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平,秦江敏,王 荣,姚 磊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9)
新时期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
林 平,秦江敏,王 荣,姚 磊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9)
为进一步做好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界定了论文作者和作者单位应是期刊保密的主体;分析了新形势下保密主体存在的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审查不到位和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保密宣传教育不力、密级认定不严格以及编辑组织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强化作者保密意识,把好论文撰写“保密关”,保证作者单位审查到位,把好论文“保密审查关”;加强编辑部建设,把好论文审读“保密关”等对策措施。
军队科技期刊;保密主体;保密工作;保密对策;保密方法技巧
军队科技期刊是宣传和报道军队先进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的重要信息源。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是军队保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根据期刊本身的特点,不断转变保密观念,强化保密意识,努力探索保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提高防范能力[1-6],促进军队科技期刊不断进步发展,成为摆在每个军队科技期刊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创新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给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下面主要从保密主体和编辑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保密主体对象界定不明和保密审查不到位 由于对保密主体的认识和界定不明确,军队科技期刊的保密审查究竟谁负主要责任也很难确定,造成论文作者保密意识不强、作者单位保密审查流于形式,而把保密审查的主要责任推给期刊编辑部。理论和实践表明这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1]。从科技论文公开发表的受益角度看,作者是科技论文的制造者,亦是最直接受益人;对于由科研工作产出的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也是论文的重要受益人,因为在为科研工作提供优良平台的条件下,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归单位所有,为所在单位带来明显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编辑部只是为科技成果的公开发表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平台,因此不能成为科技论文的直接受益人或主要受益人,尽管论文内容质量的好坏对期刊好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论文的直接创造者——作者和间接创造者——所在单位,理所当然应该也必须成为论文保密审查的主体对象。这就要求作者所在单位必须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保密知识的灌输和保密意识的培养。作者必须具备主动承担并肩负国家、军队保密工作的优良素质。同时,作者所在单位自身也必须提高对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的认识,并建立严格的保密审查制度。只有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科技论文保密工作才会得到根源性解决。而目前大多数单位的现象是:①作者保密意识淡薄,撰写论文时几乎不考虑失密问题;有些作者一味追求论文的“创新性”,对国家、军队的机密而不顾;少数作者甚至为了个人的名利,明知是机密内容也不作技术处理。②作者单位(如院校的部、系)都建立了保密审查机构,但多数没有认真审阅论文内容,只是签字盖章而已,使重要的保密审查制度流于形式。
(二)编辑部审读存在的问题 1)编辑组织结构不完善。①编辑人员数量结构不合理。据统计,根据专业板块的不同,配有责任编辑的军队科技期刊不到50%,很多期刊只有1个责任编辑。编辑人员的紧缺不仅会影响军队科技期刊的质量,也给保密工作埋下了隐患。②编辑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军队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学科体系和知识领域,而编辑的专业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编辑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甚至从未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很难对其进行评价,也无法界定是否存在失密问题。
2)保密意识不强。首先,与军队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年轻化不无关系。从各编辑部的情况来看,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编辑,开始成为编辑部的主力军,而年轻一代的编辑是成长在和平年代,保密就是保战斗力,保密就是保生命的意识相对薄弱。其次,学习机会少。因编辑工作繁杂,对保密知识学习的机会不多,很容易因保密知识的缺失而出现失泄密。第三,保密氛围淡薄[2]。因科技期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刊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为此,编辑常常把期刊质量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忽视了论文的保密要求,致使编辑部的保密氛围淡薄,容易出现保密漏洞。
3)密级认定不严格。定密是保密的前提,根据我国《科技期刊保密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对保密项目的使用和管理,根据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价值、意义等,科学技术秘密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3个等级[7]。凡涉及国家安全或我国特有,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的项目,定为绝密;超过国际水平,一旦泄密会是国家遭受较大损失的项目,定为机密级;不属于绝密和机密级的,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损失的项目,定为秘密级。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中只做了概括的说明。没有具体准确的界定密与非密以及密级问题,很容易出现保密不当或失泄密。
4)保密宣传教育作用发挥不好。首先是保密知识宣传教育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在保密教育中保密知识太过笼统,大多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没有根据军队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各期刊本身的特点,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有的放矢的对各级编辑人员进行保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其次是保密教育没有深入开展。没有针对不同层次、对象和范围,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好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第三是保密教育还有死角。保密宣传和教育往往过多针对普通编辑而把编辑部领导放在学习对象范围之外,但从客观上说,编辑部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密工作的成败。这也是影响保密宣传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失泄密原因、特点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加强对保密工作如何适应打赢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的研究;加强对各类现代化信息存储介质和传输媒体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研究。发挥好保密主体和编辑部的作用,适时建章立制,把好保密的3个关口,堵塞失泄密漏洞。
(一)强化作者保密意识,把好论文撰写“保密关”作者是科研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对某项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关键技术最了解,对应该保密的内容和数据最清楚,必须也应该成为保守机密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必须强化作者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学习和掌握有关的保密知识和处理保密问题的方法、技巧,使撰写的论文既能反映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又能保守国家和军队的机密,达到两者的有效统一。
