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电影的父亲是商业、母亲是艺术,因此电影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政治和时局始终是它绕不过去的事情。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它已经成为了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的电影制作基地。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但是,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却走向一条逐渐没落的道路,使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东方好莱坞到大华语时代,香港电影可以说是浮生百载。对于普通人来说,百年的生命是一种奢望,但对于一门新兴的艺术而言,百年却只是一个开始。“第七艺术”、“东方之珠”,当我们回望香港电影的百年历程,那起起落落、几度沉浮的酸甜苦辣仿佛就是发生在昨天的过眼云烟。
看了十几年的香港电影,我可以自豪又自信的说:我喜欢香港电影。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港片全盛之时更曾雄霸亚洲、虎视欧美。
殖民地的历史是香港19世纪以来的不可挥抹的痕迹,也虽然给香港带来了不少的伤痛,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殖民统治所带给香港的积极的影响,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某种反射,因而也贯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乐观自信。1997年的香港结束了英国长达155个年头的侵占统治,正式回归祖国。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十个年头过去了,当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段历史的时候,终于可以客观地承认,香港和它的民众,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未来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迷茫,“孤岛”情绪使他们不知道何去何从。
97之后,随着香港回归中国社会环境的巨变,我们再也看不到《十万火急》那样的宏扬集体英雄主义的主流银河电影。回归后的香港电影,自以为可以控制局面和命运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全盘被幕后操控了。从上世纪末开始,港产片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一时期的港产烂片确实很多,雷同的情节,单调的演技,一个好片出来起码四五个跟风的,如果这四五个不幸口碑又不错,那完了,你得看好几年这种片。后来有个导演改变了我,那就是叶念琛,看他的电影从开始的不屑无所谓到最后的全心全意,我对电影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好在有了他,给新时期的香港电影带来了黑暗中的曙光,他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拯救了正在走向末路的香港电影。
叶念琛,编剧出身,他是香港少数后起的极有思想的导演,也许还没有之一。他的代表作是爱情三部曲(《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这三部曲的系列中,充满着爱情的欺骗、背叛、丑陋,当然,也有甜蜜。叶导的这三部曲,可以说,只是低成本,低制作的影片,却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反响,以及票房收入。或许只是因为,你总会在这些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的影子,而一些经典的台词更是把生活中许多人的心声说了出来。叶念深的手法是残酷的,他用平白的方式叙述了爱情的各种过程,同时又是现实的,尽管这种现实是血淋淋的。他的爱情三部曲和《保持爱你》,通篇都是叶氏的爱情观点,对待感情,叶念琛总是有自己的见解,他能细致入微的将爱情的美好炫丽到极致,感人温馨,爱情的坚守和忠贞变得难能可贵。但是叶念琛似乎对待爱情又有着悲观情绪,他的剧情,有时让人感到爱情好比是一部恐怖片,背叛,伤害,很多次看到有些情节都会觉得毛骨悚然。
