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戏曲影视产业化转型与文化软实力

2011-11-21 12:38王巨川高云球
艺术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黄梅戏产业化影视

王巨川 高云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艺术大量涌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与视觉,诸如意大利歌剧、法国芭蕾舞、美国摇滚乐等等。西方艺术逐渐被国人所接受,成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异域的文化艺术在为我们带来新鲜奇妙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同时影响着并改变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趣味,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制约。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达到健康、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本文以传统戏曲与影视传媒相结合进行产业化转型为考察中心,探析传统戏曲在当下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论述传统戏曲的发展对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一、传统戏曲与现代影视相结合的发展溯源

戏曲与影视的结合,可谓由来已早,“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形式,既有戏曲审美情趣,又具有电影审美特征的艺术品类,是舶来品电影在中国结成正果的第一个灵感。”[1]1905年,京剧大师谭鑫培参演的《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1933年拍摄的京剧《四郎探母》是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长片;1937年拍摄的《斩经堂》是周信芳“麒派”表演艺术第一次被拍成电影;1948年拍摄的《生死恨》是梅兰芳主演的第一部彩色京剧长片。1948年,由袁雪芬与范瑞娟主演的越剧戏曲片《祥林嫂》,迈出了地方戏曲与影视相结合的第一步。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戏曲与影视的结合达到了一个高潮,各种剧目不断被拍成电影。如京剧《杨门女将》、《野猪林》、《铁弓缘》、《白蛇传》、《李慧娘》;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评剧《秦香莲》;评剧《刘巧儿》、《花为媒》;黄梅戏《天仙配》;昆曲《十五贯》;汉剧《宇宙锋》、《二度梅》;豫剧《七品芝麻官》等等。陈国华认为:“戏曲电影的创作对电影和戏曲来说是一个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中国电影由于戏曲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叙事特色,由于戏曲而获得了更多的观众;而戏曲剧目借助电影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并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艺术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戏曲舞台演出的艺术升华。”[2]

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被拍成电影并公映后,全国人民一夜之间知道了黄梅戏。从此结束了黄梅戏缓慢发展的历史,以及冷落一隅的被动局面。业内外人士亦大大增强了振兴发展黄梅戏艺术的信心、加快了整理加工和推陈出新旧存剧目的速度,导致了黄梅戏艺术的迅速崛起,开启了黄梅戏异军突起的新纪元。”[3]据许公炳《建国六十年来黄梅戏电影电视剧要目》[4]统计,较具影响的作品多达60部,其中还未准确计算纳入港台的黄梅调电影。在香港,黄梅戏电影主要有两种发展思路——商业化思路和艺术本位思路。前者以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为最具特色的类型。“自1958年的《貂蝉》到1977年的《金玉良缘红楼梦》,30多部作品占去港台黄梅调电影所有产量的3/5,不但成为黄梅调类型电影美学的塑型者,也直接定义了所谓这个类型在影史上的意义。”[5]可以说,现代电影工业理念下的邵氏黄梅调电影,尝试开拓现代性格的戏曲电影之途,为黄梅戏影视产业的转型做出了有益尝试,也奠定黄梅调电影这一电影新类型的艺术特征;后者以上世纪80年代崔嵬、陈怀皑、应云卫等执导的《野猪林》、《宋士杰》、《武松》、《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洪洲》、《武松》等作品为代表,形成与邵氏黄梅调电影风格迥异的一面。崔嵬等人更多基于黄梅戏电影事业的立场,试图借助电影的传播媒介来扩大黄梅戏的宣传,崔嵬《拍摄戏曲电影的体会》所言可谓准确,“电影要服从戏曲,不能离开戏曲这个基础,既要保持舞台风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打破舞台框框。要利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发挥戏曲艺术的特点,力求做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优美动人”,[6]他们侧重追求戏曲艺术的开拓完善,以此作为黄梅戏事业的履践,而非黄梅戏产业的市场开发,这种思路也是大陆戏曲影视的主流观点。

传统戏曲在国内被搬上电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开始形成热潮。1979年,浙江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率先拍摄了第一部越剧电视剧《桃子风波》和越剧艺术片《祥林嫂》。此后,中央电视台的京剧《燕燕》、江苏电视台的越剧《秦淮梦》、安徽电视台的黄梅戏《郑小姣》、四川电视台的川剧《三百三》、河北电视台的评剧《案中案》、湖南电视台的花鼓戏《喜脉案》、辽宁电视台的拉场戏《摔三弦》、青海电视台的藏戏《意乐仙子》、河南电视台的豫剧《山猫嘴说媒》等一大批戏曲电视相继出台。[7]在以后的戏曲电视发展中,与戏曲电影一样,也出现了两条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充分利用发挥电视的有利因素展现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选取有广泛影响的连台剧题材,力求保留戏曲文化的精髓及表现要求的特色,电视画面服从戏曲人物的演唱,认为这才是戏曲电视剧的核心和灵魂,所以这类戏曲电视基本选用戏曲演员甚至舞台原班人马,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去表现故事矛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另一个方向是充分表现电视的画面效果,不太顾及传统戏曲虚拟性、写意性和程式化的特点,戏曲唱段也是为电视画面服务,根据画面效果决定唱段的长短增删。例如,独创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导演胡连翠就基于对戏曲电视剧文化传播广泛性和现实性的考虑,用的演员大多是话剧演员,然后邀请一些黄梅戏演员来配唱,可以称之为演与唱两套制。

