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观音草正丁醇萃取工艺的研究

2011-11-15 05:06:26罗海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期
关键词:苗药薯蓣观音

刘 亮 杜 江 姚 丽 罗海明

1.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2;2.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苗药观音草正丁醇萃取工艺的研究

刘 亮1杜 江2姚 丽1罗海明1

1.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2;2.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优选观音草总皂苷的正丁醇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试验设计三因素中正丁醇用量及萃取次数有显著影响,最佳的萃取工艺为:用30倍量的正丁醇萃取5次,每次振摇时间30s。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经济、可行。

观音草;正丁醇;萃取工艺

观音草Reineckia carnea(Andr.)Kunth为百合科植物吉祥草的带根全草,又名结实兰,竹叶草,佛顶珠,小青胆,是一味著名的苗药。苗医药理论认为其药性为性冷,质征为气微味甜,入热经,走肺、肝二架,表、中、里三关,治疗肺热咳嗽,跌打损伤,疮毒等。本试验旨在为正丁醇萃取法提取观音草中总皂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积累参数,为观音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数据。

1 仪器与试药

UV75-18可见分光光度计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DHG 90AO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宁波江南仪器厂);Senco R系列旋转蒸发仪 (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FY130型药物粉碎机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DKS-2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宁波江南仪器厂)。

薯蓣皂苷对照品购于上海华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19057-60-4);观音草药材采集于贵州遵义,经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张学愈副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观音草Reineckia carnea(Andr.)Kunth;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观音草中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选择正丁醇用量、萃取次数、振摇时间三因素为考察因素[1~3],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正交因素水平表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观音草药材粗粉5克,共2份,置索氏提取器中,在78℃水浴中,用20倍甲醇回流提取4h,得到两份提取液。分别将两份提取液回收甲醇后加入蒸馏水溶解,并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合并两份水溶液。准确吸取10mL水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分6次萃取 (15,10,10,10,10,10mL),弃去石油醚液,水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按照正交表L9(34)安排进行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20mL洗涤,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4]。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对照品1.2m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移取薯蓣皂苷对照品溶液0.0,0.2,0.4,0.6,0.8,1.0和1.2mL置于10mL具塞试管内,挥干甲醇,再分别加入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和高氯酸0.8mL,摇匀,密塞,60℃水浴显色15min,取出后立即用冰水冷却5min,再加入5mL冰醋酸稀释,摇匀,静置10min,于460nm处测定其吸光度[5]。以吸光度 (A)为纵坐标,质量浓度 (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在4~24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9121C+0.006133,r=0.9995。标准曲线见图1。

图1 标准曲线

2.5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0.2mL,按2.4项下的操作方法显色,于460nm处作含量测定,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2.6 结果与方差分析

由表2分析可知最佳的萃取工艺为A3B3C3。由表3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B>C,结果显示正丁醇用量及萃取次数对总皂苷的得率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无显著性。因此,考虑实际情况,提取工艺调整为A3B3C1,即用30倍量 (与药材的比例)的正丁醇萃取5次,每次振摇时间30s。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

3 讨论

由于皂苷类化合物在含水正丁醇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所以本试验用水饱和的正丁醇作为纯化提取皂苷的溶剂。正丁醇萃取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与大孔树脂吸附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工艺成熟等优点。本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的用量及萃取次数对总皂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故试验的最佳工艺为用30倍量(与药材的比例)的正丁醇萃取5次,每次振摇时间30s。

表3 方差分析表

[1]刘越,张旋,贾璞,等.珠子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3):182-184.

[2]夏勇兵,李林珍,马琳,等.响铃草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的确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9):1599-1603.

[3]李少亮.天然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现状[J].辽宁化工,2010,39(4):428-430.

[4]丁宁,杜江,贾宪生.黄褐毛忍冬总皂甙的含量测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2):39-40.

[5]刘亮,杜江,潘炉台,等.苗药观音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4):2-3.

R284.2

A

1007-8517(2011)20-0005-02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 (2007)074号。

刘亮 (1981~),男,汉,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

2011.09.20)

猜你喜欢
苗药薯蓣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景德镇陶瓷(2022年2期)2022-08-16 10:11:08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34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3:59:28
苗药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8
观音(七绝)
宝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观音乘凤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0
HPLC测定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