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玮
摘要:任务型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内英语教学人员的青睐,它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信息差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重要任务类型之一,信息差的存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是目前英语口语教学最理想的教学手段。从信息差任务的实质出发,结合批评语言学来阐明信息差任务如何促进学生的言语习得。
关键词:信息差;信息差任务;语言输出;语言输入;话语权
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类型之一,信息差任务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很多英语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认同。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差任务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信息差任务的实质,揭示信息差任务给教学人员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信息差的定义
信息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信息差亦然。广义的信息差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因智力因素、学习环境等不同条件作用下造成的认识的差别,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诸如个人情感、科学知识以及各种数据、资料、信息等。狭义的信息差指的是在特定场合下的双方(或多方)在掌握信息或者传递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或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存在促进了言语的交流。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课堂交际活动中设计狭义的信息差,使学生自发地去交际、传递信息,促进言语习得。而在这一过程中,广义的信息亦不容忽视,它往往是促进或者妨碍学生自主交流的因素。本文认为,要创设成功的信息差任务,就必须把这两种信息差都考虑进去。
二、信息差任务的实质
信息差任务的原理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有着密切的联系。Krashen认为,学习者要获得比其自身语言水平(i)略高一点的可理解性输入才能习得语言,即i+1,i指的是学习者自身的语言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现有水平的部分。信息差任务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设计输入的内容,对此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给了我们很大提示,但是这一理论还是欠缺实际的指导意义。邹为成指出,“可理解性输入”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外语习得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他认为,语言输入必须转化为“语言吸收”才会导致“习得”的发生,同时语言习得还必须遵循Allright所提出的“交际”手段,即必须把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组合,这样的语言习得才真正有效。因此,信息差任务的实质就是:语言输入(A)—语言吸收(B)—语言输出(C)。教师要控制好A环节,及时捕捉语言输入的机会,精心设计输入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促进B环节,即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输入,从而进行输出。
三、信息差任务的重要性及其挑战性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可以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把人物、事件和物体分成类和等级,以便证明某一制度和个人的地位。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控制话语权,教师有提问的权力,学生有作答的义务。而在信息差任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各自的信息,不再需要从教师身上获取信息,学生由此控制了话语权,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差任务教学活动虽然成功地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但是新的话语权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信息差任务进行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是分组活动,2~4人一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师设计的“输入”,转化为自己的“吸收”,然后“输出”给其他成员,使信息得以分享和传递。在这个过程中,“输入”的内容是教师掌握和设计的“狭义的信息差”;“吸收”则要靠学生的努力来将“输入”消化,在学生的“吸收”过程中,“广义的信息差”会对“狭义的信息差”产生影响。简而言之,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会有个体差异,知识面广的学生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增加一些自己的看法;觉悟程度高的学生会对信息理解得更为透彻。“广义的信息差”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吸收”,还影响着学生的“输出”。由于“广义的信息差”的存在,话语权便转移到知识面比较广、觉悟程度比较高、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身上。本人曾经与一些口语课上不爱说话的学生交流过,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开口说话,有些学生说同组的成员口语水平很高,听他们说话已经能学到很多东西,自己根本就不用发表见解,有些学生说自己说话语法错误很多,怕被同组的成员取笑,慢慢地只能倾听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学生说他在课堂上与另一个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的时候,他好像觉得那个同学说了一个错误的句子,但是因为那个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他就误以为那个同学的句子是对的,课后也没有去查证,他跟着说那个错误的句子说了很长时间,后来才被外教纠正过来。由此看来,水平高的学生掌握了话语权,深深地影响了其他水平低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甚至成了权威的象征,水平低的学生不敢挑战权威,即使是错误的,也被迫“吸收”,因此,在设计信息差任务的时候,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四、口语课堂中的信息差任务设计
1.口语课堂信息差任务的特點
教师应当创设成功的信息差活动,同时引导学生顺利地互补信息差,从而达到真实交际的目的。然而,成功的信息差任务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王松美曾经引用过Penny Ur的成功的口语活动所具备的特征来阐述好的信息差任务应该具备的特点:
(1)Learners talk a lot.学生开口说得多,也就是“输出”得多,学生“输出”越多,就越能保证“输入”和“吸收”的质量。
(2)Participation is even. 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是平等的,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话,如果有些学生滔滔不绝,而有些学生只是寥寥几句,那么这样的口语课堂是不成功的。
(3)Motivation is high.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强,这就要求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热情。
(4)Language is of acceptable level.任务所涉及的语言水平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重要参考依据,提供可理解的“输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2.口语课堂信息差任务的范例
(1)“广义的信息差”任务设计。
教师可利用学生本身就具有的“广义的信息差”去设计任务,尤其是新入学的班级,同学之间互相不了解,教师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自我介绍”便是一种最常见的课堂任务,但是,如果只是叫学生站起来,走向讲台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只会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教师应该设计几个问题,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等,让同学两个人一组去提问和作答,这样便能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融洽。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SURVEY(调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对方,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向其他同学进行询问、调查,最后教师核实调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给出反馈。当然,这种“广义的信息差”任务只适用于刚开始的几节课,要更进一步地学习,就要设计“狭义的信息差”任务。
(2)“狭义的信息差”任务设计。
王松美已经研究过信息差任务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并给出了两个详细的口语课堂信息差任务范例,其中一个是关于Charlie Chaplin(以下简称CC)背景知识,另一个是图片上找不同,这两个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信息差任务,值得教师们去借鉴、学习。然而,上文所提及的“广义的信息差”对“狭义的信息差”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此,我将以王教授的CC任务为例,来谈谈“广义的信息差”如何影响着活动的进行。在这个信息差任务中,学生首先被分组,每组两人,同组的每个人将分到一个表格,表格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缺失的信息不一样。比如说,学生甲的表格上有CC的出生地点,但没有出生年份,学生乙的表格上有CC的出生年份,但没有出生地点,这样“狭义的信息差”就存在了,经过交际,学生乙从学生甲处得知CC的出生地点,学生甲从学生乙处得知CC的出生年份,这样的信息差交换好像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表格上还提到几部关于CC的最成功的几部电影,学生甲缺失的是“The Gold Rush”,学生乙缺失的是“City Rights”,如果学生甲本来就对CC的背景了如指掌,那么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对CC一无所知的学生乙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甚至不知道学生甲在说什么。因此,在进行“狭义的信息差”任务之前,教师一定要事先对学生摸底,利用课余时间把每个学生的文化水平、知识背景都了解清楚后,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把文化水平相近、知识背景相似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就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五、总结
信息差任务显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带有“信息差”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尽量把文化水平相近、知识背景相似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就大大地优化了组合,提高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邹为成.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
[2]王松美.论外语教学课堂中信息差任务的原理与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03.
[3]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