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2011-11-06 06:30郭立亚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外角中路费德勒

王 雨 郭立亚 王 娟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715)

费德勒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王 雨 郭立亚 王 娟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715)

通过录像观察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费德勒在2009年四大满贯赛和大师杯的比赛共计14场中发球与第三拍回球落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目的性地进行发球后与第三拍回球线路、落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以此找出其优势与不足。

费德勒;网球;发球;第三拍回球

1 前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近年来,随着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攻防技、战术的创新,世界网球运动的整体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网球选手都非常重视发球质量和第三拍回球线路的变化,以此达到抢占比赛中主动权的目的,为取得比赛胜利奠定基础。费德勒是当今男子网坛技战术整体水平的最高代表,本文以费德勒2009年所参加的大满贯赛事及大师杯比赛共计1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找出其发球与第三拍衔接技、战术的个性化规律,为我国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录像观察统计法对费德勒在2009年参加的四大满贯赛事和大师杯赛共计14场比赛进行录像统计分析,其中草地2场,红土3场,硬地9场。

表1 球员基本情况

2.2 专家访谈法针对本文所涉及的部分比赛数据统计及分析的问题,走访了数位网球方面的专家学者。

2.3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参考依据。

2.4 数理统计法主要对费德勒2009赛季14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检验分析并制作表格。

3 结果与分析

3.1 费德勒第三拍回球线路总体特征分析

作为发球与相持球之间的一个衔接技术,在现今网球比赛中,第三拍衔接技术完成的质量高低与否,对一场比赛的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是发球所建立的优势的延续,是比赛中掌握主动的关键环节。

表2 第三拍回球线路使用比例表

由表2可知,费德勒在发球后第三拍回球有54.7%回到了斜线方向(包括正、反手斜线),费德勒的优势技术是正手击球,在第三拍的进攻中均优先选择进攻性强且得分效率高的正手击球,即使球的落点在反手位置也尽量利用灵动的步伐侧身用正手击出反斜线球,为比赛赢得主动。在第一发球发出外角发球将对手调出场外,在已经建立优势的情况下,多采用以击打直线球而直接或间接为赢下此分取得主动,这一条线路占到第三拍回球比例的25.7%。通常在第二发球对对手的压制或威胁欠佳处于被动时,对手接发球抢攻或者有意识的将球回到费德勒的反手位,此时一般将球防御性的回到底线中路深区占到13.4%的比例。现代网球比赛中的对抗主要集中在中后场,但费德勒依旧有6.2%的第三拍回球落点在前场区,这说明费德勒的技战术非常全面,利用犀利的发球压迫对手后随球上网打出截击球或者小斜线球。

3.2 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3.2.1 一区第一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左侧的发球区;前场二区:指发球方面对球网,对方场地内右侧的发球区

表3 一区第一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关系效果表

由表3可知,费德勒在一区第一发球主要分布在内角和外角,分别占到了49.8%和41.7%,发内角球的比例稍高于外角球。一区采用平击的内角发球,大大限制了对手回接发球的回球区域,压迫对手接发球于正手位置从而第三拍回击于对手反手去,这一战术使用率为30%,并且得分率达到61. 4%。在使用率和得分率上也超过了发内角球,第三拍回击底线正手区的球。利用带切削的平击发球发向外角将对手调离场区,通过正手侧身攻或反手斜线球和正手直线球回击于大多数对手相对较弱的反手区,占到了20.7%,得分率为75%。同样发外角球,第三拍回球于对手的正手区,多数情况下利用回头球或正手侧身直线球寻求第三拍回球的主动,此类回球使用率为15.9%,但得分率为83.3%,这是费德勒最典型和得分率最高的发球与第三拍衔接战术。在一区第一发球变化较少,期间利用一发的变化将球发向中路,主要将球回向对手的正、反手两个区域,使用率分别为3.4%和4.7%,得分率为75%和63.6%。

3.2.2 一区第二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表4 一区第二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关系效果表

由表4可知,费德勒在一区第二发球多数情况下选择带有切削的外角和中路的追身发球,在稳定的基础上,正在以强烈的旋转和刁钻的落点给接发制造更大的威胁,压制对手接发球抢攻的目的,分别占到发球比例的46.4%和34.7%。一区第二发球,第三拍均将多数球回向了对手的反手位,其次为正手位。发球发向对手中路,第三拍回球落点在对手反手区比例达到18.6%,得分率为61.4%,这说明此条线路处理球的质量较高,容易创造得分机会。但反观第二发球发向对手内、外角,第三拍回球于底线反手区的使用率为11.8%和21.3%,直接或间接得分率为分别仅为48%和46.7%,这一方面说明费德勒落点在内、外角上的第二发球对对手的压迫还不够,第三拍回球质量还应有所提高和稳定,另一方面说明较软弱的外角发球虽然能将对手“拉出”场外,但对于具有良好移动能力的球员而言,不仅不是一种威胁,而且很可能是一种进攻机会,因为此时对手拥有了比在场内击球时更大的击球角度。第二发球发向中路和外角,第三拍回向对手底线区的使用率和得分率相对较高,也是一条有较高得分能力的线路。通过表4可见,发球后第三拍回击于前场有少许使用且得分率高,这充分说明费德勒技术全面,根据场上的一些变化,适时运用一些带有强烈旋转的小斜线或网前小球和截击,前后调动对手,为得分创造机会。

3.2.3 二区第一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表5 二区第一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关系效果表

