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译作“文本间性”,通常用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1]。互文性概念最初来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60年代时法国著名批评家克里斯蒂娃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演绎出“互文性”的概念,指出“作为互文本的个体可用来指涉历时层面上的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来指共时层面上的历史事件”[2]。这体现出了文学的意指特性,意指状态下的文本必然与社会这个大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本被不断地阅读,从前的背景也因此被不断突破,后文本无形中修改了前文本,以变幻莫测的方式繁衍出新的意义,在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中再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这一过程的一环。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笔下,演绎出了一段人间痴狂与虔诚。一个13岁花季纯洁少女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风流倜傥的作家,她的爱炽热疯狂,单纯恒久,燃烧了18年直至生命陨落。她单向地爱上了一个不曾认识她的男人,并为他甘心奉献一切,还有了孩子,孩子夭折,她也年华早逝,这一切直到她生命终结才娓娓道来。这就是那个不可思议的凄婉爱情,她生活的全部,在这种几近于宿命的爱情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逐以及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无奈。
这个故事在中国新锐导演徐静蕾手下,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意念中、精神上原初的“爱”的主题。这爱不同于人间烟火琐碎的爱,它是一个女性心灵充盈、与生俱来的爱。影片对爱情的诠释脱胎于原著,情节、叙事相当忠实于原作,都表现了一个对生命、理想永不放弃的爱情追逐,但因为面对不同的受众群,又体现出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生命哲学观。
二
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在阅读与创作的审美延迟中,参与者的情感寻得共鸣,继而延伸到各自的创作空间。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个体又存在于前文本的预设背景之中。互文性否定了作品的原创说法,每一个创作者都依靠互文性来构建与展示自己的内涵,小说和电影也自然成为小说家和导演对社会和历史的注脚,对社会和历史的互文。不同表述的本身就要求不同的对话,茨威格与中国电影创作者都下意识地满足了这样对话要求,与暗含的观众进行心理对话,这种对话伴随创作活动的始终。每位创作者都会有意识地将读者的需求加入到作品中去。同时,创作者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阅读记忆,寻找记忆中的前文本。互文性并非文本自身的特性,它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桥梁,沟通协调,制造默契,从而产生互文。小说家略萨认为,一个作家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创作之中,他在道义上有责任关心周围的环境,有责任关心他处的时代,有责任关心社会上重大的政治和文化问题。
茨威格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人生见闻和经历异常丰富,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映照着浓烈的社会文化色彩。茨威格曾感慨道:“在从我开始长出胡须到胡须开始灰白这样短短的时间跨度之内,亦即半个世纪之内所发生的急剧变迁,大大超过平常十代人的时间。”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战争无情地破坏了原来协调的生活,将人们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茨威格在作品中呈现了人性被挤压乃至被碾灭的痛苦。由此可见,陌生女人就是作者与时代互文中的产物,一个为了爱的理想奋不顾身、矢志不渝的自我。
纵览陌生女人的一生,从她13岁情窦初开,爱情的火焰因为一个陌生男人而被激情点燃,一个十三岁姑娘的全部韧劲都用来窥视那个男人的一举一动,他的生活,他的习惯,他的朋友,他的爱好。“I knew all about you, your habits, the neckties you wore; I knew each one of your suits. Soon I was familiar with your regular visitors, and had my likes and dislikes among them.” “I kissed the door-handle you had touched, I picked up a cigarette and that you had thrown away….” 她甘心为那个男人做出任何改变,“I read book, far into the night, for I knew that you were a book-lover. …. I began, almost stubbornly, to practice the piano, for I fancied that you were fond of music.”她在单相思的苦恋中过了她的童年和青春,然后跟随母亲去了Innsbruck,虽然生活大大改善,但她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一切繁华,拒绝一切追求者,只是为了能寻找和他在一起的机会,于是在继父的帮助下,她又重新回到了童年生活的城市维也纳,在亲戚开办的服装厂里做工维持生计,只为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见到深爱的他。
