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1-10-31 02:32郭月季赵党生包小英王瑜琴王凤仪李长天李廷保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阴虚证外阴证型

郭月季 ,赵党生 ,包小英 ,王瑜琴 ,王凤仪 ,李长天 ,李廷保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3.解放军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郭月季1,赵党生2,包小英1,王瑜琴3,王凤仪2,李长天2,李廷保2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3.解放军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目的 研究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女性患者进行病变组织活检,按国际分类标准确定病理类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本病患者,据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不同病理类型在各证型中出现的频率。结果 病理类型中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58例,增生型营养不良32例,混合型营养不良9例,伴非典型增生1例;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证43例,肝经湿热证27例,脾肾阳虚证20例,血虚风燥证10例;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占62.07%;增生型营养不良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占53.13%。结论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可为本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中医证型

外阴营养不良是以外阴皮肤粘膜组织发生变性,色素改变伴外阴瘙痒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慢性疾病。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缺少有力的防治措施。辨证论治是中医解决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实现个体化诊疗的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辨证是立法、处方、用药的前提,辨证准确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对本病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的现象广泛存在,以致辨证论治的水平大大降低。因此,中医证候的诊断只有本质化、微观化、标准化,才能广泛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使临床研究成果可验证、可重复。本课题通过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本病的证候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均来自2009~2010年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皮肤科及解放军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者,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女性患者100例。

1.2 病理活检方法

外阴常规消毒后,研究者在有瘙痒、变色、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等明显病变部位取0.2cm×0.2cm×0.4cm大小组织活检,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在病理科进行常规技术制作:脱水、石蜡包埋、浸透、超薄切片、染色、镜下观察。

1.3 组织病理分型及诊断标准

按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确定病理分型,镜下见以下病理变化[1]。

(1)增生型营养不良: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栓形成;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层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胶原纤维水肿及纯质化变性;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混合型营养不良:在不同病变部位或相邻区域同时存在上述2型病理特点。

(4)伴非典型增生:增生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可伴有非典型增生的超微结构改变,根据增生的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间变和异型性。如棘细胞排列不整,细胞形态大小不一,胞核浓缩深染,分裂相增多,个别出现角化不良等改变。

1.4 中医证候诊断方法及标准

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患者经外阴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营养不良,复诊时采用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外阴营养不良证型调查表》,由研究者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调查统计。根据四诊所得资料,由2名中医师(包括一名专职中医诊断学教授)共同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类型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及《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3]。

(1)血虚风燥证:临床上除了有血虚证的表现外,还兼有动风和干燥的症状。证候以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肢体麻木,肌肉震颤,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外阴色淡、瘙痒、皲裂,舌淡红苔干,脉细或细数为特点。

(2)肝肾阴虚证:证候以形体消瘦,视物昏花,爪甲枯脆,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齿摇发脱,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虚烦不寐,尿黄便干,外阴刺痒萎缩、干燥易裂,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弦细数为特征。

(3)脾肾阳虚证:证候以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少腹冷痛,腰酸膝冷,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或妇女宫寒不孕,带下清稀,外阴色白萎缩与增厚粗糙相间,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脉沉迟细弱为特征。

(4)肝经湿热证:证候以口苦胁痛,身困乏力,小便淋浊,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臭秽,阴部潮湿、红肿痒痛、破流黄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为特征。

1.5 统计学方法

根据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组织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候分型诊断结果,分别统计不同病理类型在各中医证型中出现的频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类型

100例患者中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58例,增生型营养不良32例,混合型营养不良9例,伴非典型增生1例。外阴营养不良组织病理以硬化苔藓型所占比例最高,增生型次之,伴非典型增生比例最低。

2.2 中医证型分布

100例患者中肝肾阴虚证43例,肝经湿热证27例,脾肾阳虚证20例,血虚风燥证10例。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最高,肝经湿热证次之,血虚风燥证比例最低。脏腑辨证涉及肝、肾、脾。

2.3 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布

由表1可见,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占62.07%,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生型营养不良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占53.13%,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肾阳虚证占31.25%,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布[n(%)]

3 讨论

3.1 组织病理类型分布特点

外阴营养不良旧称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长期以来其命名和分类意见不一,多主张从发病年龄、颜色变化、皮损特点、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及预后等方面鉴别诊断。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将此疾病统一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一般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病理活检是唯一的确诊手段。本研究显示,10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组织病理以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所占比例最高,占58.00%;增生型营养不良次之,占32.00%;混合型营养不良占9.00%。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虽然增生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均有细胞增生活跃迹象,但从本质上说这组病变主要表现为一种退行性结构改变。早期文献认为其具有恶性潜能,癌变率可达8.2%[4],主张早期手术切除。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伴有非典型增生的病例才有癌变的危险[5]。本研究显示,伴非典型增生的比例很低,仅占1.00%,这对避免患者恐癌心理、防止做不必要的外阴切除术具有现实意义。

3.2 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

本研究10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最高,占43.00%,肝经湿热证次之,占27.00%,脾肾阳虚证占20.00%。脏腑辨证涉及肝、肾、脾。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蚀、阴肿、阴疮等范畴,生理状况下,前阴属肝,通于肾,合于脾,阳明润之,冲任灌之,督脉络之,带脉束之。其机理为:“厥阴之脉绕阴器,系于肝”,肝经绕阴器、主疏泄和藏血;“肾开窍于二阴”,精窍通于肾,肾藏精;“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冲脉隶于阴阳,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督脉者,其络循阴器,合篡间是也”;“任脉虚,阴部枯萎”。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病与肝、肾、脾三脏腑功能失常,相应之经络、气血失调,以及冲、任、督、带诸脉的损伤关系密切。即本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局部病变,而是由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虚实变化所决定的,这种病机学上的整体观是诊断中医证候类型的基础。

3.3 病理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见,58例病理分型为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占62.07%,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例增生型营养不良患者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占53.13%,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占31.25%,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硬化苔藓型以虚证为主,增生型以实证为主,混合型以虚实夹杂多见。所谓虚证者多因年老体弱或久病劳伤,肝肾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致外阴干枯瘙痒,或因素体肾阳虚衰、脾病及肾导致脾肾阳虚而造成阴寒内盛,运化失职及冲任虚寒,阴部失去温煦所致的病变而言;所谓实证者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或嗜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盛,下注浸渍熏蒸外阴而增生变白。

[1]温漓潮,黄玉华,裴正礼.女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形态改变[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20(3):214~216.

[2]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中心,2002.

[5]付玉静,常玲,李广太.外阴营养不良的研究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3):137~138.

R711.72

B

1671-1246(2011)07-0144-02

注:本文为2010年甘肃省普通中医药科研立项课题(GZK-2010-7)

猜你喜欢
阴虚证外阴证型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对肝肾阴虚证干眼性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快速鉴定法的实用价值分析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