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 洪 吴树成
“尽职尽责、尽善尽美”诠释医者仁心
——专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四病房主任叶伟教授
文/本刊记者 李 洪 吴树成
谈起显微神经外科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显微外科治疗颅脑疾病,叶伟教授在他从医20余年间亲手治愈患者6000余例。特别是在2008年任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一病房副主任时,叶伟教授为挽救一名患有世界罕见“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膜瘤”的病人,实施了左侧脑动脉瘤夹壁术和右额部脑膜瘤切除术获得成功。当时被媒体誉为“专家勇闯‘生命禁区’7小时排除了罕见动脉瘤合并脑膜瘤”。十一月的初冬,微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叶伟教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叶伟从医生涯始于90年代初期,他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攻读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颅咽管瘤显微镜下全切第一人朱贤立教授。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工作期间,积极开展了运动区占位病变这一领域大量开拓性工作,尤其是中央前回深部病变脑沟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近年来还开展了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及脑出血等微创手术,以及半椎板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脊椎管内病变,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并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国卫生产业》:近年来,随着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肿瘤的治疗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束手无策。请您介绍一下微神经外科治疗脑肿瘤的进展?
叶伟:神经外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当时由于受到光源照明和诊断的限制,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开颅的范围很大,常为一侧颅骨被打开,而真正的病变范围可能很小,当时的手术效果可想而知。现代微创神经外科学要求手术尽量减小对脑的医源性干扰和损伤,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以获得最佳疗效。目前的治疗理念正在向“社会—心理—生物学”模式转变。在治疗理念转变同时,设备也在更新进步。随着手术器械,尤其是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光源照明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光线所能照到的区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区域。大家都知道当光线从房顶的一个孔射入时,我们可以看到房间内的情况,而且距离房顶越远照射的范围越大。调整显微镜光源的角度就可以显示很大的区域,这就是今天术中神经外科医生所看到的情况。在治疗神经外科疾患时,还要求我们从单纯的考虑手术能治疗什么,向手术能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什么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创神经外科学逐步产生并被人们所接受。微创神经外科学的理念是在诊断和治疗神经外科疾患时,尽量降低医源性损伤,最大限度的为病人解决病痛。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尽量减小对脑的医源性干扰和损伤,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获得最佳疗效。
目前神经外科发展到可以说几乎所有颅内肿瘤都可以切除,包括公认最危险的脑干肿瘤,这些得益于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比如说微骨孔手术切除脑肿瘤,微骨孔入路采用小切口(长3.0cm),小骨窗(2.5cm×3.0cm),手术不影响病人外貌,这也是微创外科的标志。这种入路对颅内病变的定位要求要像钥匙孔一样精确,而影像学的发展为颅内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更加准确提供了保证。术中结合神经导航准确定位和实时引导功能,为微骨孔入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再结合神经内镜为术者扩大了可视范围,可更清晰地观察到神经和血管,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所以可以说几乎每个病人的手术依据其具体情况,个体化的设计手术通道可直抵脑内肿瘤区域,缩小开颅范围,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暴露和干扰。同时根据病人的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和影像学资料,避开重要脑功能区,充分利用脑自然沟、裂,打开蛛网膜和脑室、脑池放出脑脊液,减少对脑的牵拉,使医源性脑损伤显著降低。另外,由于骨窗小,开关颅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康复快,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也节省了医疗开支。
《中国卫生产业》:您作为微神经外科技术方面的知名专家,在治疗方面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验和改进?