这个执着的女孩在中国年轻导演徐静蕾那里,已从20世纪初的维也纳来到了1935到1948的中国北平。关于背景,影片亦如原著,并未浓墨重彩,只是一个符号,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只是告诉读者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是对原著在精神上的互文,似乎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这说明两位创作者生存的历史情景虽然存在着时间跨度上的落差,但同样的在历史的苦难中找到了契合点。战争让茨威格意识到,既然短短几十年的动荡可以毁灭几百年沉积的欧洲文明,为何一个人、一件小事不能改变人物一生的命运呢?于是他让主人公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落入不可知的命运深渊。同样的,陌生女人在欧洲的命运也在东方有了共鸣,人物身份已从小职员转换为女大学生,这种身份的改变使女主角更符合中国国情,既有东方女性的含蓄又有学生思潮的激昂,使角色更加单纯动人。在那个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学生潮,游行示威、大字标语,还有一张张笑脸和顷刻间响起的枪声。其实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文人如萧红、张爱玲等都曾集体表现了这样的人生感悟。无论原著还是影片,虽然国别不同,但都表现了女性在那个特殊年代的觉醒,开始了独立自我的理想追求,敢于向时代说不。这是两位创作者对时代的互文,19实际末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妇女们走出家庭,为争取自身的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当时的维也纳因循守旧,对青年人以及他们的大胆尝试总是采取谨慎和观望的态度,这给作者以沉重的压抑感。茨威格推崇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抱以同情,他认为女性应该更有权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是一个被赋予社会理想以及具有时代现实性的典型,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视爱情为自我实现的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the story of a life which was yours from its first to its last fully conscious hour.”“… no one else has ever loved you so slavishly, with such doglike fidelity, with such devoting, as I did and do.”
女性的坚韧与激越同样在这部国产改编影片中得到互文,女性顽强的生命力也得到充分体现。五四运动之后几十年,虽然中国女性解放之路走的艰辛,但已迈开了坚实的脚步,尤其是作为女大学生的新女性已登上历史舞台,并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一种历史背景引起茨威格的创作热情,这是阅读接受的结果,故事中人物情感的执着引起他对乱世文明的反叛,一个故事让徐静蕾有了拍成电影的欲望,是因为她自信读到了茨威格要表达的强烈感情。在阅读与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思想通过互文性得以发挥,并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找到了契合点。
三
陌生女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可谓是达到一种痴狂的程度,而这种痴狂的结局必然走向悲剧。当理想遭遇现实,当狂热遭遇冰冷,也是悲剧诞生的时候,其追求本身带有的理想色彩就宿命性地向我们展示虚幻无助的结局。
爱情的理想让她敢于在那个年代独自离家,来到童年生活的城市追逐心中的他。无论是原著还是影片,都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一个是工作赚钱,一个是求知求识。陌生女人虽有和作家邂逅的机会,并一起度过了几个美妙的夜晚,但她还是没有诉说自己的爱情,因为她在见到他的第一秒,就意识到他性格的双重性。“I realized that you are two people rolled into one: that you are an ardent,light-hearted youth, devoted to sport and adven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your art, a deeply read and highly cultured man, grave, and with a kee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live two lives.One of these was known to all, it was the life open to the whole world; the other was turned away from the world, and was fully known only to yourself. ”这种双重性格使她不敢去诉说自己的爱情,她知道让作家承担责任,就意味着束缚他的自由,限制和压抑他的本性,会使他感到焦虑和痛苦。她不愿看到作家的痛苦或作家对她施舍怜悯,所以她宁可独自收藏这份情感,保持这份爱情的永不衰败,这就是她独特的爱情理想。即使在她生下作家的孩子,艰辛度日,也没有告诉他,原著中茨威格交代了生孩子医院的破旧,以及她在医院所受到的非人待遇。由于贫穷,她对金钱和地位有了重新审视。我们可以理解为了生存,她被迫沦为妓女。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她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作家背上包袱。
