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之后,广东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方面又出台重要举措。5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标志着深圳“再造一个特区”、汕尾融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随之正式启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示,希望深圳、汕尾两市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探索一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互动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深入开展,破解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新路子。
根据《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合作区规划总面积463平方公里,合作期限为30年。深圳主要负责投入、开发、招商、管理等,主导开发经营;汕尾则是负责社会管理、征地拆迁等,主导社会环境。合作区将形成“一心、二轴、四片”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等现代产业。方案明确,合作区的财政体制执行“省直管”模式,并规定了利益分成机制。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到2016年,深汕合作区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体制机制成熟运转、各个功能区基本形成”的广东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粤东重要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合作区GDP将超过5000亿元。深圳2010年GDP9570多亿元,而汕尾2010年度GDP约为5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