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经验 开创办学新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关于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2011-11-19 18:41:10康世才
克拉玛依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油田

康世才

(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总结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对我们今后发展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本质上说,克拉玛依职业教育与新疆油田职业教育是一回事。新疆油田职业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五十多年的岁月中,克拉玛依的职业教育伴随着油田的发展一同经历了发展、动乱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

1.职业教育在油田建设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新疆石油专业技术人才,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苏合办的新疆矿业学校内设立了石油专业。随着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1956年,石油专业从矿业学校分离出来,在乌鲁木齐市单独成立了石油学校。1958年,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出现了全民大办高等教育的热潮,乌鲁木齐石油学校升格为新疆石油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时设有中专部。1961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上级决定,新疆石油学院在完成已经招收的本科生教育后撤销,中专部搬迁到独山子办学,更名为独山子石油学校。在此期间,办学规模一直控制在2000人。学校围绕着石油工业的需要设立了石油地质、石油钻探、石油开发、石油炼制、石油机械等专业。

为了适应克拉玛依油田迅速发展对石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要,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克拉玛依市建立了克拉玛依技工学校。1962年,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撤销,原校址移交给克拉玛依第一小学办学。然而,克拉玛依技工学校的停办,使技术工人的培养失去了来源,造成油田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当时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半工半读”的设想,经石油部批准,1964年,在原新疆石油学院校址上建立了乌鲁木齐石油工读技工学校。1965年,经石油部批准,从四川招收了3000多名青年学生,分配到油田各二级单位,边工作边培训,被称为“工读学校”。

2.职业教育在“文革”动乱时期

“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独山子石油学校停止招生整十年。乌鲁木齐石油工读技工学校,在“文革”后期教职工整体搬迁到河南,学生在新疆油田分配工作。克拉玛依各二级单位的工读学校,“文革”后期宣布停办,学生分配工作。

但是,随着油田规模的扩大,职工人数的增加,克拉玛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也急剧增长,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加剧,197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克拉玛依师范学校,以培养中小学教师。同时,医院护理人员也严重不足,1977年正式成立了克拉玛依卫生学校,以培养护理人员。

3.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克拉玛依油田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油田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为了尽快弥补油田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新疆石油管理局提出五年内培养一万名大中专毕业生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了不少新举措。

首先,加强油田所属的大中专院校的建设,加大招生培养力度,要求各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紧密结合油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独山子石油学校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指示,1978年开始招收大专班,后来在石油部的干预下停止大专班的招生,1984年更名为新疆石油学校,1994年新疆石油学校建成为自治区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78年组建了新疆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开设了工民建、机械、石油地质和财会等专业。1979年重建克拉玛依技工学校,1997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高级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最大达到6000人。与此同时,独山子技工学校建立,并成为自治区重点技工学校。1982年建立了克拉玛依电视大学,在中央电大和自治区电大的支持下,克拉玛依电视大学结合油田实际开设了石油开发、石油钻井等专业。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新疆石油学院恢复招生,开设了石油地质、油田开发、机械、经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多人。为了推进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进修提高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1983年由石油部委托自治区批准成立了新疆石油教育学院与克拉玛依师范学校合署办校,为克拉玛依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教师,也为克拉玛依周边地区培养了不少教学人员。到八十年代中期,克拉玛依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年办学总规模达到10000多人,年均招生能力达到3000多人。

其次,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考试,选送职工到内地高等院校委托培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委托培养成为克拉玛依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克拉玛依先后与新疆和内地近五十所高等院校签订了委托培养合同,其中,师范类院校十六所,医学类院校七所,理工、人文和财经类院校二十五所。每年通过考试选送近千名职工学习,累计培养职工一万多名。

再次,积极发展成人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克拉玛依的各类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年总规模接近一万名。

通过以上措施,培养了大批油田急需人才,油田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大为提高,医护人员得到补充,他们已经成为克拉玛依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其中一些优秀人才走上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的领导岗位,充分显示出抓教育对油田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4.职业教育新调整时期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了油田各项事业的改革。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石油行业内部产业重组,主辅业分离,政企分离,油田教育从学校设置、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新的更加深刻的变革。就职业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调整了大中专院校的设置、结构与职能。1998年,新疆石油学院停止招生,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职工培训中心,新疆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撤销。2000年,新疆石油学校升格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实用性高等专业技术人才,2010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验收批准,建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列入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内。1998年,克拉玛依石油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电视大学整合重组为克拉玛依文理学院,与市委党校合署办学,当时改革方案的设想是,保留培养能力和专业设置,相对缩减招生规模,以备不时之需。本世纪初,师范学校、卫生学校、教育学院撤销,电视大学与市委党校合署办学,专职于干部职工培训。2003年,克拉玛依高级技工学校改组为技师学院,着力于油田高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独山子技工学校停止招生,着力于职工培训。克拉玛依职业教育的规模从10000多人,紧缩到5000多人。

二、历史的启示

1.从根本上说,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油田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但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油田各方面的发展。具体来说,石油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各井队缺乏合格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基层班组找不到称职的统计员和核算员;医院不仅缺乏能力较强的医生,护理人员也严重不足;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岗教师的学历不达标率极高,小学为45%,初中为85%,高中达到95%。为此,克拉玛依油田党委下决心投资教育,在很短时期内,建成了适应油田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完整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2.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人才需求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制约

