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新
真菌性角膜溃疡常因真菌在角膜组织的繁殖、霉菌毒素、蛋白溶解酶以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的刺激,角膜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常伴有前房积脓,重度葡萄膜炎、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眼球穿孔[1]。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4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6眼。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2~70岁,发病时间4~37 d不等。有植物或农作物外伤史32例,配戴角膜接触镜史2例,昆虫及异物擦伤史6例,原因不明者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和角膜上皮缺损(见表1)所有病例均经角膜涂片或培养查到真菌。其中真菌培养明确的菌种有:镰刀菌17例、曲霉菌5例、毛霉菌8例、白色念珠菌8例,余未能明确真菌类型。
1.2 临床表现 症状:眼部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体征:结膜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浑浊、边界呈羽毛状,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微隆起,溃疡周围有“免疫环”、“卫星灶”、角膜内皮斑、粘稠的前房积脓。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及2001年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3)所有病例中医证候分类为:湿重于热证(16例)、热重于湿证(21例)、阴虚邪留证(9例)。
1.3 方法 中药治疗:湿重于热证:患眼畏光流泪,疼痛较轻,白眼红赤或抱轮微红,黑睛新起之翳,表面稍隆起,形圆而色灰白;多伴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治以除湿清热,祛邪明目。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滑石、白寇仁、厚朴、淡竹叶、薏苡仁、半夏、藿香、羌活。热重于湿证:患眼碜涩不适,疼痛畏光,流泪粘稠,白睛混赤,黑睛生翳,表面隆起,状如豆腐渣,外观干而粗糙,或见于黄液上冲;常伴有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化湿,泻火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飞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黄夜上冲较甚者,加苡仁、桔梗、玄参;大便秘结者,加芒硝、石膏等。阴虚邪留证:溃疡渐见减薄,但日久不敛,白睛红赤不显,眼痛羞明较轻,舌淡脉弱。治以养阴生津,清肝退翳。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元参、贝母、麦门冬、丹皮、薄荷、银花、枳壳、龙胆草、菊花、桔梗、甘草、蝉蜕、木贼、白蒺藜以增强明目退翳之功。水煎服,每日1剂。
西药治疗所有患者白天配合使用0.15%二性霉素B眼药水和氟康唑眼药水交替点眼,托品酰胺眼药水散瞳,晚上点0.3%的泰利必妥眼膏,每周2次在局部麻醉下病灶清创后用2%碘酊烧灼溃疡面。
本组患者治疗时间最短15 d,最长90 d,平均37.6 d。46例中治愈37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7%。
表1 治疗前后46眼视力分布和荧光素染色情况(例)
真菌性角膜溃疡在中医上属“湿翳”范畴。多因植物或农作物的枝叶擦伤黑睛或戴角膜接触镜时损伤黑睛,或手术后造成黑睛外伤,致湿毒之邪,乘伤侵入,湿邪内蕴化热,熏灼黑睛所致。根据古代中医独有的五轮辩证,角膜为风轮,内应于肝。本病黑睛受损,外邪乘隙而入,体内湿热蒸灼肝胆两络,内外合邪,上犯清窍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选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之类加减化裁,可调理全身气机,增强机体抵抗力,与西药起到协同作用。临床上由于缺乏特效的抗真菌药,且多数抗真菌药物毒性较大,在眼部组织的渗透力差,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往往使角膜破坏严重,甚至丧失眼球,而中医辩证施治的显著特点是将眼部与全身密切联系,标本兼顾治疗,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及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根据临床观察表明,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视力,是较为安全、有效、且经济的一种治疗方法。
[1] 孙秉基,徐锦堂.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38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7-108.
[3] 舒怀玉.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种子出版社,20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