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革 非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北京 100029)
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研究
王 革 非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北京 100029)
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环境,通过对产业转移进程中的推动力量进行分析,构架了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的推力识别模型和决策框架,给出产业转移推力形成的思辩过程与决策思路。由此提出的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型可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提高承接效率,帮助转移企业提升决策质量。
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动力量
目前学界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不少,有刘易斯(Lewis)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1],有小岛清(Kojima)[2]的比较优势产业转移理论,有普雷维什(Prebisch)的依附产业转移理论[3],有赤松要(Akamatsu)[4]的雁行产业转移理论,有弗农(Vernon)[5]的产品生命周期转移理论及小泽辉智(Ozawa)[6]对雁行转移理论的延伸,但这些学者的转移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转移环境。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纺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发生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内的产业转移并非凭空发生,对于已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来说[7],识别其驱动力量是正确理解本土产业转移本质的基础,这不仅是转移企业能否实现高绩效转移的重要入口,也是承接转移地区能否实现高品质承接的重要入口。基于此,对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做专题研究不仅可为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启示并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其应用价值亦可贡献于那些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及即将面临产业转移抉择的企业。
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是永恒的民生产业,是工业革命的发端和工业化的跳板,这一产业凝聚着智力、技术和资本[8],这种特性决定了该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需承接经济转型矛盾焦点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的历史性使命。当年发生在西方特定产业中的产业转移已在中国上演,一些特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如何实现高绩效转移,以及如何实现大中国式布局的决策临界点。
作为中国创收支柱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呈结构性过剩。如果从产业发展的周期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进入下降通道。如果结合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进入一个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9]。如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当年国家对纺织服装业强调的升级要求已到了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果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危机已使中国纺织品出口受到影响,虽然中国服装业曾依靠低成本做OEM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当前内外环境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正面临日益增多的现实挑战。在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逐年丧失已是事实,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新劳动法的出台、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可能的二次衰退,以及人民币的被动升值压力,等等这些在如此一个特定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并交替叠加,使中国纺织服装业无法回避持续上升的转移与升级压力。
如果从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来看,承接地区要能在劳动力供给、产业用地资源、产业配套与产业基础、市场辐射与物流配送、政策支持、排污指标界定与排污设备供给,以及当地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等诸多方面做相应准备。对转移承接地区而言,这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转移承接地区能否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0],也是转移企业能否顺利做出转移决策的重要依据。高品质产业转移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设备和加工环节的转移,品牌、设计及管理等重要环节的转移更应成为转移企业与承接地区所要思考的问题。在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1>中的诸多因素,可对产业转移进程中的转移企业与承接地区发挥双重功效。这些因素不仅是承接地区能否承接产业转移重要而客观的基础,同时也是转移企业最终能否做出全方位转移决定的推动因素。结合这些重要因素,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演进性、基本特征相对性的不变原则[11],以及系统树分析思维[12],在考虑中国纺织服装业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对其产业转移中的推力识别可依如下方式加以整合:ITDF=∫[(LP)·IS·LF]·[LO]·[NP]·[EF]
…………………………………………模式〈1>
其中:1)模式〈1>为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ITDF(Industrial Transference Driving Force);2)[ ]表示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中的4个“集群”,它们相互影响并彼此制约;3)( )表示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ITDF中的某一集群内部相对重要的因素;4)LP表示地区政策因素(Local Policy);5)LF表示劳动力因素(Labor Factor);6)IS表示产业配套因素(Industrial Supporting);7)LO表示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8)NP表示国家政策因素(National Policy);9)EF表示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10)∫表示正相关。
