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间,在县、市委书记的岗位上先后倒下十个干部,全市总共才12个县(市、区),这个量是很大的,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2008年初,蔡晓明出任江西上饶市委书记,面临的头一个挑战就是县级党政正职队伍的管理困局。
由“初始提名权”破题
履职后,蔡晓明通过深入调研,找到了症结:“关键是要把好‘入口关,真正改变原来由少数人选少数人、凭一时一事评价干部的老一套。”
于是,一套“六点合一、立体聚焦”的选配机制应运而生:纵向上由来自基层的干部群众对现任党政正职“下评下荐”,县(市、区)党政正职“互评互荐”,市四套班子成员对现任党政班子和党政正职“上评上荐”。横向上注重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看干部的一贯表现;注重关键时期和重大事件中的表现,看干部的政治素质、意志品质、能力水平;注重平时表现,看组织部门的识人水平。
不久前,曾在万年县任职的陈荣高被调整到德兴市委书记的岗位上。作为江西省内率先“触网开博”的县委书记之一,陈荣高绝对是个“热点”人物。而且德兴经济条件较好,党委“一把手”的竞争也颇为激烈。“如果不是‘六点合一、立体聚焦,我可能不会被选配到这里。”在陈荣高看来,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比较头痛的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新机制强调“合一”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参与的干部群众多了,想跑也跑不完;推选权交给大家了,想买也买不到;考察全方位了,过去的历史,想改也改不掉;组织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关键时刻想装也装不出来”。
三次推荐,三类考察
“‘六点合一、立体聚焦实际上还是在解决初始提名权的问题。”上饶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程德冰表示,综合六个方面聚焦产生初步人选,并始终贯穿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和集体投票的原则,再通过竞争性选拔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六点合一,最重要的是要把六个点真正合到一上,绝不是差不多就行。”上饶市委副书记尧希平认为,横向层面的年度考核、关键表现、平时表现都是组织部门的常规工作,“这也是新机制的基础,首要的就是把它们做扎实,否则很难达到制度设计的目标。”而在纵向层次,无论是“下评下荐”、“互评互荐”,还是“上评上荐”,每个参与评荐工作的干部和群众都要填写两大项内容:一是对被荐人工作情况的评价,二是对其是否可以被提拔作出选择。这就改变了以往只进行一次推荐和仅注重任前考察的老办法。现在是三次推荐、三类考察,然后进行综合排名,六个方面中只要有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问题,那这个干部肯定排不到前面去。
江西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俞银先认为,上饶市的做法“或许不一定能保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出来,但至少能保证把那些不够优秀的干部选出去”。
近三年来,通过实施“六点合一、立体聚焦”选配法,上饶市先后调整了11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占到全市所有县(市、区)党政正职总数的近一半。从此次换届考察民主测评情况看,11名被调整对象的总体评价优秀率大都在95%以上。
在今年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上饶市已决定将“六点合一、立体聚焦”选配法推广到乡镇一级的党政正职选拔工作中。
(摘自《人民日报》卞民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