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次产业的战略演变

2011-10-30 02:13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1年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文/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浙江三次产业的战略演变

文/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浙江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明显,产业升级滞后于经济快速成长,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 革开放以来,浙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又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等不利条件下,在国内率先走上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制度创新为主导的市场化改革之路。与此同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成为经济调控的着力点。

产业结构演进

根据经济体制、产业政策等因素分析浙江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上世纪50年代初浙江的三次产业结构同当时的农业社会相适应,呈现出“一三二”的排序特征。但自1958年以后,浙江的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缓慢,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下降,至1978年,浙江的三次产业构成为38.1︰43.3︰18.7,呈现出“二一三”的结构特征。这一阶段的结构演变也与经济理论上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大不相同。在第一产业比值仍接近40%时,第二产业比值竟高达43.3%,而第三产业比值仅为18.7%,只为第二产业的43.2%。这一结构特征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以商业与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以排斥所致。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9年):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进入了工业化全面启动时期。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值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这一时期又可分为1979年至1991年和1992年至1999年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差异主要在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的变动上。在前一阶段,第三产业比值迅速上升,从1979年的16.6%升至1992年的33.4%,升幅达到一倍;在此期间,第二产业比值曾一度下降,但基本上是稳定在45%上下,1980年第二产业比值为46.7%,1990年又降至45.4%。1992年至1998年,浙江的第二产业比值开始连破高位,1992年为47.5%,创历史新高,1993年达到51.1%,此后仍一路走高。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比值却基本稳定在32%左右,上升势头受阻。1998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已转变为l2.1︰54.8︰33.2,“二三一”的结构特征非常明显。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中,浙江GDP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速较快。2001年至2008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38.6%上升到2008年的41.0%。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平稳,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的特点。

产业发展问题

(一)经济发展“高成长”与“高成本”并存

浙江经济发展先后进入“高成长期”和“高成本期”,当前正处在两个特征同时存在的特殊时期。从经济成长趋势来看,引导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投资在浙江经济增长中长期以来占据首要位置;另一方面,浙江第二产业仍居较高水平,制造业尚有一定的增长后劲,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有望增强。

然而,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浙江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强化。一是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将不再成为优势。现代产业发展已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而现代企业竞争也从成本和价格转向核心竞争力。竞争的实质不在于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而在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只能成为一个参考因素。而浙江人均GDP越过6000美元以后,随着收入和福利因素的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也在上升,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劳动力成本,低工资时代已经过去。二是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在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内,浙江以投资翻6番多、能源翻2.5番,支撑了人均生产总值翻3.3番。如果按照过去的投资和能源使用情况,在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内,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将需要2.8万亿元的投资和1.6亿吨的标准煤能源。但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矿产、能源价格飙升使得浙江作为能源资源需求大省受到的影响尤其巨大。

(二)工业发展遭遇“瓶颈”

最近几年,工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停滞不前,且增速开始放慢。从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来浙江工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而浙江工业增速自2004年至今持续回落(如图1所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浙江工业增速跌落明显,为9.4%和5.9%。浙江工业增长速度,则从2004年6月至今持续居于全国较低位次,浙江工业经济陷入了罕见的“低谷”。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持续的资本外流和投资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在省内的生产经营体系转型升级滞后。近年来,几乎浙江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都成为外省不少地区招商引资的一个“主攻”方向。制造业资本大量外流,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而出现了传统行业增长乏力、现代行业缺少应有的带动力、新兴行业没有发挥足够的支撑力的状况。二是工业企业长期陷于低层次竞争生产难以自拔。多年来,浙江企业形成了对于纺织、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非常深的路径依赖,产业结构变动较慢,产业层次长期低于全国。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停滞不前,经济抵御风险能力严重偏弱。

(三)服务业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前的国家或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时期,“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尽管近年来浙江第三产业发展势头不错,但其占GDP的比重并不高,2008年第三产业产值约占全省GDP的41%,这一比重与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称。比照20世纪70年代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日本、美国、英国等,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50%以上。

与全国比,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比为11.3︰48.6︰40.1,浙江只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长三角主要城市比,浙江第三产业发展低于平均水平,2008年长三角16城市三次产业比为3.3︰53.5︰43.2,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浙江2.2个百分点。另外,与国内服务业发展比较快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相比,2008年浙江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规模在六省市中处第四位,大于北京和上海。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浙江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明显,产业升级滞后于经济快速成长,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浙江第一、二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增长效率的提高。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课题负责人:陈敏;课题组成员:邵建伟占予沸)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