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真实 所以感动——电影《只想和你在一起》赏析

2011-11-16 13:21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鄢舒文
电影评介 2011年17期
关键词:父女俩父女女儿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鄢舒文

《只想和你在一起》是台湾导演戴立忍2009年的作品,这部作品获得了2009年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4项大奖。导演用冷静的黑白镜头,和那不带感情修饰的白描,捕获了万千观众的眼球。

影片取材于一真实社会事件,发生在2003年,一台湾单亲父亲抱女儿欲跳天桥,当时超过六个台湾电视台做了实况转播,过程长达二十分钟。但仅仅两天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份媒体做过任何后续报导。

父女俩生活在远离大城市的海滨渔村,平时靠父亲在水下修理船舶为生。他们的生活虽然穷困,但却非常快乐,每天打开窗子就能看见美丽的海景,一天下来还经常能捕到一些螃蟹、海鱼。这美好的宁静却被一纸户口本给打破了。李武雄是个单亲父亲,女儿妹仔的妈妈早在妹仔出生的时候就抛弃了他们父女俩,从此没有了音信。妹仔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必须有户口,但父亲一直没有给他办理,不是他不想,只是妹仔的妈妈早已结婚,按照规定,妹仔的爸爸不能登记为李武雄,而应是妹仔妈妈的现任丈夫。天下那么大,上哪去找这么个人呢。于是,武雄开始了为孩子解决户口的慢慢长路。几次辗转往返于高雄和台北,各个部门将责任相互推诿,最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无奈之下,武雄抱着女儿欲跳天桥,于是发生了在影片开头的一幕,他歇斯底里的喊着“社会不公平!”,但没有人理解他,大家甚至都在诋毁他。当然,他并没有真的跳下去,他被送到了监狱。离开了爸爸的妹仔被送往寄养家庭后,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虽然爸爸穷困,潦倒,老实,没念过书,但爸爸终究是爸爸,失去了爸爸,就像船儿失去了自己的避风港。武雄出狱后努力寻找女儿,终于有一天,出海归来的武雄见到了在寄养父母陪同下来看望爸爸的妹仔。

从作品构成论角度来看,影片主要人物是父亲李武雄和他的女儿妹仔;次要人物有朋友财哥、户政事务所的工作人员、社会局工作人员、台北立法委员林进益以及他的下属等。

环境方面,高雄及台北的高楼大厦与父女俩住的海边破旧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城市的建筑都是由钢筋水泥组成,其间透着一种陌生感和压迫感;而父女俩生活的地方,面朝大海,和谐而美好。人文环境方面,父女俩虽然物质上贫乏,但感情真挚,思想单纯,而大城市里的官员们,他们身居高位、有权有势、衣食无忧,但却唯利是图、装腔作势、从不为百姓着想,这两者又形成鲜明的反差。在这里,物质与精神,似乎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正是这样尖锐的对立,使影片的矛盾得以凸显。

情节方面,不论是情节的渲染还是人物的表现,都非常真实,从而感动万千观众。虽然影片题材有些沉重,但也并不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父亲以为问题能够解决带着妹仔从台北开心的归来,妹仔站在父亲肩头摘人家的芒果,妹仔在小教室黑板上用粉笔画海洋的波涛等等,这些父女生活的场景,都能让人感到温暖而感动。观众的情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由最初不解,到最后感动而同情。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的情节出现了两次,一个男子抱着一小姑娘欲跳桥,引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场面。影片开头,我们并不了解男子与孩子的关系,也不了解这个男子的真实身份,只能从其他人的口中对他进行判断——“歹徒挟持一小女孩”、“这不会跳啦”、“想要红啦”、“教坏小孩子”、“罪犯”……画面马上转到两星期前,展开了本片的叙事。当这个情节再次上演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名所谓的“歹徒”这样选择的缘由,不是为了想红,不是要挟持女孩,他只是要抒发自己在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懑,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处在社会底层的父亲,为了给孩子解决上学的户口来回奔波,却最终未果,只好选择跳桥这一无奈的行为,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不会再以鄙夷的眼光看待这个男子,相反,我们理解他的行为,同情他的处境,更希望改善他们的条件,实现他们的愿景。

影片为何如此感人,因为真实。导演并没有用过多的绚烂技巧,甚至抛弃了色彩,用最单纯的形式来表现这对父女最真实的情感。少一份梦幻般的色彩,多一份现实中的残酷。但是,无论现实是如何残酷,哪怕是残酷到不留一丝色彩,也挡不住父女之间那份感情。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首先在题材上就决定了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片子,导演大胆选用毫无演出经验的演员,并没有在情感方面加以“煽风点火”般渲染,甚至在影片结尾父女二人相见时,镜头也只停留在了四目相对的简单的美好瞬间。影片既看不到父女俩因生活拮据而抱头痛哭的场面,也看不到女儿反过来安慰父亲的场景,一切都是如此的生活化,如此的真实,或许此时的女儿还没有完全的懂事,也没有完全理解父亲为了让他上学而付出的努力,但女儿一定知道,这辈子,只想和父亲在一起。影片没有高潮迭起,平平淡淡,细水长流,但每个细小的瞬间,我们都会因真实而感动着。父亲第一次下水时,女儿熟练地为父亲递上眼镜,父亲拉着女儿的小手,望着她微笑,没有语言,但非常细致的描绘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情谊。影片的语言不多,父女之间的对白更是少之又少,印象最深的,是父女俩在船上的一段对话,父亲问女儿每次趴在上面能不能看见海里的自己,女儿的回答是“看得到啊,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非常感人,父女俩的深厚感情,在这字里行间表现的非常充分。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最后,我们读懂了父亲的情感从简单、自然,到希望、愉悦,到无力、茫然,再到最后对环境周遭的无奈而顺应的过程,这不仅是这对父女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影片的真实,不仅仅体现在影片的叙事上,同样也体现在这个题材上。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更容易受到欺压,因为没有钱,更没有权利,他们的利益时常会被忽视,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时,人们不屑一顾,将问题像抛皮球一样抛来抛去,谁也不愿意解决。影片中官员们的形象非常到位,形式上做得很好,又是端茶倒水,又是车接车送,但实质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势利的人们表面上恭恭敬敬,但本质上,是在以华丽的外表伪装自己,使内心的虚伪变得更加”高贵”。这折射出现实社会中一些手握重权的虚伪官员,装腔作势、唯利是图,完全背离了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题材的真实、人物表现的真实、情节渲染的真实。或许这样的话题有些沉重,但沉重背后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推敲的东西,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何大费周章却还是落了个空?这是导演对台湾社会的思考,更值得每个观众去品味。

张阿利 《电影读解与评论》 太白文艺出版社

曹小晶 《中国影视理论探微》 陕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父女俩父女女儿
一对父女拒绝下车的28小时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海的女儿
雨中“伞”(大家拍世界)
梁天父女,头一次朝夕相处40天,烦!
A Walk at Night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