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颐,高宝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课程开发
彭 颐,高宝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有别于初、中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内容上属于技术教育范畴,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教育。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多个维度定位。课程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编制的教学内容和进程的综合。课程开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1]。
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是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质量观念和意识,掌握药物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药物质量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药品生产和监督管理过程中,能根据有关质量标准,独立进行检测操作,有效完成药物检验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将来开展药物检验工作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药物分析按照学科型“以药物为主线,以掌握并区别一系列同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及差异性等理论知识为教学目标”进行,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讲授。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应解决“怎么做”“怎么做更好”的问题。所以,我校重新构建药物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教学方法等,并将其更名为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
高职要进行课程开发,就要思考原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的理念重新开发课程。
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最后确定课程标准体系[2]。
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
从业人员接到药物检验任务,能查找资料找到待检样品的质量标准,并按照质量标准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要求,制订药物检验计划,对药物进行外观检查、物理常数测定、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工作;能及时、如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并正确地给出检验报告;能解释检验中的现象及原理,解决药物质量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2.2.1 学习能力(1)掌握药物检验操作必备的基本知识。(2)掌握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原理及应用。(3)熟悉典型原料药、药用辅料、中间体及制剂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技术。(4)掌握检验数据处理知识。(5)了解药品检验新技术、新方法。(6)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方法。
2.2.2操作能力(1)能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独立进行操作,完成药物的质量检验工作。(2)操作规范,符合药物检验操作基本要求。(3)具备药物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的基本技能。(4)能熟练使用药品标准等工具书,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新知识。(6)能结合药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数据与现象,准确报告检验结果。
2.2.3 其他能力(1)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理念。(2)树立敬业、诚信、人命关天的职业道德理念。(3)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4)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职业素质。(5)培养自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强调如何使教学要素能真实模拟实际工作要素,包括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其设计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间的差异,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缩短“学”“用”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通过学习情境的实施,使学生自觉学习与练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实施中注重团队协作、沟通、自学能力培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3]。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设置了12个学习情境,这些学习情境下设有子情境(见表1)。
表1 学习情境设计
2.3.1 学习情境设计原则(1)以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需求选取教学内容。(2)参考药师职称考试和国家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技能考试内容选取教学内容。(3)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
2.3.2 教学内容的选择(1)从检验对象上选择。各级药检所、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检测对象有原料药、各种制剂、药用辅料、中间产品。所以,我们设计的12个学习情境包括:原料药(葡萄糖、阿司匹林),药用辅料(聚山梨酯80),各种制剂(硫酸阿托品片、维生素C颗粒、复方磺胺嘧啶片、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等)。(2)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要求上选择。药物检验工作要求的实际技能主要包括:《中国药典》的查阅,物理常数的测定(熔、点、旋光度、折光率、pH值的测定等),一般鉴别试验,杂质检查(氯化物、硫酸盐、炽灼残渣等),含量测定(化学滴定法、光谱法、色谱法)。我们设计的12个学习情境包括上述这些操作技能及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见表2)。(3)从卫生技术职称药师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内容上选择。原有学科型体系主要涉及八大类药品的分析检验,其过分强调结构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的12个学习情境所选择的载体药品,是从八大类药品中各选了一个代表。通过药品质量标准的解读环节(主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要了解所要检验的代表药品的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联系,二是能拓展到同类药品检验方法的选择,三是学生能根据质量标准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了解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强调实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的书写。参考药检所、企业检验报告模式,设计检验报告,使实验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保持实验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一致性,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依法检验、质量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到“一切行为有标准,一切标准可执行;一切行为可记录,一切记录可追溯”。
表2 教学内容与检验工作程序及技能的对应关系
2.4.1 按照药物检验的真实工作流程组织教学活动 药物检验工作流程是:接受检验任务→查阅质量标准→取样→性状观察、物理常数测定→检查→含量测定→填写检验报告。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上述流程完成。
2.4.2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 整个课程分为12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和最后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综合训练,中间的学习情境只是完成了部分检验项目。第一个学习情境为综合训练,原因是学生初次接触这门课程,让他们能真实、全面地了解药物检验工作的内涵。即第一个学习情境由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简单复制。从第二个学习情境开始,有些内容是对上一次的重复,所以教师的传授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来越多,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一个学习情境也是综合训练,其实施完全由学生完成,教师只起辅导作用,主要检验学生检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其他的学习情境只完成部分检验项目,一是由于学时有限,二是有些内容重复过多。但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安排了2次以上,可保证学生掌握这些实验技能。
2.4.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仿真系统教学法、案例回放教学法、网络远程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原有考核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通过笔试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能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所以,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重考核体系的构建。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这门课程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笔试成绩)。(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作业)。(3)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4)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5)实践技能考试。
总之,在药物质量检验分析技术课程开发中,始终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原则,做到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均属统一范畴,为平行关系。通过这些学习情境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鸿.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与实践[J].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4~6.
[3]王金香,黄艳萍.高职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3):97~98.
G423.07
B
1671-1246(2011)07-01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