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令 彤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追踪
孟 令 彤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科的产业组织学,其萌芽可追溯至英国的马歇尔。哈佛学派随后创立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的异军突起说明了产业组织的广阔研究领域,而这正为新近出现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所证实。
马歇尔;产业组织学;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
在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中,鉴于各种理论主张与政策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产业经济学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而这对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为了对目前产业组织理论的来龙去脉做一梳理,有必要研究马歇尔 (AlfredMarshal)关于产业组织的萌芽思想。他在《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指出,产量的增加势必引起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企业规模扩大则会引致内部和外部经济的膨胀,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做强)与范围经济(做大)之利。但马歇尔对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垄断定价可能扼杀自由竞争的情形,表示忧虑。形成了所谓的“马歇尔悖论”。
到了 20世纪 30年代,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 (J.Robinson)和哈佛大学的张伯伦 (E.Chamberlin)分别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垄断竞争理论》这两部力作,他们所分析的市场结构叫做垄断竞争。
根据他们的研判,现实世界的市场是垄断与竞争的混合体。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由一定的垄断权力而生的产品定价权,即市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市场机制的资源效率配置。但是,当一个市场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时,必将推进这一市场中的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 (丛林法则)。这一演变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后续演进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这正如马歇尔 (1920)指出的:经济力量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事实上,除了完全竞争之外 (毫无垄断因素可言),其他的市场结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垄断因素。以寡头市场为例,尽管市场上的卖家家数甚少,但其以市场份额争夺 (终极目标为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竞争,却相当激烈。当然,在此过程中,规模经济因产量提高而使平均总成本递减,却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样看来,现实中即使存在垄断,但竞争因素却会促成厂商的创新。因此,表面看起来的马歇尔悖论,其实在竞争与创新的市场结构的大背景下,没有丝毫悖论可言——竞争中孕育着垄断,而垄断则孕育着竞争。
尽管随后的经济学演进相对迟缓,但到了 20世纪 70年代,威廉 J.鲍莫尔 (Baumol)所创立的折弯寡头模型 (可竞争市场)在价格理论、产业组织的应用等方面,却极具解释力量。
具体言之,可竞争市场 (contestable market)就是这样一种市场:进入是完全自由的,且退出是完全无成本的。也就是说,厂商可以轻易进入或退出市场。可竞争市场的实质在于:进入之道奉行有效的“连打带跑”战术。即便猎捕瞬间获利机会可能激起现存厂商的敌视态度,然而潜在进入者也无需放过,因为他可以进入,并在价格变化之前捕获其利益,随后安全撤离。
像完全竞争厂商一样,可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也将以最低成本生产。如果它们的生产是在大于最低成本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新厂商就将进入该产业,其生产成本比现有厂商的为低,并将压低现有厂商的价格,因而,成本将被下推至最低水平。同样,在寡头垄断的情形下,价格就不会超过边际成本。若现有厂商的索价超过边际成本,则进入者压低现有厂商的价格就将有利可图。因此,为达成均衡状态,价格不能超过边际成本。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界,以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为主将的研究团队对产业组织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初形式是由梅森与贝恩 (1959)联合创设的。
至于三段论范式的推出,则主要应归功于谢勒 (同代人先期工作的铺垫),于 1970年出版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一书中,他对贝恩的两段论分析做了归纳与修正,最终发酵成完整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绩效三段论范式 (structure-conduct-perfor mance,SCP)。
至 20世纪 60年代,哈佛的经济学家们相继推出了颇具开创性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鉴于哈佛学派的理论极具先见之明,哈佛学派 (产业组织研究)的国际顶尖学术地位由此而来。
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我观察,对 SCP范式做了尝试性理解。哈佛学派的理论主张可由下述模型加以说明:
图 1 SCP范式示意图
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决定于市场结构,即 (SCP);而市场结构本身依需求条件与供给条件而动。企业行为(管理艺术、营销策略、CEO展业战略等),完全由市场结构的变动而因应变动。哈佛学派经济学家提出,有足够的经验证据显示垄断权力和利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市场力量的增强能带来利润的提高。
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如果需求条件旺盛,那么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必抬高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如若供给条件低迷,则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也必抬升商品的价格。因此,需求条件与供给条件共同决定市场结构。市场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绩效。
不过,即便是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的,那么厂商也可以用“品牌战”来垄断一部分消费者,进而收益颇丰。至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则远大于厂商合谋共享利润之得,尽管寡头厂商的博弈行为是非常谨慎的。对于垄断的市场结构,无论是不是自然垄断,消费者都将因垄断高价而大受其害。
在产业政策方面,哈佛学派的反垄断立场旗帜鲜明。在结构主义占主流地位的 1965年前后,美国司法部对一批巨型公司相继提起反托拉斯案件诉讼,包括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器被指控犯有分割市场罪,几名高管也因此锒铛入狱。随后,反托拉斯政策开始转向自由主义。