克拉玛依地区职业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和两次大的调整。

在1958年“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不仅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发展,还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然而,1958年的“大跃进”在总体上破坏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比例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国家不得不在1961年调整经济政策,技工学校和石油学院先后被撤销。现在看当初石油学院的建立并不具备条件,是急躁冒进的产物,应该撤销。但是,技工学校的撤销并不符合实际,而是由国家大政策决定了它的撤销。油田对技术工人的急切需要,不得不在六十年代中期重新建立技工学校。“文革”之中,这些学校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转到经济建设上,油田人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促进了克拉玛依职业教育整体上的迅速发展。到1998年前后,油田人才不足的矛盾得到重大缓解,甚至出现大中专毕业生难以安排、某些部门人才结构性相对过剩的局面,因而调整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就成为必然选择。虽然1998年后所做的调整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对调整的内容,办学机制的改革,应从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认真的论证。

3.要珍惜教育资源的积累

教育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这是因为它的积累过程非常缓慢,特别是学校专业特色与教学传统的形成、学术氛围和学术流派的形成,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世界上许多名校之所以著名,并不完全在于它的硬件多么富丽堂皇,而在于它有着悠久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内容、教学传统与学术流派以及支持这些特点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图书资料。教育资源不同于生产技术设备。前者着重于积累和传承,展示了人类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化,后者着重于周期性的更新,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技术支持。而克拉玛依在职业教育调整中,对教育资源的处置都采取了类似于工厂进行设备更新的措施,如对教师队伍采取的分流的措施,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流散;对图书资料和教学实验设备采取的分散处置的措施,或交给可用单位,或变价处理和报废,造成了损失等,使教育资源的积累遭到破坏。

三、发展克拉玛依职业教育的建议

首先,要认清地区职业教育各发展阶段的背景不同。当前,克拉玛依市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宏伟目标,并把建设一流工程教育基地列入了具体实施议程,这是克拉玛依职业教育再次兴起的标志。它不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次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不同,教育发展的机制也必然不同。这是我们应该认清的一个基本事实。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承担完成国家的生产任务,还要承担办社会的责任,企业员工及其家属子女都要得到妥善安置。就教育而言,不仅要兴办与油田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职业教育,还要兴办基础教育和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各种职业教育。即使是一些政策性亏损的企业,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其经济效益的测算和亏损的弥补,不是由企业自身负责,而是由上级管理部门承担。所以,企业承办职工子弟学校、各类职业教育学校都是合理合规的。只要企业在上报各项发展计划时,言之成理,得到上级的认可,资金就有保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责任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有企业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完成国家的生产任务,还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理论上说,不允许企业发生亏损。即使在实际上有些企业发生亏损,也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长期亏损下去,就要宣布破产。国有企业原来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回归到社会管理部门。就教育而言,基础教育划归政府管理,国有企业限于承担职工技术培训,参与兴办和企业需求相关的职业教育。一家企业已经难以单独承担兴办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门类齐全的、系统的职业教育院校。

其次,要有开放的眼光与魄力。职业教育院校能否持久地发展下去关键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否能够持续。从打造世界石油城的角度来说,克拉玛依在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应该破除小农意识,树立开放的眼光和魄力,要形成对周边地区和邻近国家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不仅要对周边地区和邻近国家的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有透彻的了解,而且对他们的人才需求也应该有充分的了解,这也是一种市场意识。这样,在对职业教育规模的估算上,就应该拓宽眼界。从地域上来看,不能仅仅局限于克拉玛依自身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国内周边地区的需求和中亚一带的国际需求,以此来增强克拉玛依职业教育的供给;在专业设置上,既要考虑石油主专业的需求,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其他各部门发展的需求,以此来增强各经济部门之间的互补性。如果没有这种开放的眼光和魄力,不从促进地区和国际交流方面认识问题,不从扩展市场的角度认识问题,只是盯着克拉玛依地区的人才需求和石油行业的发展需求,克拉玛依的职业教育必然不能持久发展。

第三,要创建新的办学投资体制。既然克拉玛依的职业教育在地域上涵盖了较为广阔的地区,在专业上涵盖了社会需求的各种专业,在办学上就绝对不能再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办法,由某一家企业完全包下来。克拉玛依现有的各家国有大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专业分工,单靠某一家企业为地区职业教育长期投资,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上,企业也缺乏内在的驱动力,难以长期维持。因为,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随时会对生产任务、投资方向与资金运用进行调整,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对学校的投资,必然影响到学校的持久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折腾。要有效解决地区职业教育的长期投资问题,解除职业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新的多元的投融资体制。从克拉玛依的社会实际来看,由政府牵头,地区各企业积极参加,并吸收社会资金,组建地区职业教育投融资共同体,或称地区职业教育董事会,按照企业产值或其他标准,合理分担地区职业教育资金。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变,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也要相应地调整为地方党委和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业务上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这个设想也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的规定精神。[1]

第四,要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应该对现有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和电视大学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予以充分利用。这几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相同与相似之处,如基础课教师、公共课教师、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培训教师具有互补性,专业设置也有近似之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实习、培训设备也具有互补性。只是由于各学校原有的设置类型不同,使得教学方式有差别,如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以面授、实习、培训为主,电视大学则以电视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主。在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不管那个学校都可以因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因此,应该把这几所学校组建到一个教育共同体内,使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作用。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科技水平提高,基础在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就是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希望未来克拉玛依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DB/OL].http://wenku.baidu.com/viem/d264e2e3f…,2011 -4-12.

猜你喜欢
克拉玛依技工学校油田
克拉玛依胡杨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44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技工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
石油沥青(2018年5期)2018-10-24 05:41:08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6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掘金油田环保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