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出版模式初探
——以武汉部属7高校为例

2011-11-07 03:59刘江霞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办刊科技期刊

刘江霞,杨 勇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出版模式初探
——以武汉部属7高校为例

刘江霞,杨 勇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为了探讨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面临市场化的趋势与出路,在统计武汉部属7高校科技期刊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类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认为可以借鉴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主要有出版集团模式、期刊社出版社模式、行业学会模式3种。

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出版模式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于2011年底全部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全国1.2万种报刊,时政类只占1%~2%,大部分都要变成企业。目前全国中文科技期刊有5387种,而高校中文科技期刊1494种[1],约占该类期刊总数的27.7%,即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约有1/4是由高校主办的。一般综合性高校学报分文、理两版,有的还有英文版;合并的高校学报稍多,分的较细;普通高校仅一个综合性的学报。高校大部分的科技期刊是非学报类的,约占高校科技期刊的60%~80%。

高校非学报科技期刊数目众多,且严重与市场脱节,在高校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学报作为展示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尚受到高校的重视,而非学报类科技期刊却常常作为可有可无的单位。随着中国进入WTO,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文化与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在网络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特别是非学报类科技期刊也必然面临着市场化和体制改革的可能。

一、武汉部属7高校科技期刊管理概况

表1 武汉部属7高校科技期刊概况

(1)组合为期刊社的4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包含了所有的期刊;其他两校的期刊社主要包含的是学报,如武汉大学期刊社包括了武大的7家学报,华中农业大学的包括了2家学报。

(2)学报编辑部都是学校直属的二级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政大学。

(3)非学报期刊有的归属期刊社,如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有的归属于院系,由院系办刊,如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部分期刊。

总体上,这7所部属高校的科技期刊办刊质量高低不一、办刊分散、国际化程度低(英文期刊的比例很少,仅部分学报有英文版,而中文期刊又多不重视英文摘要的撰写)、与市场严重脱节。

二、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的特点

武汉部属7高校的非学报类科技期刊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

(1)非独立法人单位。在管理上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经费靠学校拨款;人员必须学校给编制,期刊编辑部没有自主权去招聘人才;办刊方向上将为学校服务和学科建设放在第一位。

(2)科技期刊分散,各个高校总体上总量不多。除合并后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期刊数目较多外,其他高校科技期刊的数量并不多,涉及的人员总量也不多,如果仅本校的科技期刊进行集团化办刊的模式,而目前高校期刊却严重分散、重复,难以进行资源整合,从规模上也很难实现。现在一校多刊、各自为政的情况很多,虽然部分学校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整合,把数个期刊编辑部集合在一起,统一管理,但总体上各刊还是独立办刊的。

(3)高校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和私益性目前还未明确厘定。很多的研究者都认为,高校科技期刊是“准公益性”的。科技期刊承载的知识成果有益于社会,显然是公益性的[2]。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是其科技传播属性,不能以盈利为主要诉求[3]。

(4)目前科技期刊的盈利方式主要为广告与赞助,靠发行来盈利的可能性很小。高校所办的科技期刊要想以广告与赞助的方式来经营,和其所涉及的专业关系紧密。金融财经类、医学类、汽车类、建筑房产类等社会应用广泛、行业效益整体较好的,科技期刊依靠企业赞助、广告发行等能够自负盈亏,能够解决改制过程中“钱、人”的问题,改企转制对这些期刊来说是一种生产力的解放。而对于一些基础研究类行业的期刊来说,应针对其所属学科范畴纳入基础科研范畴。如地质学类期刊,基础地质研究(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古生物学)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研究成果却可以为矿产、石油勘查与开发提供基础。这类期刊发行量很小,主要读者和作者都是进行这些基础研究的人员,很难靠广告和赞助来提供经济支持。要这类科技期刊自己解决办刊经费和人员待遇、工资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类期刊对地质科学的传播和社会知识成果的展示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5)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有专业性强、专业特色明显、学术研究继承性强的优点。这类科技期刊的创建都是基于本校的优势学科,有很强的研究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安全与环境工程》杂志依托该校的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专业,而这些专业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在十项左右。这类期刊可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争取品牌化。

