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
一、专题内涵阐述
《老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第三板块“底层的光芒”里的一篇选文,专题教学要求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会从时代和人的关系中解读人物;学会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和性格。在文本研习中,我把它定位为三读,即读人物、读人情、读人生。要求学生回归文本,细读选文。
二、教学现象描述
1.一读人物(感受·鉴赏)
(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本文是散文,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知人物的思想,通过想象还原鲜活的人物形象。)
(1)说说你身边的“苦”人?
(学生发言踊跃,说明学生体察生活、关注生命,为下文导入《老王》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文中写了老王的哪些基本情况?
学生归结:写老王的职业、生活、缺陷、居住条件等。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最后一个片断,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
(这一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学生能快速概括即可,没必要在具体段落上纠缠,要发挥学生阅读主体作用,就不能在细枝末节上打击其阅读的积极性,因为再小的成功体验也比在细节上纠缠要好。)
(3)说说文中写了和老王交往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能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讨论概括后归结)
①送冰;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③为一个愿意坐他车的主顾装半寸高的边缘;④满怀诀别意味地去送鸡蛋和香油,却不会表达。
师生归结:老王是个车夫,下层人,生活艰苦,精神凄苦,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虽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纯朴,忠厚,老实。
(学生饱含同情,有的甚至想到了自己失去工作的父亲送奶时的艰辛却极守信用。这种回答是个小插曲,它游离于课堂,但我看到学生心里有种表达的冲动,在体察“老王”的时候体察了自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情感内化的一个过程么?)
2.二读人生(思考·领悟)
(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解疑,教师点拨、明确)
(1)作者一家是如何对待老王的?(学生细读文本)
①常坐老王的车;②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报酬;③给香油、鸡蛋的钱;④关心老王的生活;⑤送老王鱼肝油。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他。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总是照顾他的生意,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关心他。
(学生归结得较快,立足于文本,言之成理)
(2)杨绛先生对老王照顾有加,何以篇尾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学生讨论后归结:时隔多年,作者自省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感到“愧怍”。其实在那样一个理智丧失人性疯狂的年代里作者葆有善良与关爱,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而正是这种惺惺相惜传承着人性深处不灭的光芒。
(有学生说作者没请他多坐一会儿,跟他聊聊天了解他的病情以救助他。这一说游移于课堂预设,学生理解也较浅显,但这一设问恰恰暴露了本文的难点,我把它放在“三读人情”里面突破,庆幸的是这里我看到了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3.三读人情(应用·拓展)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相对现实生活,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对不幸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归纳文本主题)
师生归结:送了大瓶鱼肝油;照顾老王生意,照原价付;不坐平板三轮,还是关心老王。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钱钟书夫妇,却不肯收钱。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久时表达对“我”的感激,这体现了爱的相互性。有平等意识,才会感觉在老王生命的最后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很内疚、很有愧,这都是人性深处善的余波。这种精神要求彼此尊重,葆有人性深处的人道与平等。作者用文字讴歌真善美,让良知与道义构筑我们的精神防线。而当下我们最缺失的就是勇于自愿自觉地承担这份社会责任。
(这一讨论最热烈,有的学生甚至谈到社会丑恶现象。我顺势设置了一问:如果你是成功者、为官者,你会对类似老王的人怎么做?学生的设想真是多姿多彩:有人说办福利院等慈善机构;有人说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学生在那一刻心里绽放的平等与博爱之花,让我深受鼓舞,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上十分成功!)
三、教后感言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一节高效的课,要简洁明了”“三维目标切准到位”。本节课在教学目标设置上由浅入深,由外围突破,核心化解重难点,“知,情,意”结合流畅。特别有收获的是,在合作探究中,相机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关注生活,激发了学生内心善的力量,启发了他们关注人物、人情、人生,将语文的“两性”诠释得较好。细读文章,在作者朴素的文笔和深沉的情感中还原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第一心理高度重合第二心理,体味人物可贵而淳朴的人性美,感受社会良心和人性美的恒久与动人。谁能拒绝自己心底深处最本真的人性呼唤呢?让我震撼的还有学生内心涌动的生活激情和社会良知。如果说一节课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感动中完成学习,思考自己的人生、社会以及生活的状态,成长为一种勃勃生发的社会力量,那就是成功的,充满思考魅力的课堂。最是动心人性美,我倍感欣然,原来有些东西一直在我们手中传递,从未间断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