种条件下,人们更加需要共同的精神信仰,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也无比强烈。社区无疑成为了“社会人”真正的“家园”。而家园最能牵动每个人的心,爱护家园最能感动每个人的心,建设家园最能激励每个人的心。因此,社区就成了构建社区居民普遍信奉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及社区归属感的平台。这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对社区的领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油田发展超大规模化、矿区服务专业化,居民事务管理民主化,这些社区生活的新特征逐渐明显。社区服务系统跨越行业界限,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的自发行为,积极推动社区的和谐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社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要用开放的观念加快社区组织建设,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把各类社区人才组织起来,根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发展需要建立居民小组,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带动起来。“三加三”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有效对接,使组织工作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上发挥助推作用,有利于逐渐改造矿区传统社区管理思维,培养矿区居民适应城市文明的能力。
“三加三”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机理
“三加三”工作模式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按居住楼宇划分的居民小组体系的组建。“加”实际代表了一种关系,三个“加”字总体上体现了党与小组的联系,在工作实践中,势必表现为一种工作关系。构建“三加三”工作模式,实质就是社区居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体系的组建以及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创新。根据“社区管理、居民自管”组织的发展程度,结合楼宇分布特点,建立党的组织,提高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同时,通过党建工作,影响“居民小组”组织的活动,完善或发展组织链条,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公信力。推行“三加三”工作模式,居民小组是主体,党总支是保障,支部是关键,党员是先锋。推进“三加三”工作,以“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上下联动,整合力量,互为促进,党群、组织、离退休服务站、居委会、文化站等多部门参与,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党员的政治优势与居民小组的动员、宣传、教育、联防、调解、帮扶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和谐建设的强大合力。
明确居民小组自主管理主体地位是构建“三加三”党建工作模式的核心内容。首先,要明确居民小组的居民主体地位,促进居民小组依约运行、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居民小组章程和工作制度,使居民小组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对居民小组的注册管理和备案管理,使居民小组主动接受监督管理并受到法律保护;居民小组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实现党的建设与居民小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其次,要强化居民小组的自主管理主体地位,确保始终沿着服务群众的方向发展。居民小组按照“服务居民、自主管理、和谐发展”的原则,自觉维护社区居民的正当权益。充分利用自身组织优势、民间优势、群众优势,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提供服务;通过组织学习、宣传政策、发送报刊、娱乐健身、调解纠纷、治安联防、访贫问苦和帮困扶弱等形式,帮助居民与时俱进,文明身心,和睦生活。第三,要完善居民小组联系居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居民小组联系组织和居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服务生活为导向,在“社区服务”软环境建设上,依托居民小组,建立社区居民生活互助机制,拓宽服务供给渠道,发展订单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和其它特色服务,走居民小组与社区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路子。
推行“三加三”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成效与反响
开展社区党建“三加三”工作模式,目的是要增添基层组织活力,服务矿区社区建设,拓宽服务领域,使党建工作成为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和推动因素。基于此,新的党建工作模式重点是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发展、驾驭社区服务能力,抓好社区党总支职能转变、楼宇党支部工作方法改进和社区党务工作者能力提高。和兴园在“三加三”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明确了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居民小组和广大党员在推进“三加三”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要求。突出社区党总支的核心地位,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党员教育联搞、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治安联防、优美环境联创、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和谐社区联建”的党建工作大格局。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强化指导服务、规范服务程序等措施,整合社区资源,选育社区特需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居民小组向更高水平发展。打牢楼宇党支部的“基础”作用,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延伸。以“四进楼宇”(支部建设进楼宇、党员群众教育进楼宇、作用发挥自我管理进楼宇、监督评议进楼宇)为突破口,全面增强社区基层组织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的能力,鼓励楼宇党支部创办、领办生活服务项目和社会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楼宇党支部凝聚力,增强党支部组织居民、服务居民的能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阵地的有效巩固。在开展社区党建“三加三”模式工作中,以推进“三加三”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标准,完善活动的考核体系。
在具体工作开展上,按照“支持、管理、引导、规范”的思路,要求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因势利导,根据社区楼宇布局和党员数量,建立楼宇党支部和居民小组,选举支部书记和委员,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居民小组组长、自管组组长,接受社区党总支领导。定期组织党员通报社区动态、商议解决服务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引导居民小组突出居民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协调处理好居民小组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并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优化服务环境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党组织引导下,各居民小组利用示范带动效应,吸引了居民的广泛参与。具体操作上,一是开展“双向培养”,把一批居民党员培养成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先进楷模,推行党员树楷模,楷模带居民的“双向培养”机制。二是建立“党员+居民”的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带居民的联带帮扶责任制度。