同样的爱情理想在影片中得到互文,陌生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独自去承担那份痛苦与煎熬,但影片略去了对她艰辛生活的描述,反而展现了一位乐观积极的女性。经过八年的磨练,她已成长为一名美丽优雅的交际花,成功周旋于权贵男人之间,鄙夷贫困,过着贵族生活,这个改变虽然有悖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但却迎合了中国式审美,对一个主要角色华丽蜕变的期待,一种圆满的期待,这是对大众审美情趣和期待视野的互文。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带着自豪与幸福笑容的她,一种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新世纪爱情观的诞生。同时,影片增加了关于“前世”的对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轮回观,这或许是茨威格没有的,生命是不是从诞生开始,至死亡时完结?或者,死亡带来生命的终结,就好象苏醒是睡眠的终结一样?这一生就是所有一切吗?似乎都不是,这一生之后,还有另外一世等着我们,这是我们从古至今冥冥中的意念,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西方的悲剧命运在东方的轮回观中获得了新生,虽然在今生我们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前世有缘,后世有幸,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一种渴求圆满的审美观在此蔓延,意念得到无限延伸。“but you did not recognize me. No, you did not recognize me. Never had I been more of a stranger to you than I was at that moment…..”但现实依然是残酷的,你老是认不出我,最后一次邂逅也被当做卖笑的陌生女郎。她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的孩子也死去,自己也孤独地悄然逝去。
四
陌生女人对于爱和美的全心全意的追求在真实生活中被击的粉碎,纯粹的艺术追求在现实中无法实现。陌生女人试图与她的崇拜者进行对话,但永远担心对话一旦被误解、侮辱和反讽,就会永远的失去那个他。人类总是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期待和幻想,可在人间种种邪恶、丑陋和残酷面前,再执着的爱情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那么脆弱。这是原著和影片所展现的最完美的精神契合。
影片以“亲爱的,我写不下去了…..”结尾,比起原著的冗长更能体现陌生女人的内心感触,符合中国人欲说还休的特点,有那么多话却说不出。这样的结果也是中国式强调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让人去更大的空间去理解、去感觉,象诗一样唯美。女子的死对于男子来讲是一个顿悟,他似乎领悟了爱的美丽。而对她自己来讲或许是种解脱,她终于可以走出爱的阴影,等待她的将是彼岸温暖的阳光和孩子般纯净的笑,一种温馨荡漾开来,原著的悲剧色彩在女孩恬静的笑脸中暗去。
五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成功改编上映,让那部老作品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意义延续,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东西方背景截然不同的改编下,所折射出的意义更加深刻、令人回味。每个文本都可以从前文本中找到依据,对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受众群体都有不同的意义生成,此处体现了广义的互文性,它基于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既不是对前文本的简单模仿,也不是无迹可求的独创,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可以让读者徜徉其中并尽情感受潜在原著精髓的特殊文化氛围。每个独立文本的交集部分在表面上是重复的,而它们的合集所构成的话语又使得每一个重复的部分随着时空无线延伸。原著与电影也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生态度的共性和个性。人类对爱情生命的追逐是浓烈而执著的,甚至有些偏狂,但电影中所塑造的东方女性更体现出一种独立、坚韧、积极地人生态度,相较原著中女主人公的颓唐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生活是美好的,只要有憧憬,就会有收获。对这些或重复或创造的情节,都是互文性作为文学特殊功能的重要表现。
注释
[1]巴赫金, 《对话,文本与人文》。1998年,194页
[2]赵一凡, 《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13页
1 巴赫金. 对话,文本与人文[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 蒂菲纳, 萨摩瓦约. 互文性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3 米兰﹒巴尔著.谭君强译. 叙述学:叙事学导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女人[M]. 桑竹影,南珊译.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460.
5 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M]. 巴蜀书社,2003.
6 赵德明, 巴尔加斯﹒略萨传[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5.
7 赵一凡. 西方文论关键词[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