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蓉
海州是连云港古代的称谓。翻开清代有关海州的史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至乾隆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步复甦,特别是以板浦为中心的盐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涌现出一批才华卓著、灿若星辰的作家和学者。其中的凌廷堪和李映庚就是两位深有影响的音乐家。
凌廷堪(1755—1809)字次仲,是清代杰出的经礼学家、音律学家和戏曲理论家。他祖籍为安徽歙县,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也将他列入“流寓”之中。其实凌廷堪的祖父虽是歙县人,但祖母却是海州板浦许氏,他祖父去世后,其父凌文昌即迁居板浦外祖父许世英处,“系海上灶户”,即从事海盐生产的专业户(见张其锦编《凌次仲先生年谱》)。板浦于唐代建镇,是淮北地区海盐的重要产区,素有“淮北盐都”之称。凌廷堪不仅出生在板浦,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州度过,许多重要著作也都在海州完成,海州锺灵毓秀的山川哺育了这位才情横溢的学者。故《朐海诗存》中说他“世居海州板浦”,钱泳编著的《履园丛话》中也记载:“凌仲子名廷堪,海州板浦人”。凌廷堪的人生可谓坎坷,史书说他“六岁而孤”,失学后试图经商而不成。少年的困顿并没有压夸他,反而使他发奋读书,全凭顽强的毅力和天资的敏慧,终使他学有所成,“词曲一套,无师自通”、乃至“淹贯百家”。他35岁中进士,54岁卒于歙县。
凌廷堪一生的著作可谓浩如烟海,他对经礼、历算、天文、音律、诗词等方面均有精辟的见解。他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典籍和诸子,从而成为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他的诗歌钱泳谓之“沉博绝丽”,他的骈体文梁启超谓之“力洗浮艳,如其学风”。清代李斗著《扬州画舫录》中用了整整三页的篇幅,介绍凌廷堪在历算方面的成就。小说《镜花缘》作者李汝珍从河北迁居板浦后,自称“受业于凌仲子夫子”(见《李氏音签》),足见他学业渊博,造诣之深。
凌廷堪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据《扬州画舫录》载,“清乾隆丁酉(1777)年,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改曲剧……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旸、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当时年仅22岁的凌廷堪,和他的板浦同乡、剧作家程枚一道参加清帝乾隆钦定的“曲改局”,整理和删节历代戏曲作品一千多部,为《曲海总目》这部巨著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凌廷堪所著的《校礼堂诗集》中,录有“论曲绝句”32首。他以诗歌的独特形式,信手拈来,纵横捭阖,对元、明、清三代数十位戏曲作家及其作品、音律、演唱,以及戏曲的起源、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地进行了评介,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实为我国传统戏曲论著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书目文献出版社在《历代咏剧诗歌选注》一书中,收录了他“论曲绝句”30首。
真正奠定凌廷堪重要学术地位的,当属他的扛鼎之作《燕乐考源》。燕乐亦称宴乐,即我国隋唐时代宫廷中饮宴时所演奏的歌舞音乐,它原为雅乐的一部分,至隋唐后渐渐加入汉族俗乐与外族音乐的成分,内容日渐丰富。我国历史上,隋唐时期的几位帝王酷爱音乐,他们不仅组织规模宏大的宫廷音乐机构(人员多达三万),征调各地音乐家担任乐工,有的还亲自作曲担任教练,在宫廷的饮宴活动中演唱或演奏,燕乐也成为宫廷音乐的泛称。燕乐在常期实践中创造了一套记谱方法和一套宫调系统,形成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历代研究燕乐的学者颇多,但也出现一些杂乱的概念。凌廷堪所著《燕乐考源》收集了隋、唐、宋、辽各代大量的音乐史料,通过比较分析,论证了唐代以后燕乐乐律演变的过程,提出了燕乐应为四宫28调之说。全书共六卷,首卷为总论,卷二至卷五分别论述了宫、商、角、羽四宫各七种调式,卷六为后论及附录。犹为可贵的是,该书还通过校勘的方法,指出历代音乐史料中的一些讹误之处,为后代研究家所认可。《燕乐考源》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它纠正了宋代以来许多儒者的偏见,澄清了中国古代乐律发展史上一些混乱的理念。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音乐史书中都开列了《燕乐考源》的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在“中国古代音乐典籍”栏目中将《燕乐考源》列为压轴之篇,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大约上世纪80年代未,时在淮阴市主持戏曲志编撰工作的李志宏先生来访,并送我一部石印《军乐稿》复印件,署名作者为海州李映庚。我手捧这份厚重的工尺谱复印件十分惊喜,始知海州还有这么一位音乐大家。近年来,已任宿迁市政协副主席的李志宏先生时有研究李映庚的成果寄我,使我受益匪浅。沈阳音乐学院一位教授曾写信给我,他是位潜心研究李映庚的学者,和我索要李映庚的相关史料,我热情地向他推荐了李志宏先生。