在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1>中,地区政策“LP”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它的变化可对劳动力因素“LF”与产业配套因素“IS”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其对产业配套因素“IS”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对劳动力因素“LF”的影响,劳动力因素“LF”与产业配套因素“IS”可间接制约地区政策“LP”的形成过程。基于此,为突出地区政策因素“LP”在第一集群中的重要性,本研究以(LP)的方式来表示地区政策因素“LP”。基于这三个要素的直接相关性,可将这三个要素直接纳入到转移推力识别模式中的第一个集群之中,在这里以[ ]来表示集群。不妨以产业转移推力决策模式ITDF中的第一集群为例,来对这一集群中的3项重要因素作如下分解,以细化对这一识别模式的理解:
地区政策因素LP=∫[可持续性·税收·产业用地·环保]…………………………………………模式〈2>
产业配套因素IS=∫[印染·水电·物流·后整理]……………………………………………模式〈3>
劳动力因素LF=∫[劳动力供给·当地平均工资水准·熟练技术工人]……………………………模式〈4>
产业转移推力决策模式ITDF第二集群中的区位因素“LO”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包括“市场辐射”与“运输便利程度”这两个因素。对更多的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来说,因这两个因素可保持相对稳定,故可将“区位因素”划入到相对独立的第二个集群之中,这里仍以[ ]来表示。现就以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ITDF中的第二集群为例来作如下分解,以细化对这一模式的理解:
区位因素L O=∫[市场辐射·运输便利程度]……………………………………………模式〈5>
在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中,可将国家政策因素“NP”放入相对独立的第三集群之中。这样做是基于中国国家政策“NP”的调整可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地区政策“LP”的出台[13],也可间接对“劳动力供给”(LF)及“产业配套”(IS)带来重要影响。比如,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完成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到“技术提升”的升级转型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大环境的改变会要求国家政策也要能随之调整以支持产业升级。也就是说,国家政策这一因素“NP”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变数,而且其潜在变化会对第一集群中的其他构成因素形成影响并带来不确定性,故将政策因素“NP”独立放入决策模式中的第三个集群之中。
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处于第四集群中的环境因素“EF”。环境因素“EF”包含了“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不同国家实体经济的变化”“国际间的贸易政策环境”,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比如,发生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内的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可对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ITDF中的第四集群做如下分解:
环境因素EF=∫[全球经济环境·不同国家实体经济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环境]…………………模式〈6>
综上所述,结合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中的4个集群的内在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不同集群之间的关系,基于结构式思维[14],可对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1>中的内部关系做如下梳理:
其中:1)↑表示同一个集群之内不同因素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以及不同集群中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箭头指向为被影响的因素;2)( )表示集群中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3)[ ]表示决策集群;4)虚线箭头表示不同集群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箭头指向为被影响的集群。
如果将第一集群内的3项重要因素(模式〈2>、模式〈3>和模式〈4>),第二集群中的重要因素(模式〈5>)及第四集群中的重要因素(模式〈6>)带入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1>中,其细化后的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的全貌如模式〈8>所示:
ITDF=∫[(可持续性·税收·产业用地·环保)·(印染·水电·物流·后整理)·(劳动力共给·当地平均工资水准·熟练技术工人)]1·[市场辐射·运输便利程度]2·[国家政策]3·[全球经济环境·不同国家的实体经济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环境]4……………………………………………模式〈8>
其中:[ ]1、[ ]2、[ ]3与[ ]4分别代表集群1、集群2、集群3和集群4。
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7>,代表了产业转移推力识别模式中不同集群之间能够彼此影响的关系、同一集群内部不同因素之间及不同集群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而产业转移的推力识别模式〈8>,是转移推力识别模式〈1>在具体执行时的一种细化,是对不同决策集群中的不同因素做进一步细化后的体现。模式〈8>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转移企业可依托这一推力识别模式做出基于转移前的决策思考;另一个是承接转移地区可根据识别模式中的不同因素做好承接转移工作的前期准备,也可为以战略方式承接转移做好准备工作。
虽然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实现了“V”形反转,但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将更具挑战性,挑战与压力会长期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在纺织服装业内的调整也处于“进行时”之中。站在未来审视现在,发生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内的产业转移将同产业升级相伴而行,这两者注定要相辅相成,而且很难彼此脱离而走出各自的独立“行情”。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纵然国内经济能保持高速发展,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存依然会客观而长期存在。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密集型业态会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现实存在,纵然产业转移持续而彻底,其表现结果依然是产业在转移的进程中持续升级。期待像发达国家那样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制造环节完全转移出去(比如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并不现实,纵使在将来这一产业已有高度发展,但制造环节长期存在亦是一种常态。只是到了那一时期,中国高度发达的纺织服装业已完成多次升级,整个产业于中国地区的大中国式梯次布局或将形成,但制造环节依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大块”。也就是说,在多次转移与升级完成之后,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力或可变得强大,但制造环节依然会在较大范围内长期存在,这是中国国情所致的一种必然。基于此,可以肯定在中国纺织服装业中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将相伴而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弱化,FDI技术的引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企业核心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及自主品牌不足都是中国服装纺织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如此,从发展视角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升级进程依然会持续多年。在此期间,产业转移会以不同的方式伴随着产业升级而持续进行,而其中转移推力的性质和内容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转移进程的加深而有所变化。
