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动作的稳定性研究

2011-11-06 06:58李中华
武术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旋风转体套路

李中华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动作的稳定性研究

李中华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起跳阶段、空中转体和击向、落地接马步等动作运用生物力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找出影响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教学、训练方法。

旋风脚马步稳定性研究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各项武术赛事的举行,比如省级、国家级、洲际级,甚至世界武术锦标赛等等,这标志着中国武术已大跨步的走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其中,现代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有朝着“高、难、美、新”特点发展的趋势,这点正巧与奥林匹克的宗旨相得益彰,即“更高、更快、更强”,将使中国现代竞技武术步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脚步逐渐加快。国家为了适应国际体育竞赛的需要,于2003年推出了新的武术竞赛规则,标志着中国武术竞赛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新推行的竞赛规则中对于自选套路中的难度动作的起用,使武术竞赛更具欣赏性、评比性和客观性,同时,也使中国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不仅仅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风格特点,而且还要完成较高难度动作,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就保证了一点,难度训练将逐渐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重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据调查显示,在举行2007年的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所有运动员在比赛决赛中完成技术动作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比例是85.71%,而后接跌叉动作的比例是14.29%,其中,在长拳决赛中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技术动作的失误率是44.44%。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以求能够高质量地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是摆在所有武术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0山西省武术锦标赛男、女运动员,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和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决赛男、女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及电子期刊文献,查阅了图书、期刊、论文集等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相关资料的检索、查阅过程中,主要围绕有关竞技武术难度动作的稳定性研究这一主题。

2.2.2 观察法

2010山西省武术锦标赛男、女运动员,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和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决赛男、女运动员套路比赛中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完成情况,并针对连接难度与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讨论分析。

2.2.3 问卷调查法

就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问卷并整理、归纳所得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动作技术分析

3.1.1 动作介绍

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难度等级为C级,动作难度为323C,分值为0.4;而连接难度动作为323C+1,分值为0.15;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动作的确认分值为0.55。根据2003年12月试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完成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这一连接难度时,若出现两脚依次落地或脚移动、跳动,该连接难度动作将不予加分。

3.1.2 动作技术要点

在分析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动作技术时,助跑后起跳前的最后两步,要注意动作节奏,注意左脚调节节奏,与此同时,右脚上步起跳要迅速,这是为了做里合腿动作时加速击响,然后要注意空中击响后的右脚要积极主动用力下压,同时迅速的转胯立身,下落接马步。整个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步骤可分为助跑——起跳——空中击响——分腿接马步。

3.1.3 动作技术难点

(1)起跳方向:起跳时身体不能保持向上纵轴方向起跳。(2)摆腿幅度:摆腿幅度过大或过小。(3)空中击响时机:击响时不在空中最高点。(4)转体度数:空中转体度数不够。(5)落地后的稳定性:击响后分腿时机和角度出现问题,不能保证落地接马步的稳定。

3.2 影响旋风脚720度动作的主要因素

3.2.1 力学因素的影响

我们熟知的动作高度、重心速度、角速度以及空中姿态角等,还有人体其他主要环节的动作运行情况以及运动员自身的空间感都是影响旋风脚720度动作的主要因素。重心速度是完成旋转720度的必备条件。空中旋转720度的初始重心速度和角速度就取决于旋风脚的旋速度。因此运动员要完成旋风脚720度技术动作,就必须具备空中转体720度所需的足够的初始动能,即重心速度和角速度。高度是影响旋风脚能否完成的重要因素。腾空高度高就能为旋风脚转体720度创造有利条件。表1为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十一届全运会决赛中不同水平运动员完成旋风脚转体720度的情况与分析。

表1 不同水平运动员完成旋风脚转体720度动作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旋风脚转体720度技术情况,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率在70%左右,而其他一些运动员的成功率在20%~30%左右。从技术动作分析,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完成旋风脚720度时的腾空有高度、旋转有速度,重心沿着纵轴进行螺旋式旋转动作,并且在空中保持住了较好的身体姿态,这都为能够完成稳定的落地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其他一些运动员在进行旋风脚转体720度的动作时,经常出现起跳缺乏力量感,导致腾空高度远远不够,空中旋转速度也就无从谈起,重心更不能沿纵轴做出完美的螺旋式上旋动作,从而造成了后接动作的落地角度不充沛或落地不稳定,因此动作完成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只有不断增强运动员的空中立体感觉,才能更好的提高旋风脚720度技术动作的稳定性。空中立体感觉是一种心理上的感知,是运动员在腾空后对空间、时间以及肢体运动方式的一种肢体自我感觉。它影响着肢体运动的程度和方法。例如,旋转时的度数、旋转时的身体姿态及其如何控制动作等。这种心理感知体现出了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熟练程度。有较好的空中立体感觉,明确了滞空的概念,方可高质量的完成动作。

3.2.2 心理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查2010山西省武术锦标赛男、女运动员61名,发放问卷61份,回收问卷55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87.8%。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反映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产生影响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调查的具体内容见表2,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表2 影响运动员心理紧张因素的调查

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赛前有着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大部分运动员普遍存在赛前心理紧张。从表2中的情况可以很明显看出,运动员在赛前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项目调查统计结果中,选择“经常”的比例为40%;而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经常”的比例则为78%;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中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的比例为4%。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可以明确一点,优秀武术运动员在比赛时受到的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运动员自身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均不是造成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的主要因素,而起主导作用的是运动员的主观因素,因此,主观的自我因素是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的主要因素。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完成动作的质量。

表3 调查项目和内容结果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连接难度动作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取胜的重要环节,该动作的平时训练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教学训练活动,其中主要包括有运动员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动作印象的建立,技术要领的掌握,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准确掌握程度,整体动作的熟练完成及成功率的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增强等方面。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技术难度动作的薄弱环节,在科学合理的训练过程中,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保持最佳运动状态,同时还要加强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以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素质。只有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能力,才能在各类武术套路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1]邱建华,陈军.旋风脚转体540度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与解剖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2-63.

[2]周继群,徐彩桐.武术套路“旋风脚”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6):118-120.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

[4]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5]国际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英文版)[S].

[6]邱建华.武术长拳指定动作的平衡与稳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

[7]刘同为,杨新.对武术新规则试行中难度动作评判的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127-128.

[8]李玉刚,严发本等.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度三维图像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9]陈建民.武术旋风脚720度接跌叉稳定性的研究[J].体育科研研究,1999(3).

On the Difficult Exercise Ma Step after Whirlwind Leg 720°

Li Zhonghua
(Schoolof Sport and Art,North China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030051)

This article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analyze the stages of difficult exercise Ma Step after Whirlwind 7200 about its take-off stage,the airborne swivel and strikeing,the landing meeting movements,with the theory from biological mechanics,and does the survey on the dificultu actions'completion condition in 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s,tries to discov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ind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s.

Whirlwind LegMa stepStabilityResearch

G85

A

1004—5643(2011)02—0060—03

李中华(1976~),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旋风转体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最大跨度T型刚构连续箱梁转体桥成功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