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传承的陕西新农村建设

2011-11-21 12:38杨豪中
艺术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遗存村落陕西省

杨豪中 李 媛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传统文化本体的国家,上溯至新石器时期,农业在我国已具有上万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我国已是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据统计,全国现有35000多个乡,65万多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无论是在人口比例还是在实际的空间领域,农民的居住问题、农村的建设情况都是关系着国家发展前景的重要性基础问题。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其问题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从整体上看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国家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农村建设运用“联排别墅”、“别墅式”作为示范,趋同、单一、文脉断裂等问题严重地显现了出来,这类建筑方式的延续将会重蹈城市“千城一面”的覆辙。“千村一面”的结果是对乡村结构和文化的“建设性破坏”。这种破坏是多层面的,包括传统村落建筑空间环境和传统建筑体系的风土性特征,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乡村社会结构等,这种破坏的后果是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基本土壤,使地域文化濒临丧失。

一个国家的发展,在每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面貌、特色和问题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大量不注重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现象屡屡发生,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自我的造血功能。此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存留在农村,在没有认清自身的前提下与各种文化激荡的社会大环境中,如西方后现代的文化理念、娱乐方式、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优秀的农村文化会被外来文化取代或者异化,造成非物质文化遗存最终走向湮灭。

由于我国自身的发展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对接点和差异性的矛盾,导致了我国徘徊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文化氛围中。“现代化道路是我国任重道远的目标,然而,世界上确定‘现代性’主体原则的是西方现代文明体系,我国旷日持久的现代化转型却适逢西方大肆盛行的“后现代”思潮,这种现状让我们本已复杂的文化现状变得更为复杂。”“具有人文价值的思想观念可通约、可移植,是因为它源于、生长于本民族大地。”我们应当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持敬畏,因为只有这些遗产才是属于我们永恒的财富,才是华夏族存在于世的“阿基米德点”。“在全球化语境下一个民族走向世界不能脱离自己生活方式的根基,选择现代化的道路,要符合民族特定的文化模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既要世界化,更要民族化。在向现代性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先见地设定某种模式(西方模式或者城市模式)为转换对象,而是要立足于农村的本土,通过实践不断建构出新质,这个新质就是真正适合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二、新农村建设中保护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演进过程的隐动力和内在基因,不仅决定了中国文化各方面最初的属性定位和本源,亦影响、牵制和限定了中国文化在今日与未来的具体走向。作为农耕文明的源生地的广大乡村在千百年中留存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遗产,这些内容涵盖了生产工具、居住地选址与建筑、服饰、政治制度、乡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与发展、宗教信仰、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方面,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方法,国务院在2006年、2008年批准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大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游艺、传统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共1028项,加上各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315项。广大乡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遗存承载与传衍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民间原生态文化,是千百年农耕文明遗传基因的幻化与表现,是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并自然形成的村落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之所在。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是关系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乎农村的“根”和民族“魂”的大问题。

三、陕西省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现状

至2008年末,陕西省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另有统计为104个县区的全部农业人口共2669万人。此外,据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提供的数据表示,本省需要常年救助的农业特困人口近200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6.9%。陕西省2006年行政村的统计数字为28847个,自然村总数为107706个。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结构的不同,陕西省分为三大农业区,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主要农业区,现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旱作物为主,是小麦、玉米、棉花、油料、豆类和温带林特产品及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的主要产区。陕北因为自然条件制约,为一年一熟粗耕粗放旱作畜牧区,以小麦、玉米、谷子、糜子、土豆、苹果、红枣和皮毛生产为主。陕南汉中盆地是陕西的“鱼米之乡”,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主产稻米、油菜籽、柑桔、油橄榄等。秦岭山区是林业基地;大巴山区则一年两熟,主产玉米、稻米、小麦、土豆,是茶叶、生漆、蚕茧、桐油、麻和药材的重要产区。

