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期望教育的应用

2011-11-16 03:21李艳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激励课堂教学

李艳军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激励,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期望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差生也能拾级而上。

关键词:期望教育;激励;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及观念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工作,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期望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质量。

一、模式简介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来实现个体最大潜力的激发,从学习动机的形成到学习目标实现的一个完整过程。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激励的神秘成分是“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产生“成功感”“成就感”,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这就是说同一个人,在受到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教师要不断地给予学生有激励性、及时性、正效性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優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差生也能拾级而上,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其产生盎然的兴致投入学习,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背景情况

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跟初中阶段比较,在心理和生理上更趋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记忆清晰。对死记硬背的方法感到厌烦,对“保姆式”呆板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山区民族中学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初中和多种层次的家庭,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尽管现在大部分初中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造成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连复制、移动、删除等最基础的操作也不会。进入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是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加上考试形式是笔试,造成一部分学生非常不适应,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上课不认真,许多知识点掌握不好。

三、期望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提出期望,使学生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强化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把当前的学习与个人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自觉性。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提出三个期望,使学生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这三个期望分别是:“长远目标是在中学阶段掌握好计算机知识技能,将来进入大学不会落后于大城市的学生;中期目标是顺利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短期目标是在本学期末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期望提出之后,把学生按信息技术学习成绩分为优、中、低三个档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

优等生类学习动机较明确,学习劲头足,自信心强而持久,对他们的期望要定得偏高一些,“期末考试取得90分以上,会考获A等级”,即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类型。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目标,有的没有达到,这时要及时总结评价。对达目标者应再提出新期望,对没达目标者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对其获得的成功及时予以鼓励,这种方法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当他们达到目标时,回头一望,自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对中等生类,在分析他们信息技术学习成绩稍差原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即提出大期望),主要采取“最优等生战略”,把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有一些他们各自的强项与优等生比较,会使他们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顿生赶超优等生的心理,这时再趁热打铁,提出期望(包括长、短期)。期望确定之后,就要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而不能像对待优等生那样,进行最终的成果分析,因为那样可能太迟,起不到好效果。

差等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的最佳人选,因为差等生在学生群体中常被忽视,因而他们都具有羞怯、懦弱、自我放弃等外部心理表现。而通过悉心的交谈会发现,他们往往都具有强烈要求学习好的愿望,而且智力并不差,有的由于信息技术基础差,有的苦于方法不当,有的苦于不被理解等诸多原因而畏缩不前,他们都渴求理解、帮助和信任。根据他们对老师的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十分敏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期望,他们会牢记于心,发愤努力。多与其谈心,询问学习上的难题,帮助解开心中迷惑,并及时鼓励其取得的点滴成绩。结合成功教育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若要成功需努力”的信心和决心,运用成功来争取更大的成功,最终实现老师的期望。

通过这样的分档对待,在班集体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期望,在期望的鼓舞和优等生的带动下,学生们自觉地学习,沿着期望阶梯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奔向更新的高度。

四、期望教育的效果检验

坚持对学生进行期望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学困生保“底”,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基本要求;对学优生不封“顶”,鼓励他们向更广、更深的学习目标进军,把辅导学困生,培养学优生的任务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结合每一次单元测验、课堂教学进行期望教育,并结合成功教育及时鼓励、不断暗示,在课堂上多提问,辅导时多关心。对学生进行期望教育时,学生普遍心情较好,学习热情高,学习目标明确,对新知识掌握快,技术运用熟练,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都有质的飞跃。实践证明,期望教育是一个重要、有效的教育手段,期望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中学)

猜你喜欢
激励课堂教学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