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拥有能够深刻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特质、又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动画作品是一国动漫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从当前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看,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问题仍在于充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以创作出动漫精品。
而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中,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无疑是最为丰富和独特的!在吸收众多传统艺术元素与特征基础上,从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努力挖掘、开发出可以启迪中国动画原创的文化艺术资源;在文学剧本、人物设计、场景设计、配乐及音效设计等方面借鉴丝路文化的精华,丰富自身艺术形式而形成鲜明特色,这对于推动中国动画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
剧本是所有动画作品创作之“魂”,而题材则直接决定着剧本的总体走向及最终作品效果的成败与否。对个人而言,题材的选择表达了创作者的审美品味、创作观念及艺术追求;对文化艺术而言,则关系到大众审美趣味及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建构等。中国动画自诞生发展至今,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故事等,总量之中接近半数之多为古典题材,显现出国人对历史文化的欣然接受与积极崇尚。
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蕴含了历史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多彩历史事件、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等。其所经过的中国境内区域,特别是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几个地区的艺术文化不单是少数民族文化之花开得异常灿烂,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结合遗风也是让人惊叹!整个丝路文化的融汇中西、博取众长的风格特点给后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遗迹,而更是一种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艺术文化素材。这些文化素材凝聚着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着中国人朴素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同时也兼容了西方文化的豪放与求实,成为后来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题材宝库。丝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务实探索、融汇贯通、自成一家的内核也跨越时光,绵延至今成为对当下时代极具指导性意义的“新丝路”文化精神。
中国动画自探索初期就一直受惠于丝路文化,及至之后的发展,或直取典故素材,或承其思维精神,所得成就很大部分都与丝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不乏个性鲜明具有浓厚西域文化、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三者融合的特色历史人物形象;亦不乏传承古朴艺术,具有极强形式美及装饰美的视觉画面美术风格;不乏源自乡土,寄予广大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民间英雄传奇话题;更不乏不畏困苦、博取众长、追求卓越的勤勉探索创新精神。无论是改编自中国古典浪漫主义名著《西游记》(其小说文本恰恰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题)中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金猴降妖》;还是继承了原作敦煌壁画(其正是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艺术风格特点的集大成者)《九色鹿本生》的《九色鹿》;以及来源于当地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阿凡提》系列、《善良的夏吾东》、《快乐的买买提》;皆为丝路文化资源在中国动画创作中华丽精彩呈现的典型代表。
动画作品的美术风格是最直接体现其可视化元素的综合呈现,同时是决定其自身艺术价值的重要参考。世界各国动画作品的美术风格都会与其传统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中国动画在创作和发展初期亦与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紧密的相结合,借鉴水墨画、剪纸、壁画、皮影等本土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塑造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
丝绸之路沿线拥有极为丰富的美术、绘画等方面的文化资源。其中最久负盛名且具典型代表性的便是甘肃敦煌的壁画,它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与绘画艺术交流的产物。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在全面地继承了此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与西方绘画艺术交流融合,使得壁画本身不仅有中国画的唯美写意,亦融入了西方绘画严谨的写实手法,极其丰满的人物个性和浓厚的传统艺术审美可谓飞扬奔放、绰约多姿而魅力无穷,蕴含和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爱与自由的理想,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绚烂瑰丽与艺术高度。
诸如敦煌壁画般的艺术资源,在整个丝路之中更是数不胜数,皮影、陶艺、雕塑、织锦、西域各民族艺术……,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国动画创作风格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并可适应发展变化,去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样式。纵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史,凡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动画片,无论在文化特征或是美学风格上,都具有深深的丝路艺术烙印,观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便可见一斑。作为中国动画发展至今一个难以超越的巅峰,《大闹天宫》首先取材于丝路文化经典,且是中国动画在绘画艺术上融合中西方文化最具特色的一个参照,成为民族动画的一座里程碑。在影片之中花果山、天宫、南天门、蟠桃园等场景,除了借鉴敦煌壁画、中国古建筑风貌,还参考了印度、东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在人物造型上,不仅将中国京剧的脸谱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在线条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敦煌壁画流畅、飘逸的主要绘画风格,兼具写意与写实之美,使其媲美西方动画却又更胜一筹。加以该片成功的动作设计、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博得世人一致认同与喜爱,成为中国动画与丝路艺术相结合运用的成功案例。
声画相携是影视艺术的一大特征,动画为一种视听的艺术,离不开音乐和音响的配合。作为影响整体影片风格重要元素之一的配乐,应该与故事的节奏、背景、情节和气氛等相协调,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可以用来表现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等。
丝路音乐是“丝路”资源挖掘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丝路开辟直至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宗教观便是大多数人认识世界的唯一窗口。故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造就丝路音乐之中的神秘悠远是不能忽视的。与此同时,由于丝路所到之处大部分是沙漠或戈壁,也就成就了一种沧桑悲怆的音乐风格,无论是中国原有乐器还是从西方传入的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都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悲怆豪情腔调。正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促成了丝路音乐非常丰富的内容、层次及多彩的形态。借助东西方乐器中的技法,将丝路音乐的韵味融入动画,借助其深邃的意境和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动画作为载体的表现力,必将相得益彰。这种成功运用在诸多民族动画中都有体现,或情绪激烈间打击乐器的铿锵有力,或抒情柔缓间弦乐器的清风拂面,或神秘悠远间气鸣乐器的浑厚质朴,对情绪感染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广为众知、集丝路文化于一身的《九色鹿》即是其中之典型。作品中的背景音乐是中西方乐器混搭运用,在表现角色感情时渲染得精妙至极,如在九色鹿用身体温暖冻僵的小动物一节中,背景音乐便是用中国民间乐器古筝与小提琴合奏,将中西乐器各自优点巧妙的和谐融汇,表现了一种温馨而恬静的情感,完美塑造出九色鹿的仁慈与善良。
动画背景音乐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不仅是乐器的配合演奏,更重要的是音乐造型与画面造型的水乳交融。丝路音乐本质便是一种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中国动画若坚持传承经典,直取其精髓,融汇其精神,必能创作出赏心悦耳的动画音乐。
在全球化语境的文化产业中,如何输出民族优秀文艺产品、输出民族优秀价值观,一直是国内文艺创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世界各国和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拥有能够深刻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特质、同时又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动画作品是一国动画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也是一国的动画作品及其文化内涵能够输出海外,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保证。
丝路文化是深厚广博的资源,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更是一条文化融合的通途。中国动画曾经拥有的辉煌,归根结底是由于丰富强大的民族文化背景的支撑。但是,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遭受国外倾销与国内断层之后,国人陷入一味照搬国外文化来走中国式的艺术创作道路,一直徘徊游离于反复与迷茫之间。那么,从历史的维度进行中国动画探索与丝绸之路文化的渊源研究,再结合当下语境探索出一条如何充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以创作出动漫精品的新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当下,本土动画创作必然不可只将寓意留在纸面上,而是要突破思维约束,深度挖掘丝路文化,汲取中外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大胆创新,顺应时代进行国际文化内涵整合,加大动画技术的支撑力度,以积极的务实探索、融会贯通精神着力创作新时代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却又不失世界性的中国动画作品。
[1]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