从戏曲影视的发展状况来看,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从获得的奖项而言,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1985年开始,连续11届的“全国戏曲电视评奖”活动,更加推动了“戏曲与电视‘联姻’,既可为振兴戏曲另辟蹊径,又可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崭新艺术形式,以此闯出国门,走向世界”。[8]

在戏曲影视的发展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戏曲以舞台为中心的限制,更多地运用影视的表现技巧,把戏曲影视拍的更加具有可看性和表现性。但从戏曲影视整体来看,当下的戏曲影视呈现出两种较为鲜明的差异,即究竟是以影视艺术为本位,还是以传统戏曲艺术为本位的两条思路。这两种发展思路成为戏曲影视产业化转型的壁垒,对于戏曲影视这种独特艺术类型来说,二者都在尝试突破这种差异的发展模式。另外,这种差异其实还导引出另一层面的思考,戏曲影视应该坚持艺术事业的本色,还是重新拓宽出影视产业的新路,以及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形成双轨并行、互为作用的合理局面,达到叫好还须叫座的双赢发展思路。

二、传统戏曲影视产业化转型的构想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产业、工业、行业等词语统称为“Industry”,有学者在此基础进行详细论析,认为“所谓产业,应当是指存在并发展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物质和资金等要素、及其互相联系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或简单概括为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9]

从这样的观念来看,戏曲影视虽然也有邵逸夫、胡连翠、崔嵬、陈怀皑、应云卫等人的积极探索,但从早期发展的形态来看,还未能形成真正意义层面的产业。因为戏曲影视多是通过影视媒介来记录传统戏曲作品,更多的还是基于录像这样的基本功能,作为保留或者宣传传统戏曲的平台,未能真正推向市场作为产业层面的考虑。后期较为成熟的戏曲影视制作,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则来界定,如联合法则、协作法则和经营法则等,都能充分发展前期导演、后期制作等相关部门的联合协作,但是市场营销则不尽人意,生产与营销环节存在脱节分立的现象,就整体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未能形成较好的良性协调,生产环节可能如火如荼,销售环节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未能形成较好的产业循环发展。从艺术制作水准来看,对新时期以来的戏曲影视有学者批评说:“就创作上的观念变革和新的创作手法的变革方面,对戏曲电影来说,并没有带来某些美学上的新的改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创作观念上还有一些倒退。”因此,虽然说戏曲影视市场取得一定程度的开拓,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并非令人满意,而且“多数戏曲电影创作手法平庸,缺乏创新以及故事性戏曲电影风格特征趋同”等不尽人意之处。[10]即使是商业化操作下的香港戏曲电影市场,也未能形成持久的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六七十年代之后逐渐衰退。

因此,在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相结合路径的同时,还必须要区分产业与事业概念之间的差别,这也是戏曲影视发展和如何使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所谓产业,就是特指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事业则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产业主体一般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而事业主体则是依靠财政资金从事各种活动的事业单位。对以上两种不同概念思考的介入,体现在戏曲影视产业发展的实体方面,则是实体单位的体制归属问题,是作为政府领导下的事业单位,还是积极面向市场的企业单位,也是当前戏曲主体的体制改革与争议的重要命题,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也是今后传统戏曲发展的关键步骤。另外,对于戏曲影视作品的生产制作方面,从邵氏集团与崔嵬等人的区别,胡连翠与陈佑国、吴文忠的差异来看,也存在事业与产业观念的分歧,究竟是坚守戏曲艺术事业的本色,还是大胆积极开拓戏曲产业的探索,是两条明显不同的发展路线:前者基于传统艺术特色的核心,尝试戏曲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强化传统艺术的社会效应,或作为节日献礼的应景之作,或作为文艺奖项的有力竞争,或作为全民教育的文化普及等;后者则基于叫座又叫好的目的,突出经济效益,作为戏曲影视产业来发展,尤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大批戏曲影视的出现,带动戏曲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一度风靡盛行十年之久,成为港台电影较为突出的内容,甚至据此开拓全球市场的商业步伐,迅速占据新加坡等海外华人市场。

