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旅游接待建筑对于旅游季节性的应对策略

2011-11-05 05:56李啸然
山西建筑 2011年36期
关键词:多义风景区空间

李啸然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作用,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国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旅游成为国人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从2011年开始,已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首个旅游日,全国各地大量的风景区纷纷免费对游客开放。

我国风景区内现有的旅游接待建筑大多建设较早,功能设施相对滞后,为了满足游客大量增长的趋势,各风景区纷纷加建扩建旅游接待建筑,完善功能设施。但是,对于旅游接待建筑的研究,国外系统研究尚少,国内几乎处于空白,设计理论缺乏,经验积累不足。现有的规范性研究仅停留在风景区规划的层面,对于旅游接待建筑单体的设计提及较少,国家也没有颁布相应的法规条例,没有一个建造的依据标准,因此各景区的旅游接待建筑在规模上、设施上,与环境的协调性上显得参差不齐。

在设计旅游接待建筑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季节性。旅游季节性是指客流流向、流量集中于一年中相对较短时段的趋势。这一趋势引发了风景区淡旺季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季节性因素和偶发性因素。我国大多数风景区都存在淡季和旺季的区分,例如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每年9月到次年4月处于冰霜期,尽管冬季开展滑雪等旅游活动,但游客人数依旧远远小于旺季的游客量,旺季日游客容量达到万人左右,201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单日游客接待量达4 000多人,而淡季的人数只有200人左右;九寨沟是国内非常受游客欢迎的风景区,每年涌入大量游客,2011年“五一”3天假期共接待游客22 360人次,但冬季每天的游客只有500人左右。淡季旅游设施利用率极低,旅游设施几乎处于闲置状态,丧失了潜在利润,而旺季客流骤增,又大大超过接待能力,使整个旅游系统疲于应付,一些风景区不考虑生态容量盲目地拼资源数量,一味的大规模建设游客接待建筑以应对旺季的大量游客,这样不仅对风景区的场所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很多景区的游客中心就出现了旺季人满为患,而淡季大量空间闲置的情况。如神农架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在3月份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售票和集散大厅几乎空无一人,而两层的商务中心处于关闭状态:

针对这一矛盾,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设计策略。

首先是游客接待建筑的布局形式。游客接待建筑包括众多功能,如售票、接待、商业、餐饮等,相对于集中式布局,分散式布局具有分区明确,分散人流等明显优势。将功能空间分散设置,使各功能空间相互独立,而且每一部分功能都能与室外环境有更多的联系和交融,后者在风景区设施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票务中心、餐饮、住宿、商业各自容纳相应的行为,减少相互间的干扰。比如商业娱乐功能一般会比较嘈杂,对住宿行为造成影响,分散式布局将人流分散,尤其在旅游旺季及高峰期,避免人流集中于一处造成拥挤,同时便利人流疏散以及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结合利用。

另外,分散式布局将建筑形体化整为零,减小集中在一起造成的强大视觉冲击。在美国国家公园中,各类功能设施大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常会出现独立公园博物馆、餐厅、管理中心,其中承载住宿功能的小木屋,也常以组团的形式分散布置形成聚落,仿佛是从风景区中生长出来的一般,具有可持续性。

当然在设计旅游接待建筑时应该因地制宜,有些山地景区因地形地貌局限只能集中布局,若强行将功能空间分散开来反而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同时,在采用分散式布局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旅游接待单体建筑分散在各处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种局面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建筑形式。当建筑距离一定远的时候,设计师有时会忽略建筑形式的统一。作为风景区接待设施,游客接待建筑是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具有一种人为环境的标识性,不管相距多远,都属于一个整体,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各建筑间形式的统一性。第二个含义是指功能。分散式布局应该合理分散,避免流线过长造成游客使用和管理人员的不便。

另外,分散式布局模式对于环境影响也较分散,范围较大。所以在使用这些设施时,要主要对环境的保护,也可以借鉴野餐区的做法,设置备用区域交替使用,留给接待设施周围环境自我修复的时间。

其次是对外部环境的利用。在旅游高峰期,游客与车的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旅游接待建筑周围一般都配备较大的空间场所——游人广场,其大小应满足旅游高峰时游客的集散,其形状与游人中心建筑的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以及整体设计构思有关。

众所周知2010年世博会大量游客涌入博览会园区,最高峰时期日游客人数已破百万,游客相对较少的几个月平均日接待人数也达到三四十万,针对如此庞大的游客量,园区采取的对策是在园区和各个展馆门口搭建临时帐篷设置围栏使人流呈“S”形排列等待进入,以此将展馆内的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帐篷会缓解消极的室外环境因素,比如烈日暴晒或者下雨等,而“S”形使人群有秩序的排列等待进入,也避免一字排开队伍过长影响其他人行流线等交通秩序。

