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福勇 (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区)陶瓷美术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403)
磁州窑白地黑花绘画艺术
覃福勇 (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区)陶瓷美术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403)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久负盛名的民间瓷窑,它那淳厚质朴、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独特的制作工艺,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磁州窑那种黑白强烈对比的白地黑花绘画是其典型标志,独特的装饰手法风格影响深远。
磁州窑地区所产瓷土叫“大青土”,远不及定窑的瓷土精白,但磁州窑的匠师们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将大青土制成的灰白色坯体上施加白化妆土,从而成就了磁州窑白色语言的形成。黑色装饰语言的产生是在胎体上挂一层白化妆土之后,以铁颜料绘出纹样,多以生动的笔法和黑色剪影的形式表现。
磁州窑陶瓷产品绝大多数是供给民间使用,追求的是“价廉物美”。因此,纹样的绘制必须要降低成本,陶瓷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是要求纹样变简的关键。古代一个画工一天要画九百个大公碗,为了增加产量,由原来的十笔纹样,改成八笔、六笔纹样,这是一个纹样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所以要求画工必须对所表现出来的图形胸有成竹,并具备娴熟的技巧,以较快的速度一蹴而就,但又是一气呵成,这就形成了磁州窑粗犷、流畅的表现形式。
如白地黑花褐彩鸬鹚图盘(右图),盘中所绘沉睡的鸬鹚造型,歪向一边的头部夸张的和身体形成180度的转角,鸟嘴和翎毛在一条直线上,正好和腿部造型形成T字形态,笔法简练流畅,动感强烈夸张中又不失平衡和稳定。盘子下部寥寥几笔营造出平静的湖面,傍河而生的芦苇围绕着鸬鹚,周围的空白能使人“看”到还有大片大片茂盛的芦苇在向后延展。盘中画的内容虽然少却把这一老百姓在大自然中常见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传神。
到了宋代,以文人为首的艺术家们引领的时代审美趣味与唐代截然不同,投射到瓷器上就是注重单色釉,特别追求白瓷和青瓷“似玉”一样的完美无缺。但是磁州窑陶瓷是最具有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的陶瓷产品,它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开启了陶瓷绘画装饰的先河。这一现象看似跟宋代时代潮流不协调,但是却不难理解。磁州窑的陶瓷器皿不是作为官窑供奉御用,更不属于名家名瓷,它是扎根于民间,为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匠师们采用了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的技法,用黑白两种釉色描绘精彩的世界,世俗化而富有生活情趣,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磁州窑的画工不像北宋画院的官派作风,不是从临摹画谱入手,而是从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为切入口,直接取材于乡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宋元时期乡土生活的逼真再现。尤其是自然小景和动物写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于细微处见真工夫,质朴感人,生动传神,都表现出了鲜活的民俗韵味和劳苦大众奔放浪漫的情怀。动物题材的装饰纹样在磁州窑的装饰表现中,具有浓郁的平民化味道。例如虎纹腰圆枕,笔法简洁凝练,形态矫健生动,面部表情却画的俏皮可爱。在皇宫贵族中一向表现的威猛的老虎形象却在这里被表现的亲切可爱、淳朴憨厚。宋时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相当盛行,其中以描写儿童游乐的婴戏题材,更是磁州窑瓷绘中较为多见的作品。画有“儿童垂钓图”的瓷枕大量生产,其表现一般为儿童在河边持竿垂钓,两鱼正欲争食鱼饵的刹那间,匠师以极为简练的笔法生动地刻画了小孩弯着腰、双目凝视、全神贯注地正准备提竿,枕上的瓷绘突破了贵族生活的范畴,它与表现纨绔子弟的婴戏内容大异其趣。
宋代前的人物画较薄弱,取题内容多为策仗的高士、闲适的仕女、祥云上的神仙等。磁州窑人物画突破了这一俗套,努力表现下层社会人民的千姿百态的生活情状。磁州窑黑白装饰展示的是民俗、是社会风俗。正是这些“俗”一扫其前世绘画无病呻吟的媚俗,一扫只画不食人间烟火、与世人隔绝的高古之俗,而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多彩的社会风貌。
画匠们不再像以前从临摹入手,他们开始观察生活,由写生到创作,勇敢开创新路径。磁州窑黑白装饰无论从内容还是画技上都前无蓝本,因而不存在临摹问题。但也不是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所能画出来的。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打稿,在生活中练画功,在生活中寻找技巧,而不是为了追随某种既定的风格去生搬硬套。因此成功地创作出雅俗共赏,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少女蹴鞠》与同一题材的宫妃仕女比较,这里没有千人一面的静态肖像,也不见娇柔造作的痕迹。它透漏出的是少女的稚趣和童真,表现的是生活的轻松与欢愉。在磁州窑的人物绘画中很少能寻觅到已成定规的如“高古游丝”“曹衣出水”等踪迹,显然吸取了民间剪纸洗练、概括的表现形式。
磁州窑黑白装饰绘画从生活出发,黑白分明的色彩、自然豪放的笔触、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纹样,使它比起当时其他民窑器物的风格来,更加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民间艺人开朗豁达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以及从业者的多才多艺,促成了磁州窑白地黑花绘画装饰艺术的成功,使它成为一种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独特装饰语言。
覃福勇,男,讲师,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区)陶瓷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