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将“三国时代”近百年的争战和上千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虽不乏有勇有谋的女性参与者,但两千年的男权社会,决定了三国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都必定以男性为主角。
引起世界轰动的日本动漫,多年来致力于对“三国”的改编,上世纪九十年代横山利辉的动画《三国志》三部曲,曾一度独领风骚,曾引发了日本观众的动容和共鸣。然而,近年来日本又编辑出版了将《三国演义》中男性人物变异成女性的战斗动漫。2003年7月播放的“三国”系列动画之一《一骑当千》,剧情是:封印着三国时代,无法完成国家统一理想的英雄和名将们魂魄的勾玉,辗转流落到现代的日本关东各地的高中。拥有勾玉的高中生们继承了三国英雄们的智慧和能量,成为“一骑当千”的斗士。他(她)们将千年前的三国战火在日本关东重新燃烧。
2008年7月播出的由游戏改编的《恋姬无双》,又是一部恶搞三国故事的日本动漫。以美少女关羽和张飞为主角,与各式美女武将相遇,从而展开三国风云的系列动漫。2007年由铃木次郎创作的《柔和三国志》,将吕布变身成可爱的小女生,在日本小学中上演着一幕幕可笑而温情的喜剧。
这些由可爱女生对三国英雄的重新演绎,令无数中国人大为震惊,在中国引起一片讨伐谩骂。然而,动漫在日本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销售额,不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本文通过对日本当代文化和人文景观方面的分析,从“女性化三国英雄”身上的卡瓦伊、暴力和色情等特点揭示其变异原因。
日本素以小巧精致的庭院、凝聚美感的插花和短小精悍的俳句闻名于世。这种凝缩的审美情趣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化和完善,终于形成了今天风靡世界的卡瓦伊文化。所谓的卡瓦伊,“是指那种幼小而无害的东西,散发着怀旧气息的东西,脆弱和虚幻得让人产生保护欲望的东西。”[1]日本对于“可爱”这种审美情趣的记述最早始见于称为日本文学双璧之一的《枕草子》中。在《一三六段可爱的东西》中有如下描写:
“可爱的东西是,画在甜瓜上的幼儿的脸。小雀儿听人家咪咪的学老鼠叫,便一跳一跳的走来。又在脚上系上了一根丝缘,老雀儿拿了虫什么来,给它放在嘴里,很是可爱的。……无论什么,凡是细小的都可爱。”[2]
遗留于日本风土血液中的卡瓦伊情结,在日本动漫的推波助澜下,由原来形容细弱之物的词语,逐渐演变成为不分性别和年龄的流行语,由此卡瓦伊由流行词汇的范畴上升到了文化领域,几乎每一部日本影视动漫中都充溢着满满的“可爱”。
怀旧情趣是“构成‘可爱’的要素之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影像的中心是怀旧情趣。‘可爱’在消费社会中被商品化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被美化的怀旧感伤。”[3]经济不景气和快节奏严要求的社会环境,使得日本都市中的家庭产生了危机感。生活的失望和前途的渺茫引发了日本国民普遍的焦虑和疑惑情绪。在期待抚慰、厌恶世俗 和抗拒成长等当代日本人的心理情绪影响下,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寻求释放情绪的途径。根据这种普遍存在的负面情绪需要,日本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卡瓦伊商品。让自己变得可爱,幻想着自己重新回到少年时代,以此回避成长压力和寻求安全感。
日本人认为儿时朴实简单的人偶和卡片是可爱的,不仅因为它们的小巧,还因为能被它们带回到自己轻松快乐的儿童时代。因此,当被遗忘很久的人偶重现日本国民身边时,它已不再是玩具,而是与自己情感相依的儿时记忆。
对日本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三国”历史和故事,在卡瓦伊风潮下也被改变了模样。“可爱”的怀旧情绪将战火纷飞的三国历史和各据一方的英雄人物揽入怀中,与“可爱”融为一体。于是,动画中那些被设计成浓眉大眼小鼻子小嘴,声音稚嫩甜美的女性三国英雄们,超越了时空与“三国”时代高大神勇的英雄人物在卡瓦伊文化的碰撞中炫目出艳丽的“可爱”火花。
日本动画《一骑当千》将动画中的成都高中设计为承担着三国时期蜀国使命的高中。蜀国的主公刘备和五虎上将也全部被演义成妩媚可爱的女高中生。她们神勇无比地与来自各高中的勾玉斗士风云对抗。动画《恋姬无双》中的关羽和张飞,也被变异成细心腼腆和胆大笨拙的可爱小女生形象。她们结识各路武将,身怀绝技地在三国的历史大戏中大显身手。《柔和三国志》中的吕布被设计成现代小学女生的形象。幼小稚嫩的小女生以其善良的天性和过人的本领顽强地在现代社会生活着。日本动漫中这些女性三国英雄们,在妩媚柔美、单纯稚嫩的外表内都具备一种撼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会这样?本文认为,这与日本文学对于“小”与“大”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有关。《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一文中提到:
俳句不仅仅是短诗,也很有特色,可以把广袤、漠然的世界缩小,制成小巨人,这里面有种独特的美学……在日本的一寸法师身上看到巨大力量的日本人,又在纤细、致密中(指俳句)中发现了最美丽的“美”。[4]
文中强调的“小”并不仅仅意味着独特的美,其中蕴涵着强大的力量。这种以“缩小”的外观形成“巨大”效应的感染力一直深深地振奋日本人的精神,并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缩小意识”认识论。“缩小”中的“高大”形象被日本动漫“女性三国英雄”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为处在压抑苦闷情绪下的当代日本青年描绘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梦幻希望。