自 20世纪 50年代末以来,尽管哈佛学派的经验研究取得了可以称道的不俗业绩,但其研究纲领的“独大”,也制约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因而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开始日渐显露。
此时,以主张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两位主将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作者)和德姆塞茨 (Demsetz)的率领下,启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常春藤项目”——反结构主义的观点。他们在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并与哈佛学派的论辩中,提出了竞争效率论与垄断效率论。这种新的学说颠覆了哈佛学派的因果关联方向。他们指出,各家公司的效率决定了它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和行为。即便存在垄断企业,那也无妨,因为垄断企业很可能促成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任何市场都不是完全垄断的 (即使国内垄断,但国际竞争亦很激烈),因而,垄断也将面临竞争的威胁。芝加哥学派对效率标准的高度重视使其被人们称为“效率学派”。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承袭了自纳特 (F.Knight)以来的芝加哥的经济传统:信奉自由市场制度和价格理论,相信市场本身具有自动矫正的机制。他们以为,哈佛学派所提出的 SCP范式取向过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绝非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多重关系。该学派坚称,企业效率一般决定着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这与哈佛学派强调的市场结构决定着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企业绩效的观点相去甚远。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所谓“生存能力检验”的过程。
现将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依下述模型加以解读:
该模型表明,企业行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体现在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之中)可以依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营销定位反思、特色商品展示等)。这里的关键,不是市场结构左右企业行为 (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企业要么艰难度日,要么被淘汰出局),而是企业行为“拓扑市场结构”。从而,某种程度上“刷新了”市场结构,并据此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创新利润 (绩效)。同时,他们还认为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学派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尽管规制经济学比较重要,但囿于篇幅与能力的限制,故而存而不论。
该学派秉承了旧制度经济学的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将产业组织理论纳入新制度架构来分析。其研究团队阵容异常强大: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詹森等。依照威廉姆森的主张,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组织还是其他经济组织,只要是复杂的组织形式,都有交易与合同成本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无论是那种组织形式,只要行之有效,就可以采用。换言之,要从各种相互替代与互补的组织形式中,择优选择有效的组织形式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微观市场制度的作用在解释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一国内部和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业绩时,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是很明确,因而为人所忽略。进一步,经济组织的比较必然是比较制度与交易成本分析。事实上,经济组织的终局判断 是需要到市场上去检验的 (威廉姆森,1985年)。
正是节省交易成本,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组织形式。科斯对经济学及其相近学科所作的评论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看到:经济学家能够成功地涉足其他很多学科,这本身就标志着他们在解决这些学科的问题上占有某些优势。“我相信,其中一个优势就是他们能把经济系统当作相互依赖的整体来研究。而这正是人们所期许的新的研究纲领”(科斯 1937年)。
图 2 新制度经济学背景下的产业组织理论模型
从模型中纵向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结构的演进取决于制度创新与企业绩效,特别是制度创新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
从模型的横向联系中,我们发现理解新制度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关键在于,要充分把握好企业行为与交易成本的关联问题。交易成本与企业行为的互动,影响着企业向谁买,买多少与卖多少的营销策略 ,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与此同时,当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将选择市场交易;而当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交易成本时,企业往往选择企业内部解决。当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相等时,对企业而言,是选择企业内交易,还是选择企业外交易 (交易成本),都将无关宏旨。当然,市场结构也显著影响企业制度和交易成本 。
至于市场结构方面,威廉姆森 (1983)曾指出,“垄断企业并非是效率的代表”。因而应该把没有效率的垄断大公司进行拆分,以提高垄断市场的竞争度。至于寡头,由于其串谋 (不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极难,且博弈表现相差无几,因而寡头市场呈相对稳定状态。
哈佛学派模型向我们展示了 SCP范式的结构主义的理论取向,并为后续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体系及研究思路。随后的芝加哥学派一反哈佛学派的常态,极力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视价格为市场之圭臬。其理论在补充、开拓哈佛学派方面业绩卓越。特别是关于企业能否解构市场条件的表述可谓彪炳一时。至于新近的新制度经济学,尽管表面上看它并未直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但其有关经济制度、交易成本经济学方面的论述,还是为我们的研究路径打通了一条新路。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历程表明,没有哪一个学派能够完全诠释产业组织理论的所有重大问题。对于“三分天下”之格局,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完备、更系统的研究纲领。
F062.9
A
1672-0040(2011)02-0010-03
2011-01-05
孟令彤 (1963—),男,辽宁沈阳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责任编辑 齐 曲)