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丽娜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典故。词典中的解释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那么,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说,借鉴与融合其他艺术形式,是为了让民族声乐艺术趋向于更完善、更完美。可近年来的现实情况却是它山之石,完全遮盖住了“玉”。我国的民族声乐表演者从演唱方法、演出服装到伴奏上基本完全照搬西方声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的“千人一声”现象就是一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现象。如果说借鉴西方“美声”的结果主要是以丧失富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声音为代价,那么,为扭转民族声乐艺术近年来在乐坛的式微,民族声乐与通俗的联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走上了一条哗众取宠的音乐上的“反美”甚至是“不美”的道路。56个民族的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土生土长的本民族的民歌——我们的“母乐”真的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了吗?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民族精神浓缩的经典竟然找不到自己的道路了。
2006年“原生态”民歌手首次亮相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他们一改近十多年来民族唱法歌手像美声歌手一样的西式演出服,身着本民族盛装,用丰富多彩的声音线条和浓郁的地方演唱风格,充满深情地演绎着他们对歌曲的理解,那犹如天籁般的声音使得荧屏前后的观众包括评委无不深受感染,仿佛一缕清新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春风吹进了观众们的心田,长久地涤荡在每个人的心间。虽然“原生态”唱法的突然出现引起了音乐界的很多争议、质疑,比如,“原生态唱法是否可以作为独立于民族唱法的一种新的唱法”就是其中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但不管怎样,艺术的本质属性就是“美”,而评判者正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独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唱法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一事实至少说明,民族声乐的回归比目前所谓的借鉴与发展更有魅力!让我们看看我国的民族声乐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对传统民歌、说唱、戏曲等的借鉴、继承与创新,并逐渐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分离出来的。
我国传统民歌是最早产生的音乐体裁之一,它是其他民间音乐以及专业音乐的基础。同时,在民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其他各类民间音乐形式,经发展成熟后,其中的一些手法又被民歌借鉴、吸收,促进了民歌的进一步发展。
民歌是与劳动人民联系最为密切、表现人民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仅汉族的号子、山歌、小调就为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与演唱资源。这些民歌以质朴的语言、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生活、劳动、斗争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歌的种类和演唱形式非常丰富,称得上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可以说,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歌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歌本来就孕育、蕴含着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因索,很多民歌小调不仅曲调优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着很强的叙事性和表演性。特别是那些长篇叙事性歌曲,通过歌词的反复演唱把一个故事叙述得生动感人。民歌在曲调、故事情节和表演方面都为说唱和戏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形成之后,一方面继续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身,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了民歌的发展。另外,戏曲和说唱的复杂情节也丰富了民歌的题材内容,很多戏曲和说唱故事在民歌中皆有所体现。
民歌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是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艺术,也是歌和舞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在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与其他类别的民歌在音乐形式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大部分都是相通的,这些民歌单唱是歌,和舞蹈结合起来就是歌舞。民歌为歌舞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东北二人转原来即是流行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民歌。
中国民族声乐与民间音乐是彼此影响、互相吸收的。在借鉴丰富多彩民间音乐的同时,中国民歌始终保持着民族的本色,演唱方式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上,演唱内容深刻表达着不同时代人民的心声,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20世纪初,无论李叔同、黄自、赵元任或是中国第一代声乐家周淑安、应尚能等人,在创作音乐作品时都运用了西方近代音乐创作技巧,并吸收结合我国传统音乐重风格、重旋律的宝贵经验,将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风俗旋律、歌词韵味融合起来。到30年代后期,一些系统学习过西方音乐理论的作曲家迅速成长起来。聂耳、吕骥、冼星海、孙慎、贺绿汀、李劫夫、马可等人在创作上大胆借鉴外国音乐中的声部写作、和声、对位、配器等作曲技巧,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成就了中国一批在不断寻找中西声乐最佳契合点上有突出成绩的民族歌唱家,比如周小燕、郭兰英等。上述事实说明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术和演唱方法的同时,融入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是不曾有过。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港台地区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的流行音乐广泛渗入,将民族声乐的发展带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国人来不及对本民族的很多东西包括民族声乐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分析,民族声乐被挤兑到了声乐艺术的边缘,或者说只能在声乐中的“阳春白雪”——美声与“下里巴人”——通俗歌曲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今天,民族声乐艺术在效仿西方美声方面形成了一套模式化的方式方法,既能在演唱音域和高音等技术上与美声媲美,同时又通俗易懂,但这类歌手很快使国人进入审美疲劳阶段,于是,民族声乐与通俗联姻又开始了,然而,这些做法却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陷入更为尴尬的局面。
借鉴美声唱法——像却不及
