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东北地区的数据

2011-11-21 11:35支大林
关键词: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曲 洋, 支大林, 唐 亮

(1.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2.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3.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4.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引 言

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合理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意味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高,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合理、没有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将导致区域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且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显然,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既是以往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而对外贸易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总量的变化,还会通过进出口贸易的构成及数量的变化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决定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变量有三个:需求结构、相对成本和对外贸易。前两者是封闭条件下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变量,而对外贸易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开放条件下,可通过国际分工联系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大影响[1]。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学者们着眼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从进出口贸易如何影响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角度出发,大多数学者认为开展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会产生积极作用。王朗(2010)分析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2];张宇和吴瑾(2010)对1992-2008年中国的总出口额、分类商品出口额和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3];黄庆波和范厚明(2010)对1990-2007年中国,印度和亚洲四小龙的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4];袁欣(2010)指出对外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展,两者是同源的[5];崔玮等(2010)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国际分工能够促进本国产业升级,即使参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分工仍有可能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作用[6]。

从产业结构如何影响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角度出发,徐建斌和尹翔硕(2002)提出发展中国家不必消极地按照外生比较优势介入国际分工, 而应当积极地通过教育和科技政策等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同时推动高技术产业或低技术产业这两类产业的技术水平[7];王冬和孔庆峰(2009)认为当今中国出口贸易的困境主要来自出口企业对产业升级的短视行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摆脱出口困境的一种重要方法[8];周心鹏和李琦(2010)通过对日美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差异带来的资本回报率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9]。

显然,在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区域,针对东北地区的研究将会对全国各个地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样,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关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能够顺利实行,还关乎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方针是否能够顺利实现。

二、实证分析

(一)东北三省产业与对外贸易发展指标分析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得以提高,新兴贸易领域蓬勃发展。特别是在200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后,东北三省的第一、二、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为了进一步分析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与各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结合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与各产业产值的历史数据绘制了图1,从而直观地反映了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对外贸易变化态势基本趋同,这形象地说明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对外贸易的关联性比较显著。

图1 东北三省1990-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元)

在此基础上利用EViews5.0软件计算出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图,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

表1 LT、LY1、LY2、LY3相关系数矩阵图

注:T代表东北三省对外贸易总值,Y1、Y2和Y3分别代表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

由表1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超过0.95,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客观事实。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从总体层面刻画了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论与当前该领域研究成果基本吻合。而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继续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

(二)东北三省产业与对外贸易发展实证分析

佩第和克拉克将经济结构、劳动力、收入水平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对产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不断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将逐步减小,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将顺次不断增加,而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劳动力产业流向的根本原因。钱纳里和塞尔昆则在《发展的形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运用数学方程将这一问题具体化,提出了一个包括用比重表示的经济结构、人均收入、总人口、净资本流入和时间在内的半对数回归方程。其方程形式为:

X=α+β1LnY+β2(LnY)2+γ1LnN+γ2(LnN)2+eF+eT

(1)

上式中X表示用比重表示的有关经济结构,Y表示人均收入,N表示总人口,F表示净资本流入,T表示时间。借鉴我国学者钟昌标于(2001)在《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一书中所提出的回归方程模式对上述回归方程做进一步的调整。建立如下回归方程模型:

LnYi=Ci0+Ci1LnY+Ci2LnN+Ci3(LnN)2+Ci4LnX(i=1,2,3)

(2)

LnYi=Ci0+Ci1LnY+Ci2LnN+Ci3(LnN)2+Ci4LnM(i=1,2,3)

(3)

上式中Yi(i=1,2,3)分别表示东北三省第一、二、三产业占东北三省GDP总值的比例,其中,Y为人均GDP,N为年底总人数,X和M分别表示东北三省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利用进出口贸易额替代净资本流入。本文通过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东北三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令LnYi为因变量,运用上述公式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2中可以看出,在第一产业比重的人口弹性系数中,我们观察到(LnN)2的系数皆为负值。这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进一步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也随之缩小。第一产业比重的进口贸易弹性和出口贸易弹性为-0.427466和-0263621,皆为负值。这表明东北三省第一产业产品附加价值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表2 东北三省1990-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因素分析

东北三省第二产业比重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000218和0.094336,均为正值。由于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密不可分,三省均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参加国际分工,对加快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居民福利的提高都具有正向影响。在第二产业比重的人口弹性系数中, LnN和(LnN)2的系数皆为负值。这表明东北三省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效益低下。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足,而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东北三省第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产业比重的出口贸易弹性和进口贸易弹性为0.08016和0.03966,皆为正值。这说明,无论是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的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均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东北三省第三产业比重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473355和-0.420671,均为负值。这说明由于东北三省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以第二产业发展为重点。而以往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相比相对落后。而在第三产业比重的人口弹性系数中,我们观察到LnN的系数为7.907469和5.43995,(LnN)2的系数为59.29489和65.38659,皆为正值。这表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出口贸易弹性和进口贸易弹性为0.074089和0.06055,皆为正值。这说明,东北三省的第三产业比重与进出口贸易呈正相关,对外贸易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积极开展并充分利用区域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区域经济实力,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进行,从而夯实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1.在第一产业政府投入不变或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只有不断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并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及农作物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才能有力的保障东北三省及全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2.在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通过对外贸易从进口与出口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协调,在其区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应着重改善目前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以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代替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加大高新技术、重要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等有利于东北三省第二产业快速增长的进口商品的经济比重,通过巩固和加强自身的相对优势来弥补东北三省进口商品来源地过于集中、进口依赖性过大等缺陷。

3.在东北三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为了使东北三省地区在新技术领域取得并保持相对领先的地位,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学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同时政府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研究和开发环节,并充分利用该区域学术优势,取得并持续地保持自身的技术竞争制高点,才能保证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始终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筠,巴春生.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兼论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产业带产业结构升级.改革与战略,2010(3).

[2] 王朗. 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3] 张宇,吴瑾. 我国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0(3).

[4] 黄庆波,范厚明.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印度和亚洲“四小龙”的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0(2).

[5] 袁欣.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镜像”与“原像”的背离.经济学家,2010(6).

[6] 崔玮,赵亚平,张铁刚. 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理论模型与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10(1).

[7] 徐建斌,尹翔硕. 论落后国家的贸易条件、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世界经济文汇,2002(6).

[8] 王冬,孔庆峰.产业结构调整:摆脱出口困境的一种方式.世界经济研究,2009(12).

[9] 周心鹏,李琦. 试论产业结构差异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日美案例.南方金融,2010(6).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