(二)保证作者单位审查到位,把好论文“保密审查关” 作者单位对论文报道的科技成果有总体的把握和需要保密的等级,对创新成果的信息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目前军队技术院校的部、系都建立了相应的保密审查机构,为保证有效运行必须:①进一步完善可操作的审查机制,落实专人负责,认真对本单位的论文进行保密审查;②加强保密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和保密知识的学习,开展新时期保密特点、方法和技巧的探讨;③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对保密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保密工作经常发生问题甚至出现严重失泄密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以至于追究刑事责任。努力使保密工作与单位的创新发展融为一体。
(三)加强编辑部建设,把好论文审读“保密关” 1)加强对军队科技期刊编辑的保密知识宣传教育。主要是“一个首要环节,两个重点,三个重要人群”[8]。一个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要求,不断改进和加强保密宣传教育,使军队科技期刊编辑树立保密观念,熟悉保密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提高保密意识。两个重点指:一是要逐步实现保密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把保密宣传教育作为对军队科技期刊编辑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定期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势,努力提高保密教育的效果。不断增强军队科技期刊编辑的保密意识。二是保密知识要适应时代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便捷多样的途径,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要求保密知识应该与时俱进,针对新时期、新特点,建立适合新形势下各军队科技期刊自己的保密知识体系。三个重要人群是指:期刊编辑、论文作者(保密主体)和审稿专家。只有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密意识,大力营造保密氛围,使他们认识到保守国家和军队的机密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军队期刊编辑过程中的保密工作。编辑部的保密审读和技术处理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加强初审中的保密工作。在收到稿件的时候,期刊各板块编辑对稿件的保密性进行初审,最好能在初审中将涉及保密的稿件筛选出来,以便与审稿专家共同界定。可以通过向作者提问的方式,加强作者的保密意识,使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形成一个保密同盟。做到把泄密、失密的可能性消灭在初审阶段。其次是加强自审。在整个编辑过程中,编辑都应该保持高度的保密意识,按照有关的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于把握不准的重要信息,应报相关的保密审查部门重点审核。第三是精选审稿人。好的审稿人不仅能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也能对科技期刊保密审查起重要作用,能更好的处理学术论文的交流和保密之间的矛盾。因而,选择好的审稿人是保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最后是发挥部、系保密委员会的作用。编辑部应根据本期刊的特点,设置相适应的保密审查表。论文定稿后,一并交部、系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终审、备案。
3)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密的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安全保密条例》为依据,建立编辑部保密规章制度,并要严格奖惩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要严格准确界定密与非密的界限,科学划分密级。严格执行划密指导思想,着重解决定密过宽和宽严不当的问题。不能因为保证军队科技期刊的质量,而忽略保密问题,同样也不能因为保密而草木皆兵置办刊宗旨而不顾;编辑部要与作者签订保密协议,从制度上强化作者的保密责任和主体地位。对违反保密法规,出现失泄密事件,除了建议学院要对作者和作者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外,还要追究有关编辑的责任。编辑部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重大失泄密事件及处理建议;适时组织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重点是军队科技期刊敏感、核心领域的监督检查,力争使每个编辑都能成为保守国家秘密的一道关口,确保军队机密万无一失。
4)完善编辑部组织结构。完善的编辑人员结构是军队期刊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信息安全的最基本保证。这就需要配置相应数量的编辑人员、完善编辑的知识结构,对编辑进行专业知识轮训和培训,更新、强化各板块责任编辑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能较详细地了解各自分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提高识别保密稿件和非保密稿件的能力。在确保期刊质量,满足交流和共享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军队的权益不受到损害。
5)开展保密方法和技巧的研究。除了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外,根据新时期保密工作的特点,学习和研究保密方法、技巧的微观层面也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把保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学习和借鉴地方科技期刊成功的保密处理方法、技巧,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运用保密处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好“公开发表”和“保密”这个“度”,实现既保证信息安全又保证论文质量的目的。对科技论文中可能涉及的保密内容目前有以下处理方法[1]。①坚决删除绝对机密的内容。②用非保密的公开单位替代保密单位。这种处理方法是指一些必须保密的、非常敏感的某个具体单位,则可用该单位的公开名称如一系、二系替代;③简化某些具体工艺的流程。如某项先进工艺,其具体工艺参数或某个具体工序是保密的也是该工艺先进性的关键所在,但其流程是可以公开的,因此可以采取只公开其流程而不涉及具体参数的方法,既保证了论文的新颖性,又避免了关键数据的泄密;④控制保密数据的合理取值范围。这是一种不违背科学真理、不影响论文质量的保密技巧。它要求论文作者和编辑(或审稿人)必须对所研究项目非常了解,从而在不违背科学理论的情况下,将精确的研究数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而达到高质量科技成果的发布和保密的目的;⑤用示意方法取代精确数据。它主要用于表征某种趋势的形成,在实际研究中需要通过精确的实验数据得到这种趋势,但这些数据又不宜公开,因此在论文的发表中,就可以用示意表示趋势产生的方法。
在军内外、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和信息广泛交流的形势下,军队科技期刊的保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期刊编辑部必须在主管单位领导下,确定论文作者和作者单位的保密主体地位和主要责任;发挥好编辑部保密把关作用、探索新的保密方法和技巧,寻求“公开”和“保密”的平衡点,实现军队科技期刊既反映最新创新科技成果、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又保守军事机密的完美统一。这应是军队科技期刊编辑追求的目标。
[1]江勇.探讨科技期刊论文保密审查对策及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9-21.
[2]周全.科技期刊加强保密工作的意义及防止失、泄密的对策[J].编辑之友,2005,(2):59-60.
[3]赵鸥.应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保密工作[J].科技与出版,2006,(1):24-25.
[4]陶范.论科技编辑的保密意识[J].编辑学报,2006,18(1):18-19.
[5]郭柏寿,潘学燕,杨继民,等.科技期刊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01,13(2):98-99.
[6]浙江省保密局.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以“管人”来“管密”[J].保密工作,2011,(1):30-31.
[7]李正文.科学定密,准确定密[J].保密工作,2009,(2):32-33.
[8]骆少明,王国祥.编辑必备[M].蓝天出版社,2010:204-213.
G231
A
1003-8078(2011)03-0003-03
2011-04-13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02
林 平,女,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科技论文写作研究。
(张所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