三、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报纸期刊改制将在2011年前完成[4],改革的目标就是“三个一批”,即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解决我国多而不强、大而不好的局面。而能够做强做大和能够整合重组资源的媒体单位可以获得政策倾斜。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期刊出版单位改革,鼓励高校期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创新高校期刊出版体制。

因此针期刊改革的计划,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再不能一味低头编稿,必须要找好定位,要树立新的办刊理念,向特色化、专业化的方向努力。国外目前成功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主要有出版集团模式、期刊社出版社模式、行业学会模式3种,可为我们高校非学报类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1)出版集团模式 国外成功的出版集团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构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要把分散的办刊力量集中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对期刊和出版社进行整顿、重组、优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集团化专业出版之路,并且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期刊获利模式,形成一批开放型、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群。爱思维尔(Elsvier)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爱思维尔(Elsvier)在投资目标上始终围绕出版周期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技术准备和提升。在战略决策上分为大爱思维尔全面科技战略(包括期刊、书籍、数据库和软件等产品组合)→期刊战略→期刊群战略→每个出版学部(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和某出版学部下面每份具体的期刊(如聚合物期刊),有长期目标(比较宏观和全局性的)和有短期目标(针对每个出版学部和每份期刊每年的具体运营计划)。对期刊和编辑部管理主要是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如全球最大的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Scopus文摘数据库,和Scirus检索引擎等)为每个期刊和编辑部提供高效得力的操作平台,并重点在于关注各地区最新研究状况和同科技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在市场推广项目方面爱思维尔的全球客户部以电子产品(如ScienceDirect等)为中心面向全球市场;客户开发部主要以图书馆为目标客户;各出版学部以期刊和书籍为中心针对终端客户(如读者、科研机构)[5]。

(2)期刊社、出版社模式 以品牌期刊(名刊、大刊)为龙头,进行品牌延伸,大获成功的如美国的《science》、《nature》。武汉地区部属7高校中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已组建期刊社,但这种组合是松散的,各自还是独立办刊。澳大利亚的CSIRO出版社的经营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CSIRO出版社并不大,员工仅60人左右,出版的期刊种类也不多(23种),是一家专注于农业、动植物以及环境等科学领域的专业学术出版社。CSIRO出版社所出版的学术期刊覆盖了农业科学领域的主要专业[6]。

这说明高校科技期刊也可以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组建优势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群。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地学是该学校的优势学科,并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可以组建地学、地质灾害、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期刊集团,并做强做大。

(3)行业学会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行业学会牵头,重新组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若干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把分散的办刊力量集中起来,出版一批开放型、高水平的以学会专业为主的系列期刊。

除了现有的高校科技期刊外,还可以和该专业相关的非高校科技期刊一起组建成行业出版集团,扩大出版规模。使排版印刷、发行、版权合作等经营内容专门化、集约化,提高期刊的出版效率。例如中国地质学会,不论是高校还是科研院所的地学科技期刊都可以组建成地学科技期刊集团。

[1]姚远,汤晰,赵军平,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1):15-17.

[2]李若溪,颜帅,赵大良,等.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若干研究方向刍议[J].编辑学报,2010,22(2):161-164.

[3]刘泽林.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可行路径探析[J].编辑学报,2010,22(2):159-161.

[4]王永志.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改制将在2011年前完成[N].中国新闻网,2009-11-01.

[5]赵琪.爱思维尔的管理经营体制及其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1):191-193.

[6]曹兵,佟建国,李忠富.CSIRO出版社期刊出版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给我们的启示[J].编辑学报,2009,21(2):181-183.

G237

A

1003-8078(2011)03-0072-03

2011-05-19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26

刘江霞,女,湖北钟祥人,博士,副编审,主要从事地质学编辑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

(GBJXC096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8年度科技管理创新体系建设项目(KJGL0803)。

(李鑫)

猜你喜欢
中国地质大学办刊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不寻常的“石头”——探访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技期刊的分类
向地球深部透视——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徐敬领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