对于戏曲影视产业化的探索,必须建立于戏曲影视产业独立发展的前提,就当前戏曲影视的发展现状而言,可以说戏曲影视产业初具规模,但还尚未达到产业化的程度,或者说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化发展。因为只有稳定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产业,才能完成产业“化”的过渡,这既要求从事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逐渐向市场化的产业体制和机制转变,又需要与相关产业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共生的戏曲影视产业链,实现与其他行业合作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扩大自己的生存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戏曲影视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化的概念界定,戏曲影视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业“化”的过渡性。戏曲影视产业的运营,必须转型为可以通过有效市场调节实现经济价值,新时期下的这种过渡转型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是戏曲影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二、产业“化”的持续性。从过去的事业单位经营模式,过渡到富有经济价值的经营实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是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调节适应乃至最后的良性发展;第三、产业“化”的不确定性。主管部门政策的模糊和不确定,最初目的虽然减少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产业化始终没有完整的目标界定,更没有系列完整的评价和评估体系。

因此,真正实现戏曲影视艺术的产业化,就是戏曲影视艺术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成为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运作主体通过影视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活动获得利润来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三、传统戏曲产业化转型与提升文化软实力

有学者坦言道:“文化软实力并不是指一个国家具有的悠久文化历史和蕴涵丰富的文化资源,而是指一种通过创造性转化而且在大众媒介上进行广泛传播,并被他者普遍认同、被别人愿意接受的文化形态。”它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11]戏曲影视产业虽然尚未规范成熟,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与提升,针对传统戏曲的转型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命题,要求戏曲影视产业化必须与时俱进,紧承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拓大胆创新,尝试产业化转型的方法与思路。因此,传统戏曲的“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就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实施来实现传统戏曲产业化转型,以此实现传统戏曲艺术的新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水平。

首先,完善细化制度规范,为传统戏曲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1-2009年命名的四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中涉及中国的有26项。其中就包括昆曲、广东粤剧、侗族大歌、藏戏、京剧等传统戏曲。对于古老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11年2月25日,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有了法律支持,也为我们重新思考戏曲影视产业化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其次,集合多元力量,培育戏曲影视产业链。非物质遗产的大力发展,对带动各地传统戏曲文化的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传统戏曲的整理、保护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寻求其广泛传播的路径。产业化的界定与发展思维,要求戏曲影视产业必须达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与市场化经营。所以实现戏曲影视产业化的转型,就要通过规模化、集团化的运营模式,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实现戏曲影视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最后,形成以戏曲影视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戏曲产业的振兴,需要多元化的全面发展,这方面,本山传媒作为辽宁省地方艺术产业转型的成功模式,可以为戏曲产业化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参考。本山传媒产业主要分为四大块:演出业(“刘老根大舞台”剧场)、影视制作业(《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电视栏目业(《明星转起来》、《本山快乐营》等)和艺术教育业(“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传统戏曲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可从中获得参考的价值,形成以戏曲影视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不但能大力发展戏曲影视事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西方文化艺术的研究表明,英国戏剧和美国百老汇歌舞,它们在漫长的对外输出、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最终演变成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由此反观中国的传统戏剧,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危机仍旧存在,即便是京剧、昆曲等也仍然属于“小众”。笔者以为,目前处在发展阶段的戏曲影视事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追求艺术审美性和技术操作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当下精神层面的价值存在。同时,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强国的有利契机中寻求多元发展的路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树立起国家“文化力”的大国形象,发挥中华文化的正面影响,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之一。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遗产与丰沛的精神内涵是需要我们代代传承的,现代中国所努力构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并非要依靠西方化来实现,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系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现代化。”[12]面对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思潮与各种文化形式,我们在学习和接受的同时,更应该发挥本民族文化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传承与发展挖掘文化的创新力,在提升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以独特、健康的文化元素为世界文化进步注入新鲜血液。

注释:

[1][2][10]陈国华:《百年中国戏曲电影探析》,《电影文学》2009年第2期。

[3]胡亏生:《黄梅戏风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4]许公炳:《建国六十年来黄梅戏电影电视剧要目》,《黄梅戏艺术》2010年第2期。

[5]陈炜智:《丝竹中国,古典印象— —邵氏黄梅调电影初探》,《邵氏电影初探》,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44期。

[6]崔嵬:《崔嵬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7][8]郭永江:《坎坷的历程,成功的欣慰——十一年全国戏曲电视剧评奖回顾》,《当代电视》1997年第4期。

[9]宋毅、张红:《产业发生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1]贾磊磊:《软实力要搭载流行文化快车》,《中国文化报》2011年3月4日。

[1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猜你喜欢
黄梅戏产业化影视
文化创意视角下黄梅戏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影视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