叶伟:神经外科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从普通外科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模式。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传统的手术需要大骨瓣开颅,以应付处理术中不同病变。到20世纪中期,神经外科引进显微手术技术,并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模式发生变化,手术治疗效果日趋完美,但仍在沿用着传统的开颅手术模式。进入21世纪初期,微创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微创神经外科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逐步展开。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就全国范围讲,其发展还不平衡,有些领域尚存在更新理念和规范技术等问题,比如说应用微骨孔入路,要求外科医师具有丰富的显微手术临床经验,同时还需要完备的显微手术和微骨孔入路的手术器械,微骨孔入路最适用于脑外病变,如尚无症状的脑肿瘤、动脉瘤等,而不适用于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和癫痫手术。
在神经导航手术中,定位和切除的基本依据是术前的影像资料,术中随着脑脊液流失、病灶的切除或囊性病灶囊液的吸除,脑牵开器的牵拉,以及伴发脑积水或脑萎缩,都可能发生脑移位。为了及时纠正这种脑移位带来的解剖偏差,提高手术精度,出现了术中开放式术中MRI,目前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拥有,所以在高精尖设备这块我们比国外还是落后很多,而且很多设备都需要进口。不仅如此,相比国外现代神经外科的飞速进步,国内神经外科的发展还停留在跟随和学习阶段。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极不平均,多年来落后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体制也存在众多的缺陷,多数基层神经外科医生没有经过正规的显微技术培训,没有经过尸头解剖培训,缺乏显微操作的实际经验,加之医患关系紧张,对年轻医师的成长都很不利,所以应加强对年轻医师的培养,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培养,还包括素质培养,科学理念培养等等。
《中国卫生产业》:请您介绍本人近年来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您现在主要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您致力于做哪方面的研究?
叶伟:我从医至今算起来应该有20年了,每年完成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大约300余例,同时还承担一些科研和教学任务。目前主要科研重点是脑血管痉挛机制方面研究,其中还曾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担任一些国家核心期刊的编委。我感觉这点成绩和一些像我国著名“神外”专家王忠诚教授这样的大家来比较,真的算不了什么了。近年来临床上主要在颅咽管瘤、复杂动脉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方面研究,并已经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目前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非常多,在脑神经外科领域有哪些内容值得其他学科医生关注?
叶伟:我所带领的科室近年来关注重点是颅底神经外科的发展,颅底介于头颅与五官(眼、耳、鼻、喉和口腔)之间,有重要神经和血管经过,而颅底病变包括肿瘤、外伤、炎症、血管和先天畸形。因此颅底外科是跨学科的专业,涉及神经外科、五官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头颈外科和肿瘤外科等。在过去,一位在颅底部位长了肿瘤的患者,可能要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和颌面外科等接受不同的手术,才能比较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从今后,这样的患者只要进行一台手术,就能获得根治性治疗。
《中国卫生产业》:在您多年行医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或人或一句话是什么?
叶伟:对我感触最深的是2004年前往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的经历,学习期间总的感触无论是从手术操作,还是临床思维方式都收获颇多。更觉得临床思维理念的不同是此行感触中最深的,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之处。学习期间医院对同一个疾病不同的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思维和处理模式,手术是否需要、应采取何种治疗方式以及干预到何种程度等,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不是就病治病,而是为人治病,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变本身”为中心。在处理每一个病人时,都要最大限度的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最低限度的为病人带来伤害,不强调通过一次治疗或一种方法来解决患者的问题。而是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目的是降低各种干预措施所带来的风险,比如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我们通常采取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其时常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对患者的干预风险,而采取两种术式相结合的方法。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病人是医学知识的源泉,医生的知识来源于病人。对于每个病人都应该“ 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应把病人当做亲人,给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而不是从自己学习的需要出发来安排病人的治疗。
如今,叶伟教授带领下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声名远播,昔日走出国门学习取经,今朝国外同行前来进修。面对喜人的变化,叶伟却显得格外冷静“要想保持优势地位,把总医院神经外科打造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朝着下一个目标,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筹划建设颅底神经外科,新科室包括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颌面外科、头颈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医生,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但我相信在21世纪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颅底神经外科水平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家简介
叶伟,男,1966年1月生人,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四病房主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人,黑龙江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国截瘫协会黑龙江分会常务理事。
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攻读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颅咽管瘤显微镜下全切第一人朱贤立教授,系统学习了鞍区病变(包括动脉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的显微手术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神经外科基础。回院后积极开展了显微镜下鞍区病变及颅底手术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师从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Haward Yonash学习脑血管疾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颈动脉硬化)的手术治疗。
2002年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中央前回深部病变显微切除技术获黑龙江卫生厅科技二等奖;2010年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病变获黑龙江卫生厅科技二等奖。目前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及院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二项。近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高血压的现代概念》、《神经外科学新进展》等多部著作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