把推动党员参与居民小组管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作为对社区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同时,突出以“优秀”党员为主体,实行命名“优秀”党员与社区困难居民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把社区有需求,服务处做不了,党员居民愿意做的特项服务项目,通过构建党群帮扶共同体,使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互通互补,帮扶者通过掌握被帮扶者的日常生活信息,提供特项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从而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特项服务需求。三是加大社区党员培训教育力度,不断增强“支部带小组、党员带居民”的本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活动日、社区党校、老年文体协会“三位一体”优势,把社区居民纳入社区党员培训教育范围。四是积极鼓励、大力推行老年书法协会、舞蹈协会、合唱协会、秦腔协会、棋类协会、空竹协会、太极协会、健身协会、困难帮扶协会、社区自愿者服务协会、居民心理辅导协会、居民纠纷调解协会等各类协会与居民的横向联系,建立“社区+居民小组、居民小组+协会、协会+会员”服务模式,不断吸引社区居民加入协会 ,加快社区服务管理组织化进程。
到目前,和兴园已在政府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协会9个,协会会员达770人,辐射带动630户居民家庭参与协会,占社区居民家庭总数的81%。这些协会在服务居民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弥补了服务处自身服务之外的不足之处,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通过楼宇党支部,现在和兴园已树立居民服务示范点9个,树立社区文明风尚建设标兵22人。如集团公司命名的“和睦邻里”黄昌明,油田公司矿区事业部命名的“离退休职工和谐之家”、“老年事业的热心人”刘安锡、“老同志的贴心人”都中朝、罗晓丽,“恩爱夫妻”康秀英,“孝敬老人好儿女”周俊兰,“和睦邻里”恒兴杰。被西安市未央区政府命名的“敬老模范”周俊兰以及4户“孝老爱亲模范”和“助人为乐模范”家庭,以及被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一人、被油田公司授予先进党支部一个;被和兴园服务处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2个、“优秀共产党员”10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组织带动居民群众共建文明上都显现出了旺盛活力。“三加三”党建工作模式的成功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和兴园、金陵花园社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区服务呈现出了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和兴园社区党总支被中共西安市未央区委授予“双评晋级、科学发展”活动“先进社区党组织”荣誉称号。
推行“三加三”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是实践。“三加三”工作模式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实践,体现党的宣传发动优势,发挥党的组织协调能力,开发居民小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以服务与维稳为切入点,吸引居民广泛参与。构建“三加三”工作模式要抓住两个重点,即“三加三”工作模式的构成体系和工作模式的组建方法。“三加三”工作模式的构成体系主要表现在党组织与社区居民小组的结合,实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居民服务体系的组建。整个体系要以社区居委会为龙头,以楼宇党支部为支撑,以党员居民为主体。社区居委会在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上,处在一个关键的位置,它是社区群众组织的龙头,组织群众的平台。楼宇党支部对于“三加三”工作的开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居民小组直接建在支部上,居民小组活动和服务的开展,支部是主要的组织者,支部的支持对于小组的运行举足轻重。某种意义上说,楼宇支部居民小组是一体化运作,居民小组的工作是楼宇党支部领导本片区服务职能的延伸。“三加三”工作模式以人为本,党员和居民既是小组的服务对象,也是小组开展活动,示范带动的主体。“三加三”工作使居民群众在优化服务中受益。概括起来,“三加三”工作模式的构建过程要突出:党总支主动领办,发动群众创办,吸引居民参与。
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要有正确的认识定位。“三加三”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单位部门比较多。每一项任务、每一个措施及时准确地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各个部门齐心协力,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总的说来,这个运作模式应通过党组织统筹,居民小组体系带动,实现社区社会资源逐步整合,以小组体系为平台,强化党组织与基层群众的互动,密切党群关系,推动社区和谐发展。在开展工作时,要突出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示范引导机制,加强各级党组织对“三加三”工作的领导,强化业务部门的指导,明确在政策、方法、发展方向上的引导。要坚持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依靠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要努力为居民小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学习和推广各小组自发形成的先进经验;要通过典型引路,抓点带面,扩大“三加三”工作的覆盖面。各个居民小组要突出生活服务功能,在完善的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框架内,以生活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事业发展。要在优化服务中呈现党组织的领导和居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谐统一,实现党的政策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三、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要准确把握主体定位。推进社区和谐建设,主体是居民,中坚和骨干力量则是社区党员。在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优化服务既需要科技进步、观念更新等客观因素,又需要示范带动、互帮互促的内部变革力量。居民服务要通过党建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推动“三加三”工作模式,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聚集社区先进带头人物、组织广大居民群众终始是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工作开展中,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带头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居民小组发展积极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员居民的帮带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党群服务共同体的组建力度。
四、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必须要明确目标定位。要想进一步发展、优化社区服务,就必须把居民联合起来纳入社区组织体系,把由居民提供的特需服务纳入服务链条,全面提高居民进入社区服务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形成科学化管理、有序化运行和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格局。在这样一个服务结构优化转变过程中,居民小组凸现出了它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发展优势。和兴园社区开展的“三加三”工作就是要加强和巩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在服务中更新居民群众的观念。“三加三”工作模式的最终目标应定位在为孕育和产生更高级的社区居民自愿服务合作组织创造必要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上。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和兴园综合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