由表5可知,费德勒二区第一发球的内外角落点比例较为均衡,分别占到48.6%和46.1%,中路追身的发球比例仅占5.3%,说明第一发球的目的在于通过大角度发球调动对手,一发发向外角,逼迫对手反手回球并把对手调动出场外,第三拍连续攻击对方反手位,此条线路的使用率达到了26. 3%,得分率为53.6%。通过发球发向内角第三拍依旧攻击对方反手位的使用率占18.4%,得分率为59%。由此可见,内外角的发球后第三拍共计44.7%的回球回向了对方的反手反手位。这是费德勒发球与第三拍衔接的最常用线路。通过有威胁的一发发内角,然后第三拍回球利用反手直线和正手侧身直线球技术将球回向对手正手位,利用第三拍的主动大角度攻击对手,得到创造机会,此条线路的使用率为23. 6%,得分率为66%,这是费德勒二区一发关键分的得分利器。一发发向外角,第三拍回球于对方正手区,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最大角度调动对手,此衔接线路角度大、难度大,所以使用率相对较少为12.7%,得分率为51.9%。通过各个角度的发球,第三拍回向对手底线中路的来球大多数为被动回击球或者变化球,所以内角、中路、外角发球后的第三拍回球比率分别为3.8%、0.5%、3.8%,得分率也不高。

3.2.4 二区第二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的相关性分析

表6 二区第二发球与第三拍回球线路关系效果表

由表6可知,费德勒二区第二发球发向内角的比例为40.6%,第三拍回击对方底线正手区,底线中路,底线反手区的比例分别为16.3%、10.5%、10.5%。通过正手侧身抽球回击于底线正手区主动创造机会,也可以正手侧身斜线和利用反手斜线过渡击向对手总体相对较弱的反手区寻求机会,这两条线路的击球得分率分别为64.7%和63.6%。通过二发旋转变化压制对手的接发球反攻,正手侧身攻击对手对手底线正手区,大角度调动对手占6.2%,得分率为53.8%,根据对方接发球质量,第三拍将球击向底线中路,压迫对手回球失误,将球回向对手反手位的比例占17.2%,明显使用率大于其它两条线路,得分率为52.8。费德勒在二区二发发向对手外角的比例最低为26.4%。但是第三拍回向对手中路深区的得分率最低仅为37.5%,相比于发球发向内角和中路,第三拍回向对方底线反手区的得分率而言,发球发向外角,第三拍回向对手反手区的得分率为44.4%,由此可见,这一条回球线路的精确度还需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费德勒在第三拍回球优先选择正反手斜线进攻,其次为直线进攻,第三为攻击中路深区。发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第一发球主要发向内角和外角,选择发向中路较少,内角使用率高于外角使用率。第二发球三个角度的发球使用率相差不大,发球落点外角>中路>内角,发球变化较多,和一发相比,发球落点选择中路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2)在各区发球后,第三拍回球主要攻击对手的底线反手位,其次为底线正手位,在此基础上穿插变化使用攻击对手底线中路深区和前场区。一区第一发球后第三拍主要回球线路为第一发球发向内角,第三拍攻击对手反手区和一区第一发球发向外角,第三拍攻击对手反手区。二区第一发球发向内角,第三拍攻击对手正手区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高,是一条较为稳定的得分线路,二区第一发球发向外角,第三拍攻击对手反手区这一线路也值得信赖。一区第二发球,第三拍均将多数球回向了对手的反手位,其质量较高,容易创造得分机会。二区第二发球发向内角,第三拍回球于底线正手区同二区第二发球发向中路,第三拍回球于底线反手区也是关键分的比赛中使用频率和效果较好的第三拍回球线路。

4.2 建议

1)费德勒在保持二发角度精确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第二发球速度,更好地压迫对手,并且提高第一发球后第三拍回击对手底线中路深区的衔接球回球质量和第二发球发外角后第三拍回击底线中路和底线反手区的回球质量。

2)在利用大角度发球后所建立的优势,第三拍尝试击打正、反手的小斜线回球这一线路,并适时增加上网次数,通过网前球创造得分机会,丰富击球线路和得分手段。

3)在日常训练中,努力尝试,大胆应用比赛中使用次数较少,但是第三拍得分率较高的线路,并且加强处理好各类接发球反攻,第三拍回球化解被动局面能力。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44 -155.

[2]陶志翔,祁兵,林建健.费德勒与纳达尔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560-1562.

[3]仲达,解祥梅.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第三拍技术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9):123-125.

[4]田俊宁.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方通过第3拍争取主动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12):37-39.

[5]丘玉芳.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第三拍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89,25(10):33.

[6]陈俊灿.世界级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第三拍技术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11):239-248.

[7]张春超,付降.世界优秀网球男单选手左右区发球战术运用对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71-73.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ederer’s Serve with the Back to the Ball L ine of the Third Stroke

Wang Yu,Guo Liya,Wang Juan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By rnethodsof video observation,expert interviews,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alysis Federer’s serve back to the ball impact pointwith the third shoton fourmajors in 2009 and the Masters Cup.

Roger Federer;tennis;serve;third shot back to the ball

G845

A

1672-1365(2011)01-0042-03

2010-05-21;

2010-08-20

王雨(1983-),男,重庆北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外角中路费德勒
道路工程中路侧用缆索护栏施工技术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当奥迪RS5 Sportback的性能,邂逅乌鲁木齐中路的潮流与复古
瞌睡虫找朋友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吃火锅的发现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