本研究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环境,从推力视角给出了产业转移的推力识别框架和思辩的过程,并提出了细化的建议。笔者所提出的推力识别模式可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产业转移专项研究构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专门的研究领域,也可为学界将发生在纺织服装业内的产业转移研究发展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分支奠定基础,从而使这一分支具有应有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于转移推力决策模型的应用,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在面临转移决策之际,以及转移承接地区在承接转移之时,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侧重地把握。
发生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内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具有同步性特征,纵然产业转移持续而高效,其表现结果依然是整个产业在转移的进程中保持持续升级,是一种联动关系。伴随转移和升级的推进与延续,整个产业于中国地区的大中国式梯次布局将会形成,但制造环节依然会保持其重要性,劳动密集型业态会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长期存在。
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会以不同的方式伴随着产业升级而持续进行,其中转移推力的性质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转移进程的加深而有所变化,但产业转移推力决策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关键节点不会有大的改变。
[1]王辉堂,王琦.产业转移理论评述及其发展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8(1):45-58.
[2]KOJIMA K. Reorganizational of north-south trade: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 1970’s [J].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2):13.
[3]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4,20(3):15-19.
[4]AKAMATUS K.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Preliminary Issue, 1962(1):3-18.
[5]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80(2):190-203.
[6]OZAWA T, CASTELLO 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aradigm of endogenous growth: multinationals and governments as co-endogenis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8(2):211-226.
[7]朱伟明,杜华伟,刘胜.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升级路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3):292-296.
[8]顾庆良,赵健茹.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纺织,2008(4):6-8.
[9]段然,赵宏.对中国纺织业“潜在过剩”定位问题的研究[J].纺织导报,2008(10):27-28.
[10]鹿朋.纺织服装业升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21.
[11]宋永高.品牌延伸评估动态模型构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27(2):327-333.
[12]王革非.欧洲MBA浓缩读本:我的MBA学习笔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6-286.
[13]林风霞.中西部地区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应防范的深层次问题探析[J].纺织导报,2010(6):24-29.
[14]王革非.战略之巅:分析、规划与执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68-174.
Studies o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driving forces in China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WANG Ge-fei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environment of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the paper proposed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process concerning on how to set up the recognition model of transference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and also the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The speculative thinking concerning on the process of driving forces formation and more detailed proposal was proposed also in the paper. The recognition model of industry transference driving forces proposed in the paper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authorities to make decision-making, could help those regions which will accept the transferen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could also improve the decision-making quality for those enterprises which are facing the issue like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Driving force
F416.86
B
1001-7003(2011)08-0054-04
2011-04-15;
2011-05-24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 201006123)
作者介绍:王革非(1970―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装企业战略管理与服装产业链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