这种策略对于风景区游客接待建筑也是十分适用的,尤其是旅游季节性很强或者高峰期游客量波峰值很高的风景区。如果说为了满足高峰期或者旺季的游客量而扩大旅游接待建筑的规模,则无可避免的会对周遭的环境产生更大的人为影响,同时一年当中其余时间,处于淡季的旅游接待建筑大量空间闲置,也是资源的浪费。那么,我们在确定这些旅游季节性强的游客接待建筑的规模时以平均游客接待量取代接待峰值为依据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满足一年大部分时间的游客需求,在旺季和高峰期出现空间使用紧张时,充分利用室外的环境,在游人广场搭建临时性帐篷,合理规划人行流线和车行流线,同样可以很好的为游客提供服务。

最后,在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多义空间的理念。多义空间是相对单一空间而言的。这里的“多义”相当于赫兹伯格提到的“多价性”“很多物件和形式几乎都只有一个单一的目的——通常是科技产品,而它们必然功能简单,它们必须恰如其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多也不少,但是大多数物件和形式,除了它们被设计所赋予的,并且因此被命名的单一功能外,还具有附加的价值和潜力,因而功效很大。这一较大的功效,我们称之为‘多价性’”。从字面上讲,“多义”是指多种意义,“多义空间”则是指具有多种功能意义的空间。如果空间的性质决定该空间只能容纳单一功能,此空间为单一空间。如果在设计过程中采取某些特殊措施,可使空间兼容性增强,从而可能容纳多种功能,形成多义空间。多义空间的多义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可容纳不同的功能,即一个空间在某种条件下具有一种或几种主要和外显的功能含义,但同时还具有可以有效改变为其他功能含义的潜质,也就是能够适应功能的变化;

2)空间在同一时段可容纳不同的功能,也就是空间能够容纳或是鼓励多种活动的产生。

建筑的适应性则是建筑不断调整空间自身构成要素以适应客观外部条件的系统行为。多义空间能够包容功能的变更,这也是对客观外部条件变迁的一种回应,因此多义空间研究属于建筑适应性研究的一部分。但多义空间研究不仅局限于建筑适应性,而是注重更为抽象的“空间”概念,从勒·柯布西耶在1919年提出多米诺体系,把住宅工业化又进了一大步;到密斯所追求的“通用空间”,试图以大空间来包容多种功能;再到日本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陈代谢理论,其中黑川纪章认为建筑是以增长和扩张为基本存在方式的变化过程,强调可更换、可重复利用的设计理念;包括荷兰建筑理论家约翰·哈布瑞肯1961年提出的支撑体理论,为使用者的选择提供多种可能性,要求支撑设计包容多种可能性……这些都是有关建筑空间适应性的研究。其中哈布瑞肯的支撑体理论到后期发展成为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理论。容量(Capacity)是开放建筑的核心概念之一,容量即是建筑空间对不同功能的包容能力。在开放建筑中,容量分析取代了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功能分析。国际建筑革新研究协会的领导者史蒂芬·肯德尔(Stephen Kendall)认为“空间形式由功能的可能性,而非由单一、特定、事先确定的功能决定”。同时开放建筑的理论也是可持续建筑最广阔的研究方向。

在游客中心中,运用多义空间的策略来缓解由于旅游季节性所带来的游客接待建筑空间或紧张或浪费的矛盾。在肯塔基州坎伯兰瀑布州立公园的管理员住宅,平面设计简洁而完善,如果需要的话,只要给每个卧室设置一个直接通向室外的门扇,就可以将其改造为方便易达的办公室使用(见图1)。这是同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容纳不同的行为。

另一种情况,在恩施大峡谷旅游接待中心设计中,第一轮方案中售票大厅和候车大厅的组合方式是平行布置,这样的形式给予排队等待买票游客的空间过于紧张,旺季游客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由于排队买票的队伍过长延伸至交通空间而影响穿越过厅的人流,因此在第二轮方案中,改成了串联的组合方式,这种模式中取消并列连接的交通空间,同时候车大厅的座椅也沿着串联方向平行布置,在游客量过大时,排队买票的队伍会延伸至候车大厅空间中座椅间的走道中,不会对候车功能造成影响。候车大厅空间在承载候车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承担了部分售票大厅的功能,这是同一空间在同一时段容纳不同的功能,包容多样的行为。

[1] [美]艾伯特·H·古德.国家公园游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张国强,贾建中.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李海乐.多义空间——空间适应性研究及设计策略[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 张华宾.浅谈风景旅游区游人中心的布局与选址[J].四川建筑,2004(4):20-25.

猜你喜欢
多义风景区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