陕西省从2005年开始开展新农村建设:2005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2006年,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村庄规划建设条例,出现新农村建设“典型”。全面地加快了农村饮水、通电、道路、卫生和沼气等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700处,解决43万人的饮水困难和4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边远地区9万人的用电问题,通电话行政村达98.1%,新建通乡油路2000公里、通村油(水泥)路1.4万公里,位居西部第一。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口等;2007年,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全面开始,出现了一批专业“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工程、道路建设、用电、信息入户等取得较大成绩,广播电视和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面实现。建成通村公路2.8万公里。新建用户沼气池20.5万口等;2008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工程,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5. 7万农村安居工程项目开工建设,3.8万户入住新居等;2009年,努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百个工业集中区,百个重点镇,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重点镇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安居和保障性住房工程改善住房条件,新建、改建公路2.8万公里等。在法规建设上,陕西省在2005年颁布《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编制《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专题规划》,下发《关于做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但是,陕西省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大量“建设性破坏”问题,从最初的村庄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到民居建筑方案和村级活动组织方案等可以看出,由陕西各大设计院所作出的建筑方案90%在满足占地面积、功能布局需求的同时只具备基本的形态,并没有很好的传承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区域,及各区域腹地典型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重点表现在:对各地建筑文化差异性的考察、挖掘、整理、分类与区别不够,而只是简单化的对建筑的外形做了模糊的风土性设计,按照这样的建筑方案实施后的村落建筑,会在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区域形成只有大的风貌差别,各个区域内部却是“千房一面”的严重问题。另外,在村庄规划中,由于对传统古村落功能布局结构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不深入,加之各地设计院受建筑占地面积(宅基地)的制约而简单化的进行“联排式”村庄规划模式,使原本具有自然风土面貌的村落形态和功能结构布局发生了巨大、快速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是典型的“建设性破坏”的表现。如此下去,不久的将来,占据陕西2772万亩的农村用地上,将会因为“建设性破坏”而“千村一面”并使农耕文化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因此慎重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建立新农村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与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共生性保护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事宜。

四、保护文化传承的陕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陕西省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谨慎和深入地对乡村历史沿革、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保护与传承,使农民有家园的认同感,并保护中国文化与地域性文化最基本的土壤。陕西省新农村建设在解决农村住宅及服务设施质量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低的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大力地关注陕西乡村中承载和传衍着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这其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如何认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并以此来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面对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依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五个方面。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有三种生存形态:第一是历史传承下来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至今仍“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安塞剪纸和豆村大腊制作技艺及民俗;第二是历史传承下来,今天面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第三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存。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发展农村文化特色,加强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因此,陕西新农村建设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存传承和利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发挥非物质文化遗存对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

陕西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乡村遗留了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和村落环境,主要包括村落布局结构、乡村道路格局以及村中的各类建筑,如民居、祠堂、学塾、牌坊等十分丰富。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朴实关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物质性载体及其原真性的生存空间。

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主要存在三种方式,第一为保护式,这是指对历史风貌保持较好,保存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式的建设方式。经专家考察,陕西省现存古村落43处,其中关中12处,如三原柏社村和同川市印台区陈炉古镇;陕北17个,如米脂杨家沟村,陕南14个,如商洛柞水凤凰古镇和宁强青木川等。第二为改造式,这是指传统的建筑环境尚有部分保存,同时又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现代生活需要所进行的改造式的建设方式,如城固原公村,扶风杏林村和蓝田的布村等。第三为新建式,指铲除了所有传统遗存的全新建设方式,此方式在陕西省常发生于村子由于某些原因整体搬迁的情况下,如宁强庙子岭村由于地震灾害,在天津市的对口援助下将百年村落搬迁并重建新村东丽村。

目前,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充斥着大量的“联排式”“别墅式”村落建设方式,这样的村落形式虽然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是破坏了农村传统建筑环境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与这些遗存传承的基本土壤,让村落变成“千村一面”的模样,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生存关系的丧失。为了避免陕西新农村建设中上述问题的发生,陕西新农村建设亟待进行科学的建设模式研究,同时提出在非物质文化影响与作用下的新农村建筑与村落规划的原则与规定,并建立相应的示范性村落。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陕西新农村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遗存和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共生性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传统文化。

* 本文是国家级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保护文化传承的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相关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08GXS5D128。

1. 《对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源自http// www.cctv.com.

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提问》,http://www. agritech.org.cn.

3. 祁嘉华、王旭东:《为陕西古村落把脉》,《西安晚报》2009年12月14日。

4. 《陕西基本省情:人口统计》,陕西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 shaanxi.gov.cn.

5. 《陕西百姓身边的故事》,《中国纪律监察报》2008年1月6日。

6. 《陕西省农业概况》,中国种植业信息网,http://zzys.agri.gov.cn.

7. 《陕西省2005-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8.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2008.5.

猜你喜欢
遗存村落陕西省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油画《村落》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