看他的作品,看到最后。总是有很多的意想不到。每一部的结局真的很妙,因为出其不意。在他的电影里,真的没有欢喜两团圆的温馨,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悦,没有彻彻底底的喜剧,电影里面描述的社会现实总是让人幻灭的,世间果真没有童话,只有现实与悲剧,很现实的现实,不算悲剧的悲剧,在叶念琛的电影里能领略到。《我的最爱》是一部鲜明的爱情小品,细腻,干净,甚至唯美,略带心酸的唯美。叶念琛的作品在结尾的时候总是让人震撼,《独家试爱》和《十分爱》亦是如此,独特的结尾也因着提升了这影片的档次。故事中七个主人翁,在爱情游戏上玩得兴致勃勃,但爱情这场游戏,没有游戏规则,正如这个世上,没有奇怪的爱情,只有奇怪的人。不同的人去玩爱情这场游戏,结局已经是峰回路转。叶先生要的正是这种效果,在最后的时刻恶狠狠摆你一道,好像在他的世界总没有什么好好的爱,非要不可的是唏嘘长叹。
爱情,其实存在着恶性循环。对于爱情来说,也许对的时间更为重要,可能你们曾经相濡以沫或者荣辱与共,耗尽青春之后却惨淡收场,而另一个人就正好出现在他想要安定时的十字路口。爱情是否是建立在谎言和欺骗上的,看过三部曲,有人从中窥见自己的生活,有人瞬间对人生感到灰暗,事实其实上也大致不过如此。借用《十分爱》里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看见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
可能有人质疑香港一个弹丸之地为何娱乐业这么发达,在很长时间内要远远超过大陆,甚至直到现在一线明星也要比大陆多,依然引领着潮流。这个问题其实跟足球差不多,巴西为什么叫足球王国,因为人家那里踢球的多。同理,香港拍的电影多,当然就发达。香港的电影产量一度位居世界第三,看电影对于香港人来说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电影繁荣又带动了周边,传媒业就发达起来,事无巨细都给你曝光,人人都像生活在聚光灯下。所以,我觉得香港人个个都有镜头感。
所以那时候香港一年能拍三百部电影,这是什么概念?平均一天一部,天天都有工作机会。当然,那时候也拍了很多烂片,但我认为支撑起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恰恰就是那些烂片。所谓经典只是金字塔的尖,塔基还是那些烂片。也许一个烂片里只有一个桥段甚至一句台词能让你眼前一亮,但是一年能让你眼前亮个几十次(更多的整部看完也不亮),电影盛世就这样形成了。《无间道》不也是集中了卧底片十几年的精华么?只有外国人才会惊讶这种复杂剧情和细腻的心理刻画。
香港电影缺少的东西是气势和气质。气势分两种,一种是电影的大场面,这个没办法了,香港没人没地方,弄大场面太难。还有一种气势是视角,这方面香港又少了些文化底蕴。
纵观现有的香港小成本电影,只想说新时期香港电影其实和它辉煌期是一样的具有港式电影特有的黑色幽默和自嘲式香港生活。精致俗气,努力所以精致,生活所以俗气。电影里表现的生活种种,乐于接受并且洋洋自得。这是新时期香港电影的价值观。
敢于自嘲的,都是自信的。
香港电影一定要贴近生活,不生活不成活,这也是我对香港电影最精髓的理解。叶念琛的《72家租客》,恰如其分的将老港片的精华融进影片中,其实就是那么简单,讲生活。香港喜剧有它自己的风格,比较小市民一些。比如当年的《富贵逼人》系列怎么会大红,大概是因着那种朴实的生活气。这种喜剧香港演了几十年,基本上快坚持不下去了,市场都被各种大片占了。《无间道》的出现是好事也是坏事,当港产片濒临死亡的时候《无间道》出来救市,给了港产片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但是这种大制作堆积明星的模式却给小成本小制作的普通电影致命一击。继续坚持小喜剧路线,就新时期的香港电影而言,就不单单是一种风格,也许更是一种精神。
很多人说,叶念琛《72家租客》的出现是港产片未死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里的港产片是指最传统的那种带着市井气息的香港老片。《72家租客》遵循着“将癫狂进行到底”的路数,汇集了香港众多一线明星,设计了许多桥段对香港老电影致敬,温馨而不失热闹喜庆。影片伊始,即见郑欣宜再现其母肥肥的经典角色,上演爆水头一幕,不由得就想起了《功夫》中的“包租婆,点解突然间没有水呢?”的经典桥段,让人喷笑不已。看到电影后半段,突然就感觉到了香港电影人有理想,但却迷茫,有追求,但却束手无策,有历史,但却无现在的实际状态。《72家租客》也许是香港电影复兴的开始。
叶导的电影里大约有很多写实的东西,自己拍自己的事,香港人最爱干这个。其实那些古惑仔、黑社会的电影也一样,对不?他们都是一家人,就算不是亲戚也是朋友、邻居。无论你做什么,都应该努力去做好。虽然你觉得你要做的东西很无聊。但是,你得尊重它,尊重它就是尊重你自己的劳动。
几年之后我看到黄秋生那句著名的话: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很共鸣。
香港电影生命力之顽强,可比小强。
虽然叶念琛不是十分的有名,但是他的电影风格必定在今后成为一个鲜明的LOGO,从此网络开始流行一句话“你信安徒生还是叶念琛?”
[1]魏君子:《香港电影演义》,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04出版)
[2]赵卫防:《香港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6月)
[3]王海洲:《城市历史身份:香港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