现在已呈现大龄化趋势的日本宅男、宅女们,为逃避社会、家庭的责任,追求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成功,在动漫中沉沦。因此“女版三国动漫”中那些建功立业的可爱女性和围绕在她们身边的温柔男士们,牢牢地抓住了他(她)们的视线和情感。
在“女版三国动漫”中我们还可以窥见,近年来流行于日本文化文本中的“暴走族”[1]的影子。如被称为暴走族经典影片之一的《女上司游击队》中讲述的是“众多女性不屑于被男性黑帮支配,自立党派,乘着象征男性威严的摩托车穿街过巷,用女性特有的美色和不输男性的拳头与对手周旋。”[5]。“女版三国动漫”与其相比,相同之处都是以美色和智慧的女性为主角。其不输男性的战斗力和破坏力都被作品赋予了英雄色彩。不同的是,“女版三国动漫”赋予了“女暴走族”历史名人的高贵血统、历史战争的打斗空间和三国英雄人物的“可爱”外貌和深不可测的韬略,使剧情设置的暴力游戏情节更加趋于合理,形成了与当代日本青年观众欣赏情趣一致的“女版三国动漫”风格。
观看“女版三国动漫”会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所有女生都身着紧巴巴的上衣,穿短到大腿根的裙子,尽显丰满身形。打斗中经常使用仰拍镜头,内裤被一览无余。可爱小女生的幼稚举止和性感暴露画面贯穿始终。这似乎在印证日本人对“性爱”膜礼顶拜的尊崇意识。
日本传统文化中对“性”的态度与西方和中国有所不同,将“性”视为自然现象加以纵容。乱伦和同性恋等其他国家不能容忍的性关系,在日本传统文化中都能够给予理解和发挥。日本最早的历史书《古事记》中记载着大量偷窥、观看女性性器官的情节。如天照大御神因无法忍受弟弟速须佐之男命的无礼,将自己关入天之岩户后,八百万众神为引她出户,“让天宇受卖命用天香山的藤萝蔓束起衣袖……把空桶扣在天石屋的门外……敞胸露乳,腰带拖到阴部,高天原大为震动,八百万神大声哄笑。”[6]
在传统心理、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的双重作用下,一方面日渐提高社会地位的日本女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开始膨胀,她们不再为某位男性保守贞洁,而是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以体现自我价值。出现了女明星竞相发售“祼体写真集”的现象,大胆暴露女体之活动大量盛行。另一方面男性的脆弱与性压抑使女性失却安全感和满足感。失和的家庭和失业的丈夫,使日本主妇们自谋生路的事时有发生。日本当红AV女星们无不拥有一段难以言说的情感辛酸血泪史。由于当代日本男性的性压抑和日本少女性经验的日趋低龄化,日本已成为援助交际[3][7]的乐土,上演了一幕幕现代日本版的“洛丽塔”。年长的男性在与年轻女孩儿的交往中,可以寻找到年轻的感觉,感受真诚的尊敬;女学生在与成年男性交往中得到金钱补偿和物质享受。
“女版三国动漫”中承担英雄使命的可爱女生们,或面带天真笑容很自然地暴露身体,或无视男性视线短裙迎战,正是日本传统与现代色情观的真实反映。变异成身穿紧身衣、超短裙可爱女生的三国英雄们受到日本观众的广泛喜爱,成为日本动画提高收视率的可靠保证。
在“卡瓦伊”风潮席卷世界的背后,无法遮掩的是当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空虚与压抑,急于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社会人,躲避在对童年的回忆和抽离现实的幻想中,谱写出陪伴人们艰涩前行的变奏曲。日本固有文化中的“卡瓦伊”、“洛丽塔”情结,在日本当代社会的一片叹息声中粉墨登场。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的常备药。被“卡瓦伊”“洛丽塔”粉饰包装过的日本女版三国动漫,将中国 “三国”时代在中国大地上为理想和信抑而战的英雄志士们,变异成可爱的小女生,在当代日本的舞台上重新演绎那久远的中国历史……其实,日本女版三国动漫,是专为日本当代社会谱写的一首安魂曲。
注释
[1]成群结队乘机车在公路上无视法规的飞驰之徒。(百度百科)
[2]是由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得名。讲述成年男子亨伯特与十二岁少女洛丽塔的乱伦情爱故事。亨伯特是具恋童癖和偏执狂双重心理的成年男性,洛丽塔是一个漂亮兼具成熟魅力的性感少女。在西方 “洛丽塔”指少女强穿女郎装,流传到日本后成为天真可爱少女的代名词。(百度百科)
[3]指日本的女高中生乃至大学生,利用色情电话俱乐部或色情网站与陌生人进行性交易。
[1]杨伟.日本文化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23页。
[2][日]清少纳言.枕草子[M].周作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34。
[3][日]四方田犬彦.什么是可爱[J].蒋雯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1。
[4][韩]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9。
[5]汤祯兆.整形日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86。
[6][日]安万侣.古事记[M].邹有恒、吕元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1。
[7]汤祯兆.整形日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64。本论文为四川省动漫研究中心青年基金项目,“日本动画漫对‘三国’男性形象的女性化变异”,[编号201010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