自20世纪30年代始,中西方音乐文化就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美声唱法作为一门专业技术纳入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项目并成为中国现代声乐的一大类型,如1927年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并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产生着作用。这在不同程度上对民族声乐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中国民歌在声音技法、理论创新、艺术实践、人才培养、艺术处理、审美标准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并最终在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体制、教学管理和教学形式等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民族声乐在教学上基本完全照搬西方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在整个歌唱中更偏向于西洋唱法的共鸣与高位置;在表演和服饰上已经没有了明显的中国民族特色,甚至伴奏均采用西方交响乐伴奏编制。
而且更为可悲的是,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效仿美声“形”像而“神”不像。西方人在演唱时不仅追求声音的高位置、共鸣及音量,也非常注重声音的艺术性、戏剧性即舞台表演,但这些东西在我们当今中国民族歌手运用所谓的科学唱法演唱时,在“千人一声”的背后,还有千人一样的笑容,这样的声音、这样的表演,又怎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呢?借鉴西方声乐形式的愿望是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我国的民族声乐不仅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即使模仿,也还相去甚远,也才到了“像却不及”的境地。中国目前的民族声乐变成了中西混杂、非中非西的“四不像”,完全背离了它的本质属性——民族性。
与通俗组合——听觉艺术异化为视觉刺激
受港台音乐和国外流行音乐的影响,中国现在也进入了一个全民皆“通俗”的时代,从小孩到老人,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首通俗歌曲,对通俗歌手们的追捧完全超过了对民族声乐歌唱家和美声歌唱家的追捧,几乎活跃于一线乐坛的流行歌手都拥有众多的“粉丝”,因此也就有着强大的市场拉动能力。于是,或许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嫁接,或者说组合,就是民族声乐和通俗歌曲组合,一首民族声乐作品,与通俗歌手分段演唱;或者一首通俗歌曲,与民族声乐歌唱者一起演绎。不管怎么样,既然是听觉艺术,我们判断这种艺术优劣的标准就是是否体现了艺术的本质属性——美。结果,很多实例都表明答案是否定的。从艺术表现力上来说,这种组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让通俗歌手唱未做任何修改的民族声乐作品,就像前面的比喻一样,别人的衣服直接穿在自己身上,肯定不舒服。而运用所谓科学的民族唱法去演唱通俗歌曲,和前者自然有“异曲同工”之效,其艺术感染力焉在?那么,能够吸引我们的可能就仅是他们的包装,如新造型、新服饰,舞台布置,道具,演出形式等音乐以外的东西。但我们欣赏音乐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仅仅满足于最为初级的、生理上直接的视觉刺激与冲动,我们每个人、我们的社会都呼唤高尚的精神产品,当我们欣赏音乐时,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同时也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美好的音乐。
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借鉴”的天平上已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很多歌手盲目地“借鉴”西方声乐和流行音乐,而当“原生态”歌手站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舞台上时,我们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及音乐学者可能都醒悟到这一点,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该来一个“stop”了,为什么没有发展的或者发展缓慢的民族艺术反倒更有魅力呢?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第一,民族声乐应始终立足于民族,别把“自己”弄丢了。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而要结合本民族声乐的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不是不可以借鉴,而是要把拿来的东西进行修改,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系统地研究、归纳和总结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分清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哪些是可以或不可以用科学来衡量的,并对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予以充分的论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得新民族歌曲不断涌现,延安鲁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的民歌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等,从而使民族声乐更贴近民众,受人民喜爱,同时也形成了感情纯朴、韵味各异的演唱特色。我们应该继续本着这样的精神发展民族声乐艺术。
第二,始终把艺术性放在首位,卖弄技术与哗众取宠是本末倒置。目前,在声乐教育中,技术至上的趋向比较突出。人们往往把“高音”与“技术水平”划上等号,而忽略了风格、韵味、统一等因素在歌唱中带给人们的美之享受,也使歌唱者从一开始就走进了唱声音、进而走向了唱高音的死胡同。这种卖弄技术,忽视声乐的艺术性是绝不可取的,毕竟声乐是一种以情动人的艺术形式。
我国民族声乐的基础是传统民歌,虽然由于现代媒体的发展,听觉艺术都可以展示图像和视频,但音乐的本质是听觉艺术,即使我们看不到任何图像,也应该感受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为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所陶醉,而不是被什么舞台布置、漂亮着装、新奇包装及特殊的演出模式和组合方式所吸引,视觉的刺激只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浅层需要,无法唤起人们心灵的强烈震撼。如果为追求商业利益而过多地在音乐以外的东西上大做文章,那就本末倒置了,它最终只能沦为满足人们低级趣味的音乐垃圾。
中国民族声乐从初步形成到现在,一直都在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而不断地吸收着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但“他山之石,不可代玉”,互相交流、相互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但也进入了一种在没有对传统音乐艺术充分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而只要西方的就拿来、就借鉴的盲目行动中来。我们不要忘记的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不要忘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切忌盲目崇拜与跟风媚俗,保证民歌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这样我们的民族声乐才会迈向一条通向辉煌的大道,才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奔流。
1. 刘承华:《化“中西”为“多元”》,《人民音乐》2001年第4期。
2. 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3. 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 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 冯长喜:《浅析民歌和其他民族音乐形式的关系》,《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