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芳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具有就业导向性和能力本位性的特点。所以,在职高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职教育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绝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会直接参加就业,这就要求他们通过三年的学习使自己具备极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完成由学生向劳动者的转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促进就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当前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自然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从备课到讲课,再到课下作业的布置都要进行精心设计,仔细揣摩更科学的课堂授课方法,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新式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首先,教师要用精彩的导语来导入课堂。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优秀的课堂导入能够在一开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堂课的学习上来,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营造了一种较好的学习氛围,为整堂课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能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排列”的概念及相关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电话号码从七位数字升到八位总共多安装了多少部电话来导入排列知识的学习。这种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导入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开展课堂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人物传记、历史资料、数学典故等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贴近现实生活进行情境创设
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个道理的引导,使他们明白数学的内涵以及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新课程也倡导要把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的意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最终目的。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以及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鼓励他们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知识后,可以利用银行的存款利息进行训练;在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知识的教学时,让学生完成同年级各班人数和男女生人数的统计以及本班同学零用钱花费情况的收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对调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培养了學生节约的好习惯,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以上这些训练方式,使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更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强烈的学好数学的欲望。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股票、利息、分期付款等数学问题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素材,有力地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三、强化人际互动开展有效教学
充分的互动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身心全方位地参与教学过程。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进行关注,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人际互动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很好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真正的人际互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积极学习和参与实现的彼此之间的全面交流。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数学日记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的专业每周完成一篇与数学数学学习相关的日记,并轮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碰到一些特殊问题时,可以以讨论会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设法解决该问题。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他们是以学生的身份接受评价,在评价其他人的观点时,他们又具有了老师的身份,这种教学方式,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确保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职高数学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以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从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以更高的热情开展持续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3]司主明.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4]徐秀玲.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长月刊,2006(10).
(作者单位 山西省潞城市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