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怎样形成

2011-11-07 06:18董全瑞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收入者中产阶层阶层

■ 董全瑞

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怎样形成

■ 董全瑞

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顾名思义就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格局。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学者们有归纳为金字塔形的,也有归纳为倒丁字形的。这两种收入分配格局都与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相去甚远,说明中国扩大中等收入家庭比重,形成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对中等收入阶层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有一些了解,以克服急于求成的情绪。

中等收入者的特征

学者们把中国家庭年收入6万~50万元定义为中等收入家庭。按照这一定义,目前中国中等收入家庭达到了23%;也有估计说,目前中等收入家庭在30%~40%之间。但这些收入人群中不少人不愿背上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的美名,而纷纷称自己为“弱势群体”。可见,只是中等的收入还不足以成为其全部特征。那么,中等收入者、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本文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这三个概念)都有哪些特征呢?

早在1719年,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就对中产阶级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1632年生于英国约克市一个体面人家。从幼小的时候起,他的脑子里便充满了遨游四海的念头。他的父亲看出了这一计划的危险性,劝告他不要到海外去冒险时讲了以下道理:

那些到海外去冒险、去创业、去以非常的事业显身扬名的人,一般都是穷无立锥之地的人,再不就是富于野心和资财的人。而鲁滨逊的社会地位在这两者之间,或者称为中间阶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级,最能给人以幸福。既不像那些体力劳动者,必须受尽千辛万苦,也不像那些上层人物,被骄奢、野心以及彼此倾轧的事情所烦恼。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同样会碰到生活中的苦恼和不幸;而处于中间地位的人就很少有这些灾难,同时也不会像上层社会、下层社会那样在生活上或起或落,变化无常。不仅这样,中等阶级既不会像那些阔人一样,由于过着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弄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像那些穷人一样,由于过着终日劳苦、缺吃少穿的生活而搞得憔悴不堪。只有中等阶层才有福气享受一切的美德和安乐,安定和富裕可以说是中产之家的随身侍女。遇事不过分,中庸克己,安静健康,愉快的交游,各种令人喜欢的消遣,各种称心如意的乐趣,这些幸福都属于中等地位的人。在这种环境里,人人都可以悠然自得地过一辈子,既用不着劳力劳心,为每日的面包去过奴隶生活,困难不堪,弄得身心没有片刻的安宁,也用不着被欲望和发大财、成大名的野心所苦,身心疲惫,只不过是品尝生活的甜美滋味,而愈能体会到自己的幸福。

透过鲁父的这些描述,中产阶层(级)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第一,中产阶层有一套标准的价值观念或处世哲学。政治保守,没有野心;品格中庸,遇事不过分;心态平和,安静健康。

第二,中产阶层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与上层相比,由于没有野心也就不被彼此倾轧的事情所烦恼;由于收入和财富没有阔人多,也就不会因过着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弄得身心俱病。与下层相比,不像那些体力劳动者,必须受尽千辛万苦才能填饱肚子,也不会像那些穷人,由于过着终日操劳、缺吃少穿的生活而搞得憔悴不堪。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中产阶层的幸福指数最高。

第三,中产阶层的收入和职业紧密相连。他们的职业不是体力劳动岗位,也不是发大财、成大名的行业,更不是冒风险、撞大运的企业家,而是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和职业。

我国培育中产阶层的选择

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政府希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减少低收入者比重,使之成为社会的稳定力量;人民群众希望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是因为进入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在任何社会都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该从中产阶层的特征入手,来创造条件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一,立操守。这是对已进入或想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人的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的定位。一是处世中庸,平和心态。不要被发大财的梦想所劳顿,以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如果一心一意想进入财富的金字塔顶,那么你的一生就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二是诚实守信。这是做中产阶层的最重要品德。如果你靠忽悠别人过日子,充其量终生也不过是个混混;如果你靠诡道发大财,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中产阶层靠的是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别人进行公平交易,获得收入,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维护法治国家。这是国家和中等收入者双方的职责。中等收入者保守、稳定的特征,需要法治国家来维系。健全、可信、可实施的法治给中等收入者一个稳定的预期,使产权得到保护,契约得到实施,违约者得到惩处。

第二,稳基础。中等收入者容易受到侵害,使其中的一些人生活水平下降或落入低收入者队伍,从而削弱中等收入阶层的基础。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对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带来了不利影响,高油价、高税负、高收费的现实,使他们发出“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下降了”的感叹。所以,稳定已有基础,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应是政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的要求,我们应抓紧落实。一是减税。个人所得税的逆向调节作用使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直接减少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要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需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提高征收起点,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不下降。二是除费。把诸如过路费、过桥费、考评考证费免除。三是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物价上涨给中等收入家庭带来生活负担,也使他们的储蓄资产贬值。要把物价上涨与利率挂钩,使他们的收入和财产不因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下降。四是增加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这些人员是现有中等收入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他们的工资就可以把他们从“孩奴”、“车奴”、“房奴”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只要政府下决心,在不突破预算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政府可以通过压缩公车、公款国内外旅游、公款吃喝等方面消费,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增加工资。此举如果得以实施,可以达到一个“双赢”效果,既提高了中等收入者收入,又树立了政府的廉政形象。

第三,疏通道。社会流动性的缺乏使广大的低收入阶层难以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富二代”、“穷二代”的出现就是富与穷各自循环累积的结果。而出身和等级规则的结合,又加强了阶层结构的定型化。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等级制度国家,其发展最充分、最完备的而又世代相传的核心制度,就是等级制度,它通过等级来显示人们的身份,由身份定分配是基本规则。实际运行中的收入分配规则,既不是按劳分配又不是按贡献分配,而是等级规则下的按权力分配。而身份和出身的延续就是阻碍流动性,从而使代际之间等级次序稳固化、持久化。阶层结构的定型化倾向,给下层向上流动带来了更多的阻力,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财富机会的减少,现有的财富就会表现为一种垄断。因此,要疏通向上流动的通道,使更多的低收入者有机会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一是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放松劳动力市场上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取消各类不必要的职业证书要求,让低收入者有机会进入合适的职业。要取消各类不合理的收费,减轻进入者的负担。二是分散风险。政府在社会保障设计一个公平的制度,可以降低低收入人群的风险,以鼓励他们从事更多的交易。但目前这方面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低收入人群,是一种逆向调节的结果。制度设计要回归社会保障的功能,它不遵循按贡献或按出身分配原则,而是最低需求原则。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障应由商业保障来补充,而不应与低收入人群来争夺公共资源。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降低缴费比率,缴费与身份脱钩,实行全国统筹。政府缴费部分由中央政府全权负责。唯有如此,流动就业人群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才可以解决,在流动性方面才可以迈出较大的步伐。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

(责编/赵哲)

猜你喜欢
收入者中产阶层阶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中等收入者还是中等消费者——论中等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