据李志宏、周龙斌、周俊超所著《清未艺坛二杰》一书介绍,李映庚(1845—1916)字啸溪,出生在海州板浦一个小康人家,幼年读书,聪颖过人,而立之年便考中举人。李映庚自幼对音律特别喜爱,虽考中功名,但对音乐的爱好痴心不改,在家中开设票房,演唱昆曲以自娱。年深月久,他演唱昆曲已近炉火纯青的境界,对音律的研究也颇有见地,这对他以后创作《军乐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4岁那年李映庚考中进士,后分配至直隶省迁安县任知县。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三年后濯升知府,先后在正定、大名、天津、保定等府任职,民国初年升任民国政府的肃政史。他任天津知府时恰逢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袁又接任直隶总督,二人颇有交往。袁世凯欲复辟称帝,李映庚表示了激烈地反对,愤而辞官回乡。待袁去世后,继任总统黎元洪欲聘李映庚进京出任新职,但李映庚已于1916年11月去世,终年71岁。
李映庚创作《军乐稿》从他在天津知府任上开始。当时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仿效外国陆军建制,创建一支军乐队。袁深知李映庚精通音律,便请他编创乐谱,并主持“军乐传习所”,亲授军乐。从《军乐稿》中李映庚的自序以及书中收录他给袁世凯的两封上书中,可知他创作的过程、全书内容以及创作思想。《〈军乐稿〉叙》中记载:“映庚以乙巳正月奉檄修军乐,阅三月,声律粗有发明,出《军歌》十余阕,付工肄习。”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述了李映庚于1905年农历正月奉命创作军乐,历经三个月,完成了十多首新颖的军歌,交付乐队练习。在《上袁尚书第一禀》中,向袁世凯介绍了他创作的过程,先完成军歌歌词的创作,按内容和用途分为15个类别,将歌词呈送袁世凯审定。歌词创作的原则是:“关乎国典例者,其词不得不雅;关乎军礼者,其词不得不庄;为将领所歌、中学堂以上所采用者,其词不得不文;为士兵所歌、中学堂以下所采用者,其词不得不质。”在《上袁尚书第二禀性》中,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他对军乐创作及其音律特征的见解,是一篇很有见地的学术论文,显示李映庚很高的音乐修养。《军乐稿》全书共四卷,卷一为表;卷二为配上工尺谱的军歌,计有 《神武颂》、《升旗颂》、《望阙吟》、《军祷歌》等七种20首;卷三为军中散乐,配词乐谱,计有《男儿汉歌》、《宝刀歌》、《铁血歌》、《得胜歌》等十种43首;卷四为军中的礼乐,全部乐谱,有《步法》、《迎送》、《行礼》等五首。
李映庚创作《军乐稿》,开创了我国现代军乐的先河。他在传统昆曲曲牌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旋律上简化,节奏上强化,再配上气势恢宏的西洋铜管乐队伴奏,使历来轻歌曼舞、一唱三叹的昆曲,而衍变为铿锵有力、威武雄壮的新乐,首创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军乐作品,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军乐稿》的歌词为李映庚新创,如《男儿汉歌》中:“男儿汉,生大邦,全球无此好封疆,须将万里人民看作同胞养,都要轻身命,重天良,莫将咱,国名丧。”《行军歌》中:“上了平川路,儿郎莫念家,家中告了爹娘假。营中支起英雄架,手中提着钢刀把,说甚艰难苦话。提起精神,挣得个军人身价!”歌词通俗易懂,无处不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激烈情怀。《军乐稿》的价值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已故音乐史家沈知白先生在《中国音乐史纲要》中肯定了这部著作具有的人民性,并希望“这份乐谱我们应该翻译并加以整理。”原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武俊达先生著文写道:“《军乐稿》对中国军乐发展史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这对如何吸收祖国取之不尽的优秀传统音乐遗产,为当代民族化的新军乐,以至民族风格的声乐曲和器乐曲的创作……都是大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无容置疑,李映庚是我国现代军乐的创始人,《军乐稿》在我国军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